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

贾福梅

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南镇东甘庄小学,河北 张家口07514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展开,德育逐渐成为教学重点,成为各学科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和落实的一项根本任务。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作为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的小学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具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德育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浅显的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视德育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教育放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体现了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要想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必须要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完美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授课的主要依据,教材里面的内容都是经过无数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的,是符合现代小学生发展要求和学习特性的。但是,要想学好语文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拓展授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可以实现师生对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除了学习教材里面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拓展德育内容,引用课外的德育素材。这样一来,不仅能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外的德育资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

(二)有利于更新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尊重人、培养人的教育,“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过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德树人”不仅仅是要引导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对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冲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使教师不再单纯的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得到与收获。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开始创新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有利于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现代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已经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并且正在逐渐建立健全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学生不再只是储存知识,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那么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逐渐进行渗透,既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影响因素

(一)“立德树人”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石,我国素质教育的实现更是离不开语文课程的学习,由此就显示出了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德育的小学语文课程注定也不能实现其正在的教育价值。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在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内容输出,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要考的知识点,而对小学语文教材内中的德育内容没有深入的研究学习,相对的德育教育目标就会出现形同虚设的状况。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缺乏教师明确的教育指导,就很容易忽视德育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立德树人”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很难实现。

(二)课外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包括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国内外和地方重要事件以及日常事件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必定不能将全部德育资源纳入到课本中去。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以教材为本,很少会开发利用课外的德育资源,这就导致“立德树人”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会有所缺陷,不能很好的进行衔接。这样一来,小学生受到的德育教育就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立德树人”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也很难真正实现。

(三)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想“立德树人”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必须要考虑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接受的人群、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程度也会不同,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指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少会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基础薄弱的同学很难跟上学习进度,而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又觉得课程简单。长此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就会很难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是教师展开德育教育的主要教材,也是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最直接的德育学习内容,所以在平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理解课本中的德育内容,以便更好地教授给学生。但是,仅仅依靠课本中的德育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外的德育资源,将课内课外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渗透,这样才能弥补教材中德育内容的缺失,更加整体的、全面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建立客观的、健全的德育体系。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我们逐渐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应该得到尊重。在现代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很多学生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都比较薄弱,还有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单亲家庭的教育,都或多或少的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如前面提到的,每一个学生接触的人群、环境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被区别对待。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落实“立德树人”,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多环节渗透德育教育工作

实际的小学语文课程只有40分钟,要想学好语文课程,如果仅仅依靠这40分钟的学习是不够的,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在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等等。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社会阅历比较少,尚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多个环节的慢慢渗透,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逐渐受到这些正能量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立德树人”教育的辅助,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离不开小学语文的教学环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环节多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四有好青年。

参考文献:

[1]黄素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15):42-44.

[2]康婷婷.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2):45-47.

[3]马双琴.简谈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