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策略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策略与方法

 ,吕秀丽

天津市宁河区板桥镇张子铺小学 301507

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发是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校外教育活动的计划、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来学习体验的组织与安排。经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无论是国家部委的相关文件,还是学术界的研究讨论,都尚未对研学实践课程开发形成系统化的指导标准。但参考教育部2016年12月联合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我们也可以发现,研学实践课程开发应该遵循目标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几大原则。结合现有的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来看,其开发要素主要包括课程开发主体、资源、内容及评价几个方面。作为乡村小学我们在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中我们必须直面场馆资源匮乏、资金支持薄弱等现实问题;但我们也可以从地域特色、乡土资源入手,发掘我们在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方面的优势,探寻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的课程开发之路。

一、乡村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主体

(一)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主体——地域主题资源

《辞源》一书中,乡村被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但乡村除了我们目之所及的居住场所、劳动工具、山林土地等物理事物与空间,还有那些传统手艺、民俗文化等非物理的内容。华夏传承五千年,农耕文化在中国的历史积淀可谓源远流长,所以乡村文化也可称之为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我们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礼仪习俗、传统农业智慧、发展智慧、传统建筑、手工制作、特色美食都来自于乡村。正如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所论述的,乡村在当今社会具备三大功能:

第一,乡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第二,乡村承担着为整个国家,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

第三,乡村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乡村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我们乡村校就更要把握住以乡村作为对象的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去更好的落实教育部门对研学实践教育相关目标要求。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的乡情、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整合一海、一河、一故居;一阁、一镇、一甑乡的地域空间资源的人文底蕴,也要把握住“苗刀”锻铸、丝网版画、芦苇烫画、葫芦文化、木版年画、芦台春酒文化等传统手艺来丰富我区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主题。

(二)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主体——实施对象

在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确认课程开发的目标,因为没有教育目标,也就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教学。根据“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主导范式,自然教育的课程开发通常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目标确定、资源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乡村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目标确定,没有统一性的要求,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目标确定是开放性的。一方面我们关注课程校本化特点,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去确定,比如学校特色教育、办学理念、校训、甚至细化到校园主题月活动等,都能够结合所需去设计相关课程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先关注课程实施对象的特点,从中小学生自身成长角度去考虑设计,同一个课程主题下将学生按学段划分层次,设置螺旋上升模式的目标内容,让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有“心得”又有“新得”。

以我校结合乡土特色文化“芦苇烫画”开发的研学实践课程为例,我们在设计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到了实施对象为小学一直六年级全学段学生,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将我校学生按照1-2年级为低学段,3-4年级为中学段,5-6年级为高学段的标准划分为同一个研学实践课程主题下的不同实施对象。按照不同学段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设定低学段学生课程实施层级为解欣赏,中学段学生课程实施层级为操作模仿,高学段学生课程实施层级为探究实践。

wps

(三)乡村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主体——师资力量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所以在研学实践课程开发过程中师资资源也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主题因素之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师的个人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年长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与教育理念,所以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就应该形成互相协作的关系才能将工作效能最大化。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优秀教师的师资力量,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能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促进一所学校不断进步。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就意味着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新鲜力量,因此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新教师的培养、老教师的进步也是意义之所在。只有乐于为优秀的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为老教师构建接触新鲜事物的媒介桥梁,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步,才是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只有将课程资源与师资资源两者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整体,才能够保障课程开发过程永远充满足够的动能行走在路上。

三、乡村研学实践课程开发内容

研学实践课程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受教育空间的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脱离良好的成长空间。研学实践课程虽将学生从单一乏味的教育空间中解放出来,引导着学生走出校门,但为了充分发挥研学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还需足够重视对研学实践课程空间的资源开发整合,不断丰富教育空间,才有更多可能发展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教育空间的丰富并不是单纯的指向数量上的累积叠加,而是指在某一场馆或者资源场合中潜在的教育引导发生可能性的增加,使其蕴含教育在研学实践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同时能适应不同学生、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才可称之为空间教育性的丰富,进而拓展多元化的研学实践课程活动内容。那么,基于我校的办学特色、所处地域的人文特色和资源结构等,将学术界现有的研学实践课程成熟经验进行适用学校的转化,是建设我校具有丰富教育性研学实践课程体系,拓展多元化研学实践课程活动内容的有效路径。依托于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场馆资源,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整合筛选出一批特色研学实践课程本土资源。特色的湿地资源、水乡文化等是科学学科的关注点;文化古迹中藏有古今名人的璀璨遗产是语文、美术学科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进行芦苇烫画研学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选定了从制作工艺到艺术价值研究的全面性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又根据课程实施对象的年龄阶层特点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随后在此项目中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自发开展小组合作,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加强集体生活中心理健康建设。

wps

四、乡村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中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是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遵循的评价指向,所以在研学实践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建立相应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做到三个多——“多元化”、“多维度”、“多主体”。

(一)多维度评价模式

活动总结评价环节分为自评、组评、教师评三个角度,评价等级划分详尽,评价的生成有统一的价值标准,让评价更加全面同时科学可信,为促进学生参与下次综合实践活动前的改进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多元化评价主体

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到小组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从活动中的学生自身核心素养提升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行动力,从活动收获到项目成果的质量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

(三)多主体评价课程

研学实践课程实施的检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案,所以我们评价的主体包括课程资源本身、学生实践效果、教师课程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评价以促进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发。本论文系2022年度天津市德育中心《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学段差异性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KT-dy-202202邮寄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歧关西路63号峰汇中心706室 伦佩洪 1582053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