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分析

刘锐兵

北京中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行业也开始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养”“康”结合是一个重要方向,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医疗景观设计,满足当前需求。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康养+”模式应用价值,深入探讨“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景观;景观布局;人性化设计

引言:“康养+”模式是一种创新的产业融合模式,通过对传统养老服务产业与医疗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进行跨界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业态模式,当前许多医疗机构都有建设康养设施的意向,但却缺乏对医疗景观方面的考虑,不仅不能提升患者体验感、舒适感和美感,反而会造成患者不舒服等负面体验。

  1. “康养+”模式应用价值

1.1“康养+”模式为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康养+”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老年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传统养老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服务业态。首先,“康养+”模式能够使养老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实现全面融合。其次,“康养+”模式能够实现对传统养老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有效整合,即把原有老年相关的产业进行有效连接并纳入“康养+”模式之中。再次,“康养+”模式能够对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有效整合。最后,“康养+”模式能将老年相关服务与其他行业进行渗透。

1.2“康养+”模式可为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养老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养老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其次,我国养老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最后,我国养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基于以上原因,“康养+”模式在对相关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的同时,还可以对相关产业进行整合、渗透、扩张和升级等功能作用。

1.3“康养+”模式可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对此国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且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之路。在这种背景下,必须顺应时代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的政策。具体到老年人服务领域,由于老年人对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因此国家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老年人服务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情况。通过建立“康养+”模式为全国养老产业与健康医疗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从而有效促进行业融合发展,使中国养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

  1. “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措施

2.1景观布局要合理

将不同功能分区,如门诊区、急诊部、住院部(住院病房)、护理部、医务室等进行合理的布局,既能方便患者就诊,又保证各功能区之间能够进行有效联系。门诊楼位于医院主体建筑正中央,它与其他各功能区域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急诊部位于门诊楼与住院部之间,它的功能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就医和急诊服务,住院部位于医院的南侧,它与门诊楼一起构成了医院的主体建筑。护理部主要承担护理工作及住院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在医疗景观设计中应将其作为核心景观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来满足各种需求。病区位于住院部内部的北侧区域,主要承担病房以及医务室功能。在功能分区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病人的安全问题及流线特点等问题。在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功能空间之间以及不同空间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活动能够有组织、有序地进行和实现其特定目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康复”和“康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

2.2景观空间上要具有美感

景观空间设计上,要注重营造“康养”氛围,让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感受到健康、温暖与舒适。首先应注意医院内部空间的私密性,不应让患者感觉到被打扰和不舒服。其次应注意设计布局的合理性,避免空间过于拥挤、过于空旷或出现死角。再者要避免过多色彩的使用和装饰,颜色上应该尽量少用鲜艳亮丽的色彩和复杂的装饰花纹、图案等,避免视觉上对人造成刺激作用,在空间装饰上不能使用一些过多、过乱或过密的线条、形状、图案、花纹等。再次还应注意绿化材料的选择,一般选用落叶或常绿植物,最好能形成一定的色彩对比与空间层次变化。最后要注意环境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医院门口要注意整洁有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医疗景观空间上可分为建筑空间、服务空间和设施空间三个方面。建筑空间上如门诊楼、急诊楼等建筑内部空间应以绿色为主色调;服务空间主要包括候诊室、急诊室、治疗区等区域;设施空间则主要包括病房区及其他附属用房等区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及设计理念[3]

2.3景观色彩上要保持美观

色彩是医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其不仅能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而且可以让环境显得更加和谐和统一。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色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尽量选择一些中性色,比如绿色、灰色等。同时也不能忽视色彩对人们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医疗绿化景观进行规划,避免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其次要注意色彩上的搭配协调,避免产生视觉干扰,同时保证绿色、灰色等中性色的运用;最后是注重景观设计中颜色的应用。另外景观中不同材质、不同形式以及不同质地的材料所产生的色彩也会有不一样。如:为了更好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景观设计中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绿植,但要注意所选择植被一定要具有观赏性和功能性

[4]

2.4绿化上要注重植物多样性

“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关注人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医疗景观设计上一定要注重植物多样性,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首先,医院环境下绿化植物以乔木、灌木为主并搭配其他种类、颜色各异的小植物作为地面空间种植的背景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其次,植物配置以季相变化主导。在夏季,可选用耐晒不耐寒品种的植物,如:紫藤、花叶络石、紫花风铃等,在冬季时则选用耐寒性强或抗霜冻性强品种作为背景植物。再次,在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景观效果,还要充分考虑植物群落之间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人与植物和谐共处之目的。最后在道路铺装上也需要进行合理处理。对人行道要采用铺装透水砖或者透水混凝土路面,路肩则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或铺装硬质铺装,路侧停车区、卫生间等地坪则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铺装或铺装硬质铺装[5]

2.5道路及广场上的铺装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内部道路及广场铺装所选用的材料,应能有效地防止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碾压、摩擦,以及人在行走时所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医院内部道路应以硬质铺装为主,在不影响车辆通行和景观视线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适当运用一些软质铺装材料。为了避免道路上出现过多的车辆、行人对患者产生不利体验,还应尽量选择一些颜色较为浅淡,具有一定反光效果的铺装材料在医院内部道路上使用。除此之外,在停车场、活动场地、交通枢纽等位置应合理地设置停车位。因为停车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如果患者对此有不适感受时,会影响到其他人员正常休息。而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医院应该在停车场内设置一些可供患者散步和休息的场所[6]

3.结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在进行医疗景观设计过程当中合理运用康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在,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了解康养模式的重要性,并通过景观布局合理、景观空间要具有美感、道路铺装符合人体工程学等一系列要求,对景观医疗进行合理设计,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易艳阳,周沛.PPP模式下社区康养结合服务链的风险及其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21(03):148-155.

[2]杨梅.康养+模式下的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6):52-53.

[3]王瑛.“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J].现代农业,2020(09):77-78.

[4]姜艳.“康养+”模式下的医疗卫生保障研究——评《森林康养概论》[J].中国食用菌,2020,39(06):259.

[5]李晓冰.“康养+”模式下的医疗景观设计研究框架构建[J].新农业,2022(02):63-64.

[6]朱鸿健.当代中国医疗景观设计构造与剖析——以唐都医院景观设计为例[J].居舍,2021(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