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的统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的统一

周禹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92

摘要:一场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席卷了整个国家,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对疾病、健康和灾害的重视。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场所,同时也是多种病毒的主要源头。影响医院感染传播的因素有很多,而在医院感染的防治中,建筑物的布局是非常关键的。在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功能布置的统一,是医院建筑能否达到医疗需求的关键。

关键词:新冠肺炎;通风系统;医疗工艺流程;建筑功能布局

引言:医疗建设工程主要指的是为相关的医护人员与病人提供可供使用的建筑,同时,这种医疗建筑往往包含了医疗与服务的过程。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医疗工艺的水平,简化医疗工艺的流程,那么就需要对医疗建筑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相协调,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成效,提高医疗建筑的利用率。

一、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

医学流程是指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的运作流程,也就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的各个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组合的方式和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医学活动单位是一种基本的组织单元,它可以独立地进行许多重复的一系列的医学行为或程序,它们的行动构成了一套医院的基础技术活动,而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空间则是一种特殊的过程需求。而建筑的功能性布置,则是各种不同的空间序列的有序排列。合理的功能布置是保证医疗流程高效、快捷的前提,而先进的医疗流程则是医院建筑功能布局的基础。

(一)建筑空间布局的合理分区

从现阶段来看,医疗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医院的人流,因此,建筑在进行设计时,要以医疗流程为基础,围绕人流的活动方向与范围进行建筑布局,而不能只是简单的进行功能房的排序。所以,相关的建设管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医疗流程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明确人流的动向,进而对医院进行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

1、集中布置

(1)建筑间距的缩小。

诊断楼靠近门诊大楼,将患者流量大、设备多、重量大的影像科集中在一楼,这样可以缩短患者的就诊距离,缩短患者来回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空间共用

在候诊大厅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两个不同的诊室,以节约建筑面积。操作区打破了单独的控制台小开间的布局,采用了公共操作走廊大开间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建筑的空间,并便于员工的沟通和配合。

(3)设备机房集中管理

对于一些检查仪器来说,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因此,在对设备机房进行布局时,要将其进行集中布置,从而减少对医院周围环境的损害。

2、分散布置

(1)为患者提供便利

分层设置科室,从而满足不同病人的登记、缴费等服务功能,减少病人往返的时间,同时,科室布局紧凑,病人可以少走回头路。

(2)营造安静的医疗工作环境

病理科和化验科的工作都是在科室内进行的,与其他科室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接触,因此,他们的工作是独立的,也是专业的,为了不和其他科室和病人的交叉和混杂,保持相对的安静和封闭。

(二)医疗人员工作流程与建筑平面布局的安全高效

1、按房间不同使用功能、使用人群分区布置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病理科分为制片和读片两种。其在工作流上有一些连续性、使用性质相近且有一定化学药剂的刺激性气味,操作设备集中,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固定性,所以在建筑布局上,将相关的制作功能用房紧密排布在科室平面的一侧,与读片功能用房分离。医生阅片区需要相对安静、通风的工作场所,布置在大楼的周围,而中央采光不好的地方则可以用作仓库、标本陈列室等附属设施。它不仅能缩短工作人员往返工作距离,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方便地进行分组管理,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刺鼻气味的串味。

2、依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的相对洁净与污染进行分区布置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通道入口设置更衣,以满足实验室的基本清洁需求。实验室的“四多”特征是:化学玻璃器皿仪器、化学药品、仪器设备、精密光电仪器等,因此,应采取大面积检测室和小型仪器室的布局,既方便管理,又能缩短工作人员往返仪器室的路程。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最繁重的检测工作量,所以将其放置在靠近实验室入口通道的位置,以减少待检测样品的物流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高污染的 HIV检测、传染病检测和微生物检测应该集中在检验室的末端,与实验室、医生办公室等相对清洁的场所分开,由于污染严重,必须在功能房内增设过流室、传递窗和专门的清洗和消毒室,以达到清洁和安全的目的。

二、数字信息化促进流程效率的提高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医院信息化为纽带,对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了合理的精简和整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使其更加流畅、连贯,以适应病人的需要。所以,要合理地安排病人的就诊流程,降低病人在医院的等待时间,以达到改善整体医疗质量的目的水平。

(一)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

由于不同的检查要求,不可能同时进行多项检查,所以,集中预约既可以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也可以省去病人来回跑医院的时间。同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查需求,合理地安排检查的顺序和时间,从而减少因病人对检查项目的不熟悉而造成的误诊,从而达到“病人至上”的目的。

(二)使人流有序化

建筑空间结构的紧凑、合理,对人流的物理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一个完备的数码信息管理系统在有效地进行协调和分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病人就医过程中,人流是造成有形物品空间改变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信息流动则能降低交通流的变动,从而提高交通流的利用率。预约制度是医院的首要工作,它严格按照病人的就诊人数来安排病人的数量,以防止病人拥挤,并帮助病人合理安排就诊时间。该系统利用电子叫号和显示屏,实现了排队和二次候诊通道内的病人有序流动,减少了病人的吵闹和混乱,提高了就医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对医院建筑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那么首先我们必须要对各个医疗体系的功能和工作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从而实现医疗流程与建筑布局的统一,进而满足医疗流程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五、参考文献

[1]于冬.医院管理学医院建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伯仁.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山西建筑,2021,47(11):25-27.

[3]杨宝.感染控制视野下的医疗建筑设计再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20(03):53-57.

[4]胡霞,侯惠荣,孙红兵.论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的统一[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11(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