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

林小燕

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幼崽均属于“早产儿”的范畴中,这是因为人类女性为顺应直立行走的进化而缩小了骨盆上下距离,从而造成了产道狭窄情况的发生,而人类智力的发育导致大脑容量逐渐增加,这便导致胎儿若正常发育至成熟便难以顺利通过产道,故人类幼崽的发育程度在整个哺乳动物类群中均属于较低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幼崽因普遍“早产”,便导致婴幼儿的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也较弱,极易因外界多种因素,遭受病毒病菌的感染,因此,针对儿童早期的相应疾病防治极为重要。为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保障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十分重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通过预防接种可有效提升婴幼儿对于外界致病菌的抵抗能力,能够在机体当中形成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从而可有效预防各类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发生,对于婴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预防接种护理;预防接种;应用

引言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病毒和细菌的影响,因此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儿童免疫接种是确保儿童健康的重要预防措施,是免疫接种卫生政策的基础。儿童疫苗接种有望通过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有效降低发病率,对儿童的免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容易出现不良事件,这与儿童的身体状况、接种时间、药物的影响和工作系统的干扰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儿童免疫接种很普遍,但在实践中,它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影响免疫接种的依从性,甚至出现不良事件和护理风险,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满意度。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完成免疫接种,对于提高传染病的防御能力至关重要。所有工作人员、设备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促进安全和效率,并通过基于团队的资源管理实现共同目标。

1常规护理

建立接种健康档案,接种之前进行相应体格检查,对儿童相应的实际健康状态进行掌握,详细记录在册。另外,医护人员还需根据儿童的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是否符合接种要求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判定儿童是否能够进行疫苗接种。一般来说,若儿童存在不符合接种的情况,需告知其择期接种,待其状态良好之后再接种。给家长普及相关接种前后的知识内容以及注意事项,且当儿童预防接种结束后也需进行适当时间的留室观察,已确定儿童在接种后是否存在不适反应,避免因不良反应的存在影响儿童的健康,故儿童在预防接种后需确认无异常情况之后方可离开。

2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①疫苗接种安全护理:a.改进免疫登记:由于许多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存在使用双重姓名的趋势。为避免姓名重复,免疫接种接待护士应根据接待时间对接种者进行登记和编号,在等候室以接种者姓名为编号等待接种,并再次确认接种者的基本信息后,在接种室继续进行接种。b.规范疫苗管理:从事疫苗管理的护理人员应记录疫苗的进货和出货,每日检查进货和出货的库存,定期检查疫苗状况,及时整理过期疫苗,防止过期疫苗被滥用。疫苗按类型、批号和有效期分别储存,并根据疫苗的储存方式实施具体控制。如记录疫苗放入冰箱后的温度,监测储存在冰箱中疫苗的适当温度。c.加强免疫核查管理:记录已接种儿童的免疫相关信息,并由护士核对儿童信息,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核对过程由两人进行,确保不影响下次接种;遵循三查七对的程序,确保儿童接种前的信息是检查所有内容并记录基本信息,如儿童的姓名、接种时间、疫苗名称和序列号。如果疫苗包装无法识别或过期,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停止接种,换上没有问题的疫苗并继续接种。疫苗瓶无损坏,疫苗液颜色正常,注射器包装无损坏,无漏气现象,密封性好,刻度清晰。在确认儿童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后,要检查前次和本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以确保接种部位没有瘢痕组织、炎症或硬物。只有在任何异常情况或发病率得到解决后,才应继续进行免疫接种。d.定期召开小组意见交流会:总结现状,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应对和改进初期问题,落实处理和改进新问题的措施,对疫苗接种的禁忌和慎用人群进行标明,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医疗的安全性。②在疫苗接种开始前,主动通过微信平台和家长课堂向儿童家长告知接种过程和注意事项,让他们了解整个过程,并提前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安心,有助于提高合作度。我们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避免他们的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安全性。在接种疫苗之前,儿童和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姿势,最大限度地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阻力,使疫苗能够顺利进入肌肉和组织,减少孩子的痛苦,减少哭闹,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3讨论

疫苗接种是指将人工繁殖的减毒微生物或病毒注射到体内,使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定的抗体,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家长可能会质疑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护理问题导致的疫苗接种风险可能会影响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满意度。安全的免疫护理始于提高所使用疫苗的质量,并通过规范免疫登记程序确保疫苗管理的安全性,检查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的基本信息,以防止因同名而导致的接种错误,并规范疫苗储存管理,防止过期或不合格的疫苗流入。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减少不良反应,加强了疫苗接种核查制度,通过安全研讨会和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问题,提高管理质量,提高儿童接种的安全性。疫苗接种是将人工繁殖的弱化的微生物和病毒注入体内,以诱发免疫反应,产生特定的抗体,增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近年来,由于医疗和疫苗接种的广泛使用,疫苗接种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政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认可。同时,由于免疫护理方面的差距导致的风险事件会严重影响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一步影响免疫推广。预防接种主要是通过将人工培育,且经过减毒之后的病菌或者病毒接种到人体当中,通过减毒措施输注入体内的病菌或病毒会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从而使之形成特定的抗体,该特定抗体的存在便会在人体再次受到该病菌或病毒侵袭时发生作用,从而可避免相应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人体健康的保障。针对儿童预防接种开展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其主要的意义是能够确保预防接种的整体成功率,从而有效降低其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接种对于确保儿童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儿童均需要遵照相关医疗制度予以开展预防性接种,但儿童年龄较小,考虑其自身性格的特点,在实际预防接种过程当中,务必要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此外,通过不断熟悉操作流程,检测不良反应等相应处理方式的持续培养,可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全面增强,进而全面提升整体接种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通过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接种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广红,李美霞.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9):111.

[2]蓝奕秀,邱小媛,陈莉萍.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02):36-37.

[3]卢艳云.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334-335.

[4]陈小珠.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218-2219.

[5]沈雪榕.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