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究

高洁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代城市发展中,园林项目植物造景设计问题尤为突出。良好植物造景利于平衡城市整体发展情况,还可吸引更多投资者与人才,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引言

植物造景是指以乔木、藤木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外观和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修剪调整等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自然美,通过植物的分布搭配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以这种方式创造具备一定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作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可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优化,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基础上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性。本文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1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

1.1充分体现时空变化,营造特殊的意境效果

园林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四维空间,整个空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植物的季节性层面,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会呈现出春天生机盎然、夏季烈日炎炎、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白苍劲四季多样的景象。植物的创作和营造会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效果,人们还会借助植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利用植物的这个特点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1.2表现衬托效果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匹配和搭配来增强人们对某一景点的观赏印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植物质感的把握和曲线的设定来凸显出材料的质感。

1.3丰富的创造空间

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布局需要遵循疏密错落的基本原则,树木的布置要保证疏密有致、树冠需要低于视线。同时,结合人们对现代园林设计所提出的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布置不能够完全遵循以往的设计模式,而且还需要尽可能地设计出多种造型,为植物的组织搭配创造更多的空间。

1.4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植物是园林设计的要素,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采,比如花坛的设计就会利用色彩来吸引人的眼球,在搭配好花坛之后要将其布置在城市的广场中心。

2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实际应用问题

2.1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

植物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方式对景观的质量效果可产生直接影响。部分设计者忽略这一因素,仅凭借平面图纸制定设计方案,缺乏实际调研,植物的配置不能与周围建筑主体融合,在观赏中表现突兀。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植物种类单一可导致园林景观单调且缺乏审美价值;植物种类过多,会显得布局缺乏合理性,导致园林杂乱,缺乏美感。同时,植物种类繁杂也会因植物的生长周期不一致导致无法协同生长,对园林景观的长远观赏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2.2独立成章与周遭景观难相融

在营造植物景观时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景观太过于独立,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较差。这类景观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过于注重景观个体的表达,忽视了与整体间的协调性。在某些新建的城市中心绿地景观中,这些公园的边界感较强,四周多用高大的乔木进行围挡。虽然能够将园区与周围的硬质景观,如高楼大厦、街道等隔离开来,也能减弱部分城市噪音,但也会给人造成压迫感和心理上的不适。还有一些街道的行道树,两侧树种的突然转变使得景观间的转换过于简单粗暴,脱离整体。若要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多次出现,就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全局观,既立足项目本身又着眼于周边区域。在不同景观类型的切换时,注意边界线的处理,于不同中寻找相同和把握尺度的统一。如植物围挡,仅仅单纯的依靠植物进行物理隔断,这种做法只会加强压迫感,与营造景观的初衷是背离的。更加可取的方式是弱化边界,通过植物的高低搭配将周围景观以框景和借景的方式引入园中,成为园中景致的一部分。再比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上,可以利用街道中心隔离带进行树种的逐渐过渡,使参观者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2.3养护不及时

景观具有时效性相较于其他景观,植物景观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其是活着的景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生长变化。大多数植物景观在初期很难达到设计的效果,原因如下:一是高大乔木在运输过程中为避免水分蒸腾过快会做修枝剪叶处理,短期内冠幅生长速度达不到设计预期;二是景观中的乔木树种为提高成活率会做围堰与支护措施,验收时并不能拆除;三是灌木草本虽按设计密度种植,但最后的效果会受到诸如苗木质量和栽植技术的影响。因此刚种下的植物需要经过一段缓苗适应期才能逐步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这段时间内人员的辛勤养护与精细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景观的效果更加长久,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更长的养护,如及时的除草修剪施肥等日常化养护都可以为景观的观赏效果提供助益,此时挑选一个专业性强、能力好又负责任的养护单位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园林实际植物配置中,应发挥每种植物的特色,根据植物本身特点与周围环境相互搭配,借助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季节变化特点及园林地貌、地形条件进行植物排列。在设计前,设计师应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地气候环境、地形环境、周围建筑、园林的生态审美价值进行考察,制定最适合当地环境的设计方案。

3.2基于地区实际情况与环境条件设计植物造景

相关部门制订景观规划方案时,工程人员要从整体上做好植物造景规划,不能随意搭配植物。设计前,应深入实地考察,全面了解风景园林项目所在地状况,掌握其土质、水文、气候及土壤条件等信息,合理选择植物品种,保障植物造景的丰富性、观赏性。同时,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人文风情与历史背景,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保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能体现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团队应通过调查走访,了解人们对植物品种的喜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植物品种。相关人员在设计公园绿化景观时,必须严格按照植物造景“四季有花、多彩缤纷”的原则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构建完整的园林景观主题氛围,为人们创建内容丰富多彩的公园景观空间环境,增强视觉体验效果,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

3.3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园林植物配置中,植物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城市空气污染,土壤环境理化性能较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中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植物选择中,应以适应性较强的本地植物为首选。当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在平衡植物造价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及是否会对当地物种平衡造成破坏。外来物种、稀有物种引入后,应根据其生长特性为其营造出一个可持续健康生长的环境,并加强看护和后期维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更是突出城市整体魅力、构建生态化与和谐化自然环境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源紧缺、土地资源紧张以及环境不断恶化,加快生态园林建设非常有必要。生态园林建设可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体现城市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现阶段,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与景观效应备受关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根据周边环境特点,灵活应用现有绿化技术,结合植物生长习性与特点,以鲜明合理的呈现方法丰富城市形象,营造良好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娟.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16):141-143.

[2]梁赛英.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2,42(01):123-125.

[3]刘涛.论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J].大众标准化,2021,2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