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清洁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手术室清洁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朱权

身份证号:320926197703310419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卫生清洁人员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清洁人员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性工作群体,承担着医院内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性的工作,尤其是手术室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清洁员因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类医疗废物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发生率比普通病房明显增高。本科为有效地降低清洁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加强了手术室清洁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方法根据手术室清洁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清洁员文化素质基础,制定浅显易懂的培训及防护措施示范,对清洁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能熟练应用防护技术。结果进行防护培训教育后,手术室清洁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切实关注清洁员这一低文化素质群体,重视清洁员职业暴露防护,确保其身心健康,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清洁员;职业暴露;防护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手术量的不断增加,手术病人数量也随之增加,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清洁人员作为医护人员中直接与病人接触的群体,其职业暴露风险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人们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的提高,对手术室清洁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报道,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是难以避免的,但由于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护医务人员免受感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在具体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工作中,医务人员的黏膜、皮肤破溃,意外暴露于含有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血液、血水混合物及其他体液中,使医务人员处于被感染的风险[1]。

二、手术室清洁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化学因素:手术室中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手术间内的尘埃细菌数量,微生物数量,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和污染程度等,都会对手术室清洁人员造成危害。

机械因素: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手术室清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要接触到各种器械、纱布、敷料等,而这些器械、纱布及敷料等都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所以一旦器械、纱布等被污染就会给手术医师和清洁人员造成威胁。

物理因素: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手术器械与人体之间接触产生的损伤,如手术器械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直接接触、手术器械与患者身体的间接接触等。还有患者手术结束后,一些带有血液和体液的废弃物污染了手术间,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对清洁人员造成危害。

生物因素:手术室工作环境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中充满了尘埃细菌,这些细菌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可通过空气传播。这些有害微生物有的还能分泌毒素,危害清洁人员的健康。

心理因素:工作环境中的特殊气味、各种治疗和诊断仪器产生的噪音等会儿给清洁人员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使清洁人员产生焦躁情绪和烦恼情绪。同时清洁人员每天接触各种不同患者身体上、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不仅使清洁人员自身遭受到威胁,而且也会对其家人及家属造成感染。

化学因素:手术室清洁工作中会使用大量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在使用后残留在人体内或进入人体内后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氯制剂、二氧化氯、季铵盐类消毒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这些消毒剂在进入人体内后会被吸收,长期积累可使机体发生中毒反应。另外,一些化学消毒剂可通过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等途径侵入机体,引起接触性皮炎、呼吸道刺激症状等。

三、防护对策

手术室清洁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掌握好消毒技术及方法。使用消毒液时应戴口罩、手套,避免吸入消毒剂蒸气,进入眼睛或呼吸道,并要及时更换。如需穿隔离衣,要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污染区前应换鞋、戴口罩和手套等。

1.加强手术室清洁人员的防护意识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危害的重要措施。清洁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面临的职业危险,掌握正确的消毒技术和方法、安全操作规程、自我保护意识等知识及技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学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制度,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手术室环境建设

加强手术室环境建设,使手术室达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规划布局和设置清洗消毒间、垃圾暂存间、手术器械清洗消毒间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条件。

3.加强对职业暴露人员的防护培训

职业暴露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及考核;定期对手术室清洁人员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及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应急处理演练;定期监测职业暴露人员健康状况。

4.改善工作条件

首先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隔离衣、护目镜、手套等。在环境布局上,合理设置清洁区、污染区和缓冲间。其次在清洁消毒方面,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保持工作服、裤及其他个人用品的清洁;在发生职业暴露时,应进行有效的消毒。其三在污染物品处理方面,当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清除和处理,必要时消毒。其四是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操作;不安排过度疲劳和不适应者参加高强度的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休息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停留时间。最后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防护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自我防护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和考核;将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切实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医务人员应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性质、环境等因素正确选用职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遵守职业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2]

5.健全国家医疗机构防治制度建设

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实施从业人员体检,医疗机构要为在本机构执业的护士和其他依法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配备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②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检查和考核,督促其遵守相关规定。

③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从事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医务人员的管理,依法实施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检查,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

④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等。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安全防护管理档案,及时记录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设施设备配备、职业危害检测与监测、职业暴露报告、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

结语

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质,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较高,如若不注意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对防护保持高度重视,妥善防范。作为清洁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防护知识,重视危险防护工作,不断提高防护质量,取得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张梅,廖桂凤. 手术室清洁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4).

[2] 吴建文. 手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