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结构式沟通护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摘要】目的:观察结构式沟通护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1-20219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利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对两组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护理交接班组织效率评分为(8.01±0.23)、沟通技巧评分为(8.11±0.20)、临床判断评分为(9.01±0.15)、人文关怀评分为(8.75±0.22)、总体交接班能力为(7.98±0.20),研究组护理交接班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75.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结构式沟通护理;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

在医院中,急诊科是非常重要的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大多是危重症患者,且疾病种类较多,护理任务繁重,护理人员需要尽快了解与评估患者病情。在以往急诊科护理中,护士轮班之间沟通障碍是引发不良护理事件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显示,急诊科护理工作中采取护理沟通措施,不仅有助于应急救援,还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结构式沟通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模式,在该种护理模式下,医生与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与家属都需要密切配合。把结构式沟通护理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下文对结构式沟通护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1-20219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在常规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24-58岁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25-59岁之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利,用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利用常规沟通排班模式,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且谨遵医嘱常用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第一,创建结构化沟通模式。具体包括身份信息、情境、背景、评估、建议。第二,组建结构式沟通护理队伍。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担任培训负责人,为参与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结构化沟通模式内涵、使用优势、具体方法;培训方式包括案例研究、知识讲座、情境模拟。医生与护士分批接受培训,在每周五下午总结,讲解一周内发现的问题,分析不良事件,且在下一周改进[2]。第三,护理人员培训。利用研讨会形式,培训护理人员,涉及到沟通基本技能、紧急呼叫结构化通信模式使用、转移程序结构化通信模式、轮班分配结构化通信模式等。第四,分诊护患沟通。询问患者或家属情况、发病过程,结合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安排患者就诊,以防病情严重患者等待较长时间。耐心对患者、家属问题进行回答,且把治疗方法和效果告知患者。第五,培训应急技能措施。急诊护士需要掌握急诊科应急设备使用方法、维护方法、排除故障方法;且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其中包括神静脉穿刺、心肺复苏等。第六,急诊室护理沟通。护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利用简单易懂的病情介绍给患者;安慰与鼓励患者,及时把治疗进展与效果告知患者,消除患者不良情绪[3]。第七,设计结构化沟通模式患者实施表,其中包括四个模块: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第八,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利用沟通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了解,且利用支持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交接班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交接班组织效率评分为(8.01±0.23)、沟通技巧评分为(8.11±0.20)、临床判断评分为(9.01±0.15)、人文关怀评分为(8.75±0.22)、总体交接班能力为(7.98±0.20),研究组护理交接班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交接班质量情况比较[(spacer.gif±s)分]

组别

例数

组织效率

沟通技巧

临床判断

人文关怀

总体交接班能力

研究组

40

8.01±0.23

8.11±0.20

9.01±0.15

8.75±0.22

7.98±0.20

常规组

40

6.35±0.30

6.14±0.35

7.10±0.25

7.54±0.20

6.15±0.58

T


5.241

6.125

8.634

8.965

6.325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率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75.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2 两组护理满意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40

2870.00

1127.50

12.50

3997.50

常规组

40

1230.00

1845.00

1025.00

3075.00

X2






P





0.05

3.结论

急诊科患者大多是危重症,且疾病种类较多,若护士交接班沟通存在障碍是很难及时有效护理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在不良护理事件中,护士之间沟通障碍是关键因素。在以往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护士在交接班时没有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不够了解患者病情,没有预测患者疾病发展,严重影响到护理质量[4]。想要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沟通,保证交接班质量。结构式沟通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针对性,把其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可以保证交接班质量。在该种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掌握患者病情信息,明确患者主要问题,分析患者病情,且提升了护士交接内容针对性,促使患者可以及时、安全的接受医疗服务[5]。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交接班组织效率评分为(8.01±0.23)、沟通技巧评分为(8.11±0.20)、临床判断评分为(9.01±0.15)、人文关怀评分为(8.75±0.22)、总体交接班能力为(7.98±0.20),研究组护理交接班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75.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鸿彬.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6):2884-2887.

[2]秦灵芝.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2):128-129.

[3]孙聪聪.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112.

[4]王国强,陈夏莲.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人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91-292.

[5]杨珍,张宝珍,张敏,.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08):579-581+619.

作者简介文珩(1993-),女,汉,贵州遵义,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急诊科护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