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保证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浅谈如何保证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卢蕾

221008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

摘要:原油管线运输的过程中,会出现油品挥发、管线腐蚀站场设备失效等问题,这些都会给原油管道安全生产运行带来很大的风险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管线泄漏,污染环境,甚至会导致人员的因此,在实际生产运行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措施来降低安全运行风险同时需要不断地对生产工况、运行经验、突发情况、异常事件等进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完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原油管线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笔者对如何保证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原油;管道运输;安全性

引言

原油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原油管道运输安全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联系密切,管道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原油管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避免重大事故发生。鉴于此,当前原油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其中包含建立健全管道保护法律法规,科学有效预防和解决原油管道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等,以确保原油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为原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1原油储运安全概述

原油储运行业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原油储运系统由上游储存、中游运输、下游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紧密相连。同时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燃易爆性,属于危险物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原油管道的输送过程中,若是原油管道内部油品摩擦产生静电,在前期预防措施不足或者应急处置不当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爆炸的风险。因此,原油储存和运输具有高风险性和高专业性,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输送油品性质,时刻监测运行中管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对不同状况下的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保证原油输送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降低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满足原油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需要。

2安全环保问题重要性

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原油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原油储运行业不断发展,如何解决原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是储运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原油储运作为连接上游原油生产和下游原油销售的重要纽带,因管输油品存在较强的腐蚀性,运行管理风险较高,主要可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是站场设备失效风险和站内管道腐蚀风险,站场设备如外输泵或阀门等因某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失效或异常动作造成管线异常停输、部分管段憋压等异常事件,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站场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排查安全风险。另外若站内存在长时间不运行的管线,会形成死油段腐蚀站内管线,导致管线出现腐蚀薄弱点,容易引发站内管线泄漏事故;二是外管道风险,因外管道里程较长,且大部分处于荒无人烟的野外,有较大的管线腐蚀泄漏风险和打孔盗油风险。原油储运风险较高,且管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储运过程中出现异常,不仅会影响生产运行,并且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严重时会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在油气储运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环保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原油管道储运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应急体系,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3原油管道运输安全风险

3.1管线泄漏风险

原油的运输大都通过钢制管道进行,按照管线铺设方式可分为地上架空管线和埋地输油管线。输油管道常年都在运行中,面对环境变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腐蚀和老化等。对于管内运输介质而言,管道运输油品中含硫成分对管道的腐蚀性很强,管线内腐蚀性物质沉积会造成该处管线壁厚减薄,管线腐蚀穿孔几率增大。对于外部环境而言,长输原油管线大部分处于荒无人烟的野外区域,周边地质环境多变,尤其是对于穿跨越河流、冻土层等较为极端环境的管线来说,管线发生腐蚀穿孔、失效的概率较大。

3.2 管线变形风险

对于埋地管道,若是地面上方或侧面长时间存在超过额定负荷的应力负载,则会引起管道变形。管道变形会降低管线清管球通过能力,增加清管球堵塞管道的风险。若管线长时间处于高荷载的应力环境下,则极易引起管道疲劳破坏,引发管线泄漏。尤其是对于地震等极端突发地质灾害,当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传到管线所在位置时,输油管线在地层的挤压下,应力变形的风险大大提高,极易引发漏油事故。

3.3 管线憋压风险

输油管线内运行压力较高,在管线运行中,若是油品中含杂质较多堵塞管道或者沿途截断阀室因某些不确定因素误关断,管线堵塞点上游压力迅速上升,造成管线憋压。

4保证原油管道运输的安全性的策略

4.1保障原油储运设施本质安全

加强对原油储运设备的运行数据监测,按照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保证设备的检测频率,建立失效设备名单,及时对失效设备进行抢维修。结合实际和行业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引入信息技术和智能平台,对原油管线运输过程进行监测,并根据管线运输中管线压力、油品流量和流速等运行参数的变化,监护原油储运设施是否存在异常,及时排查管线泄漏、憋压等异常生产事故,从而加强原油储运设施的本质安全。同时,加强对管道沿线地区管道设施安全保护的宣传,增强群众管线及管线设施保护意识,及时举报破坏管线设施的行为,多方面保障原油储运设施本质安全。

4.2加强日常管理和完整性管理

在日常生产运行管理中,加强管道巡查和对管线生产运行数据的监测,及时发现生产运行、数据管理、工艺流程等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长输管道基础数据和工艺流程变动信息,加强高后果区识别、管控,按照要求及时对重点储运设施进行风险评价,积极开展管道缺陷点整治。对于管道沿线存在第三方施工的区域,做好管道沿线第三方施工管控,保障现场输油管线设施安全。按期组织人员对辖区海河穿跨越区域、冻土层区域等重点管段进行现场巡线和排查,对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区域管段重点监测,落实管线生产运行参数日常监测、设备抢修检测、应急管理及处置等安全措施。

4.3加强管线腐蚀防护

做好长输原油管道内、外壁的防腐工作,降低因油品腐蚀、环境腐蚀等问题造成的管道壁厚减薄、管道泄漏风险,延长输油管道使用寿命。在管道内壁防腐工作中,通过对内壁涂刷防腐涂层、添加缓蚀剂、及时活动死油段等措施,减少管道内壁腐蚀。对于原油管线外壁防腐,采取涂刷防腐涂层、增加电化学腐蚀防护等措施提高管线外壁的抗腐蚀性能。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地段运行管线的现场巡护,不断完善重点地区管线防腐措施。同时根据生产工艺和管线腐蚀防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引进新型的抗腐蚀材料,提高管道抗腐蚀性能,保障外管线安全运行。

4.4完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原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监管、应急防护处置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生产区域管理,严禁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生产区域;重点巡护排查,对现场设备、输油管线重点区域不定期、不定点巡回检查,有异常及时报告;应急处置管理,不断完善应急处置管理制度,降低异常事件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原油管线运行管理中,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运行参数的监控,及时发现生产运行中的异常;及时更新管道沿线环境数据、输油生产工艺等基础资料,实时掌控管线动态;不断完善输油生产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规章制度,提高输油站场和外管道输油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输油生产中,需要从多方面不断加强输油生产区域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事件发生,保障管道输油生产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吉青.原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8):28+64.

[2]官展葵.原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安全问题及合理应对方式[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6):33.

[3]耿卓峰.浅谈原油管道运输管理[J].化工管理,2018(17):136.

[4]刘钰.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及相关技术现状刍议[J].化工管理,2018(15):105.

[5]薛龙,邹明绪,林昊,左晋祎.原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安全问题及合理应对方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8(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