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张红霞

南通市一附集团朝晖小学

摘要:基于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积极主动“升级”课后服务,本校以开展课后服务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发展基础作为出发点,全面构建完善系统的课后服务课程,合理融合多方资源,精心设计出丰富充实课后服务课程内容,从而形成“拓展时空”和“七彩空间”等主题板块,以此来更好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建设课后服务课程,不仅能够缓解和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压力,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更可以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时空得到延伸与拓展。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双减”背景下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减”背景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应时颁布与出台的双减政策明确要求中小学必须要逐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及水平,充分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课后服务是从整体减轻学生负担、缓解教师压力和提质增效的至关重要环节,其正在面临着全面“升级”的新要求。为真正做到“课后育人”,把课后服务逐渐转型成为大幅减轻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潜力和推动学生个性成长的大舞台,学校和教师应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和更加深入思考。

一、课后服务现状

一是课后服务认识严重不足。教师是全面推动学校课后服务井然有序实施的重要主体,其直接决定着课后服务的质量。现阶段,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充分认识课后服务,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依然将课后服务与课后看护画等号,有的教师则会将课后服务理解成辅导学生课后学习,无法充分发挥出课后服务本身的功能,反而使其越发狭窄化。不仅十分不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又难以使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更加长远发展。二是课后服务资源过于紧张。根据“双减”政策规定,学校应在学生每天放学以后增加相应课后服务时间,至少两个小时,在这期间,教师不仅要将作业答疑反馈工作做好,还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类型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以此充分满足学生的各式各样需求。随着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双减”政策,越来越多学生主动踊跃参与课后服务,而这则对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水平与优质课程资源数量明确提出相对较高要求。数百位学生在学校内部同时进行各类学习或者开展不同素质拓展活动,除需要大量艺术器材、体育器械和活动场所以外,还会为学校硬件设施与空间资源带来巨大挑战[1]

二、“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拓展时空

“拓展时空”这一板块其实就是为1—6年级学生科学合理安排不尽相同的拓展课程,以此来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丰富学生储备,拓宽学生视野。第一,为一年级新生安排相关的主题综合活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应全面通过在学习准备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由于本校是地方推动主题活动课程有序实施的试点学校,所以相比于其他学校而言,在开展主题综合活动这一方面本校有着相对丰富经验,学校可以对课后服务时段进行充分利用来开展多姿多彩的主题综合活动,这不仅可以让一年级学生学习经历更丰富,还可以缓解新生心理压力,从而呵护新生对于崭新小学校园生活未来美好憧憬。教师可为学生精心选择艺术类、人文类与科技类的课程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课程当中更好更快适应小学日常生活与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对于集体和其他学生的深刻认识,亲身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活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第二,为二年级学生安排一些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拓展科目。学校可以积极开设大量自主拓展科目,如科学与技术、美术与工艺和文学与语言等。自三年级开始,小学生每个学年皆需要通过学校建立的选科平台来独立自主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科目。为将学生因为并不了解科目具体内容而难以选择到自己心仪科目这一问题,教师可对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充分利用,以走班方式,让所有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全部自主拓展科目体验一遍。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对科目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及时发现特长潜能与爱好兴趣,为升入更高年级选科提前做好准备。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与规划能力进一步提高。第三,为3—6年级学生合理安排一系列课后社团活动。学校为3—6年级学生开设特别多的校级社团,对课后服务时段进行充分利用,全面增加活动时间与频次,促进成效提升。与此同时,各个年级还开设多个类型完全不同的社团,以供并未参加过学校任何社团的学生进行选择。而为学生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利[2]

(二)七彩空间

“七彩空间”板块需要对社区课程、优质家长课程与“践行码”课程进行充分利用,使学生可以亲身接触到校园以外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对“大课程”、“大资源”与“大课堂”散发出来的魅力进行充分领略,逐步拓宽学生视野。建立起一个评价课后服务的机制,一直坚持进行过程性评价,实行动态优化。第一,定期查阅所开展活动的记录,具体了解教师是否以课后服务课程详细计划为根据来开展活动;第二,相关人员做到每日巡视,细致观察教师有没有紧紧围绕课程内容,做好充足准备,全身心投入,将学生参与主动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第三,对家长问卷与学生访谈等不同方式进行采用,切实了解其对于课程安排满意度以及认可度,认真倾听家长与学生建议和感受。通过多方反馈回来的信息,促进课程品质提升,完善优化实施方式

[3]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下,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是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推进教育公平,还可以将社会现实问题妥善解决,使教育重新回到校园主阵地。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必须要合理融合多种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避免窄化服务功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生兴趣爱好,推动学生个性成长,让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宝庆,纪品.“双减”背景下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65-73.

[2]刘栗.“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目标与实现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No.150(18):17-18+27.

[3]管永新.“双师课堂”理念下课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No.424(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