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刚入园时的哭闹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如何对待幼儿刚入园时的哭闹问题

                           ,杨建芳

康定市第二幼儿园

【摘要】每年的金秋九月是新生幼儿入园时期,刚开学避免不了新入园的幼儿哭闹问题。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让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来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喜欢上幼儿园的活动,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关键词】幼儿   入学   哭闹问题  解决对策

我从事幼教工作将近三十年了,在这几十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带过好几年的托幼班和小班。正好今年我又带小班,小班是幼儿园年龄最小的一个班,他们大致的年龄都在2至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幼儿刚入园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哭闹,也就是新生幼儿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喜爱上幼儿园,是幼儿园保育保教工作中最不可忽视的工作任务。

入园焦虑是幼儿最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并伴有哭闹、不喝水、不吃饭、遗尿等行为的心理现象。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环境感到非常陌生,经常用哭闹来表达他们心中的不安,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幼儿在家里一直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刚入园时突然和亲人分离,从早到晚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和环境,加上活动的相对不自由和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在心里上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有的幼儿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幼儿则会大哭大闹。

第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幼儿园作息制度不习惯导致的不适应。

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机能发展不完善,并且家长对幼儿的生活包办代替过多,所以一部分幼儿会缺少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独自面对幼儿园的生活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会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受挫,从而不愿意上幼儿园。

第三:亲子依恋关系质量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的内心安全感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信任,愿意主动去探索学习。这类幼儿在入园后,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是矛盾型或回避型依恋的幼儿的内心安全感较弱,对周围世界不信任,容易产生较强的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也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亲人。幼儿原先在自己的家中,是那么的熟悉、自由、宽松。到了幼儿园之后,一切都变了,变得陌生难以接受了,这样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所以,当他们的亲人把他们送到幼儿园之后离开他们时,只要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大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这也是家长们比较头痛的事。那么我们教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呢?

在这二十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对解决幼儿刚入园时的哭闹问题可供参考

一、家长角度

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要求,提高幼儿的适应性。同时家长可以和幼儿聊一聊幼儿园开心的事情,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二、教师角度

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从而有效解除幼儿的焦虑。同时教师要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和有趣,从而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

(一)、对刚入园的幼儿要做到情感关怀

幼儿刚入园时,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不熟悉,并且大多数幼儿都会产生陌生和不安全感。在刚入园的一段日子里,幼儿情绪会很不稳定。如果教师解决不好,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时我们老师要对刚入园的新生幼儿细心照料,重视幼儿的情感转移,设法营造幼儿熟悉的环境。如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允许幼儿带自己家里喜欢的玩具、图书到幼儿园来,暂时保留自己的一些小习惯。教师在幼儿园称呼幼儿的乳名等,这些都会让幼儿倍感亲切,从而消除陌生感。同时设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使他们觉得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因“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滑滑梯、骑木马、爬竹梯、玩沙子、唱歌、跳舞都是幼儿最喜欢的。所以,幼儿刚入园的前几天,老师就带幼儿到幼儿园的各处走走、看看幼儿园里有哪些花、草、树木以及各种蔬菜;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做早操(午间操)、唱歌、跳舞、做游戏等等,尽量的让刚入园的新生幼儿滑滑梯、骑木马,让他们多玩一玩。当他们感到幼儿园里玩的东西多,小伙伴也多,玩得有趣、玩得开心时,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也就不会再哭闹,慢慢的就会适应并愿意上幼儿园了。

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要以形体语言亲近幼儿,要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关心、爱护幼儿。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的哭闹行为。因为早期幼儿对一点儿小事都较为敏感,多与幼儿相亲接触,比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多抱抱他们,夸夸他们的头发长得好、衣服漂亮、眼睛又黑又亮又有神,和幼儿说说几句悄悄话等。这些都会让幼儿对老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赖感。不知不觉就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幼儿刚入园时,希望在幼儿园里找到自己以前在家里认识的小伙伴,因为在幼儿园周围比较熟悉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亲近的。所以我们老师尽量让他们跟熟悉的伙伴一起玩,让幼儿在园内有“知音”可觅。还有幼儿初入园时,都盼望着自己的亲人早点来接。只要有一个大人先来接小孩,其他的幼儿就开始着急,甚至哭闹要回家。所以入园初,家长早一点来接孩子,让孩子与家长早些团聚,别让孩子产生失望、孤独、举目无亲,甚至有被遗忘的感觉,从而害怕上幼儿园。等孩子习惯了幼儿园集体生活以后,偶尔晚接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二)、对刚入园的幼儿注重兴趣培养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因为他们在家里是非常自由的,随心所欲的,想什么时候吃东西、玩玩具都可以,家长总是迁就着孩子。可是到了幼儿园之后,玩玩具、大小便、洗手、吃糖果、喝水、吃饭都不能像在家那样随意,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2至3岁的幼儿来讲,要其尽快适应,是具有一定过程的。但是我们不能迁就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应适当地进行教育,让他们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和一些简单的学习规律。

