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对策分析

迪力木拉提·艾尔肯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水管站 新疆维阿克苏 8422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型农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农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管理正是应用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水资源的人均储量却相对较小,因此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较为常见。一般认为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而东南部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我国农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由于地区降水量的不同会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发生旱涝灾害,而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升我国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

一、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的意义

高质量的农业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水利设施管理,从某种角度上讲水利管理是农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生的重要保障措施[1]。农业水利管理工作是农业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无论是洪涝灾害还是旱灾,一旦处理不当均会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受灾情况,削弱洪涝、干旱灾害对农业经济的破坏性。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而言,气候类型的多样化、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是发生洪涝、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有效降低洪涝、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就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备的建设,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水平。

二、农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现状

(一)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采用基本建设管理模式,虽然各地政府在思想上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单位与管理人员的监督落实不到位[2]。由于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导致相关负责人与施工团队缺乏责任感,也没有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监管的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缺乏自主创新管理模式,进而导致防洪抗旱工程的不协调。由于管理方式的单一,水利工程系统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管理层仅重视工程施工环节,忽视了工程后续的管理,最终导致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水利工程标准较低

我国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大力推动水力发电、防汛工程与灌溉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同时相关部门也明确提出了工程维护标准与施工技术要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仍缺乏较为规范的养护管理措施,甚至有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其后期维护管理不当,逐步丧失其防洪抗旱的作用。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依赖政府投资,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工程建设与检测的标准较低,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最终导致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部分地区基本不会面临洪涝、干旱灾害,进而导致当地管理人员思想上的懈怠,新建的水利项目建设标准较为落后,水利工程的实施标准较低,从而无法有效发挥工程防洪抗旱的作用。

三、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优化措施

(一)定期维护水利基础设施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甚至部分设施已然影响到我国农田水利防汛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此类情况,各地政府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比如建立专项资金管理,用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农业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修水利基础设施,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地解决,如果出现零件破损则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始终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

(二)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我国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较为落实,并且呈现过度依赖政府的态势,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划分,水利基础项目的建设缺乏决策依据,从而无法有效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想要提升我国农田水利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就需要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权责划分,落实个人的管理权利与管理责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水利管理的人才储备,提升管理的服务水平,优化法律法规,为提升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合理优化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多种技术的应用,而想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的管理效果,就需要依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配置,进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1]。第一,农田水利管理工作需要明确水土流失问题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且构建农田水利设施的过程中分析灌溉效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第二,科学地优化管理措施来提升农田灌溉效率。从农田水利建设之初就需要明确各个负责人的责任,所有单位都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每一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负责的工作,依据工程建设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的灌溉管理措施,科学地应用灌溉技术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最终提升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的管理效率。部分地区通过税收制度来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科学地调节水费,会优化当地灌溉水源的灌溉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的差异性,各个地区水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也是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开展防洪抗旱管理。比如当地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时,则需要当地的管理部门构建常态化的防洪抗旱管理方案,进而发挥防洪抗旱管理工作的作用。第三,创新农田灌溉、排水技术。政府部门对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重视,逐步优化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大型农垦区,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水化、监测、管理等一体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这个过程中对农田水利灌溉排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出发,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方案,从根本上提升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水平。

(四)精准实施水工程调度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本质上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农田水利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其社会效益更加显著。加强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统筹规划各类管理措施,科学地进行水工程调度。在水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水工程调度的刚性约束,严令禁止私自违规调度,需要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水调度执行,严格禁止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渠道超标准引水,从而保障水利防汛抗洪工作的有效性,确保水利工作安全运行。在汛期之前需要开展大检查,针对风险因素进行排查,落实相关责任人,一旦发生问题需要限期整改。强化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过汛期的管理措施,争取在汛期到来之前基本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跨越汛期的项目工程,则需要相关负责人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安全度过汛期。强化水库联合调度,利用水库的蓄水优势来调蓄河道水流量,在讯息调蓄洪水,将水位维系在安全水位,尽可能降低洪峰对下游河道产生的防洪压力;在旱期及时的开闸防水,为下游农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尽可能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充分发挥水工程体系在防洪抗旱工作中的减灾作用。

四、结论: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岗不仅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防洪抗旱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洪涝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农业防汛抗旱能力。在发展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汤文君,赵素云.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对策分析[C]//.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329-332.DOI:10.26914/c.cnkihy.2022.051959.

[2]李瑾.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08):222-224.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73.

[3]贾存斌.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相关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1(1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