对刚入园的幼儿也适当教一些日常生活常规和歌曲、儿歌、游戏等。幼儿入园不久,就应该把基本常规教一教,使幼儿能尽快懂得应该怎样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比如来园问“老师早上好”离园说“老师再见”,不小心撞到别人会说“对不起”,别人帮助了你会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基本的坐、站、走、跑、听老师口令做简单的动作等。还可以教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歌曲、儿歌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表扬幼儿、鼓励幼儿,使他们感到幼儿园里学习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从而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三)、对刚入园幼儿的行为要给予激励

尽管刚入园的幼儿所干的一切往往令人担心,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特别是爱护、关心幼儿的好奇心。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做,比如:早上一到幼儿园,自己拿小椅子上座位,大小便时尽可能自己穿脱衣裤,并在其行动中老师尽可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因幼儿一旦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只要老师尊重幼儿的正当意愿,重视幼儿的存在,幼儿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这样不断地去激励其正确行为,幼儿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 、家园合作角度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主动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做好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情绪。家长要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一)、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金秋九月,是新生幼儿刚入园的日子,为了避免或减少幼儿的哭闹现象。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孩子的家长应共同配合,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对新生入园前要提前家访。新生幼儿入园前,教师可通过家访或电话联系,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基本熟悉幼儿的生活环境。家访时,教师应主动接近幼儿,并向幼儿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为老师或阿姨。亲昵的称呼幼儿的小名,牵牵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通过身体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以及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家访时,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应该一起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自己吃饭、穿脱衣裤、自理大小便、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等,使幼儿在入园后能避免因生活上的不适而引起哭闹。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当对幼儿描绘幼儿园的生活及环境。可邀请家长提前带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以小客人的身份到幼儿园来做客,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其次,作为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应该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和他们一起唱唱跳跳,做做简单的游戏,听他们谈论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和有趣的活动。作为家长,在家应该让孩子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良好习惯,以免孩子入园时在作息时间上不适应而哭闹。同时要多教孩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特别是吃、喝、大小便时,一定要教孩子在家里告诉家长,在幼儿园里告诉老师。还有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孩子们学习的好时机。比如孩子要吃糖时,教他(她)学习说“我要吃糖”,孩子要喝水时,教他们学习说“我要喝水”。边带孩子上厕所边告诉他们要想解大小便时一定要告诉大人,不能解在裤子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应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来,让孩子主动和小朋友们交往。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多,许多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无所适从,或是我行我素,只要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不知谦让何物。这对孩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非常不利。家长应该经常让自己的孩子和邻居或朋友的孩子交往玩耍,孩子间发生矛盾和争执时,也应本着协调谦让的原则进行劝诫,切不可教训别人的孩子或支持自己的孩子。因为怕孩子吃亏就不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交往,那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更不利了。

(二)、与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孩子,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和家长的一般性交谈,和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只有向家长敞开心扉,了解家长的心态,与家长一起研究幼儿的表现和个性特点,共同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较快使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们小班的有一个女小朋友,名叫曾梓涵。刚到教室里,当她的奶奶要离开时,她大闹情绪,说是身上没带好吃的糖果,哭闹着要带她回家拿糖果,她的奶奶没有办法,又背着她回家拿糖果。当她再一次回到幼儿园之后,还是大哭大闹,不愿让奶奶离园。我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家长这么姑息,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不利啊!我当即坚决地没收了她的糖果,交给了她的奶奶,并让奶奶先离园。曾梓涵看到奶奶走了,老师也不理她,哭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了。看到孩子安静下来,我就把她叫到身边,细心的跟她讲道理。

事后,我有和曾梓涵的奶奶谈心,奶奶告诉我说“孩子在家里经常发脾气,闹得全家不得安宁,我特别喜欢孙女儿,不管怎么无理取闹,我都迁就她。”我听之后,毫不含糊地向曾梓涵的奶奶指出:“孩子之所以有一些坏习惯,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因为你们这些长辈无原则迁就造成的。孩子要什么,你不给她,可你看到孩子哭闹,心就软了。这实际上是溺爱孩子,坏习惯就会因此而形成。”

通过主动、及时地与家长谈心,我们相互间沟通了思想,曾梓涵的奶奶真诚地对我说:“我孙女任性、发脾气都是我惯成的,以后我也学着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制止她的无理取闹。”由于我们统一了认识,协调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也有了进步,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以后上幼儿园就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还高高兴兴地与奶奶说再见了。

幼儿园的保教保育工作与家长们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只有家园共同配合才能使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效地解决幼儿入学哭闹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幼儿教育  幼儿保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