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4

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策略研究

景婷婷

(辽宁科技大学)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从地方层面看,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打造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京体办字〔2017〕15 号)中提出,到2020年将北京初步建成“一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而上海也在 2015 年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26 号)中明确提出了将在 2025 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而在 2020年10月17日制定的《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中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秦丽闻、邱硕立结合成都发展战略及今年体育赛事发展状况对成都赛事名城的建设原因、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赛事数量、种类多,但缺乏整体规划、赛事运营体系不完善,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等。

常任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西安市体育赛事发展进行机遇、问题与发展路径三方面的分析,认为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名片,具有展示城市文化、拉动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价值。“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深入推进实施带来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扩大,是西安市发展体育赛事的良好机遇;但是体育赛事基础薄弱、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不够成熟,体育赛事与 “一带一路”价值融合不够等问题也需要正视和解决。

吴迪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时代,在传媒的作用下,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高质量传播载体,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探究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背景下提升城市形象的路径。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作为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重塑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再生转型的重要手段,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体育城市建设的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全球体育名城形成的动因方面,刘东锋在《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演进、特征与路径》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范围城市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城市营销(City marketing orPlace marketing)开始大行其道,随着城市与体育两者自身的不断演变,体育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展与显现,使得体育与城市的互动融合日趋深入和紧密,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王成、张鸿雁以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谢菲尔德为分析个案,分析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的背景、动力、举措和成因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传统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低迷和经济衰败的社会背景,英国城市为寻求转型契机,落脚体育为城市发展动因,谋求经济再生和城市复兴。

(2)世界公认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举办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次性国际重大赛事的数量与频次居于世界前列;在一次性的国际顶级单项赛事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世界体育名城还积极主办包括足球、田径、高尔夫、橄榄球等在内的一些受众广泛、商业价值大、媒体关注度高的运动项目的国际最高级别赛事;第三、世界体育名城往往还拥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固定举办的国际顶级品牌赛事;第四、职业体育高度发 达,大多国际顶级职业联赛的主办城市,且往往拥有国际知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3)世界体育名城采取的实践措施方面,Leo Eric Alexander 对欧洲一些城市的城市背景、城市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这五个城市通过举办许多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大赛经验,与此同时,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信息不断得到交流和更新,通过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打造了具有自身优势的城市区域群体,资源配置方面更加合理,形成了规模发展。

2.本课题对鞍山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1理论意义

国内体育名城发展时间不长,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也集中在发达城市,关于像鞍山这样的三线城市,如何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因此,关于如何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动因、现实困境、实现路径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通过本研究,可从理论上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有助于加强对体育赛事之城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与体育赛事之城相关的理论体系。

2.2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城市的管理者必须要学会营销自己的城市,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体育名城发展较快,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城市存在许多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这些问题都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规避这些问题,发挥长处,使鞍山市在打造体育赛事之城中更具竞争优势。为具有鞍山特色体育赛事城市的创新提供方向。所有体育赛事城市都会受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后续鞍山如何因地制宜的打造体育赛事城市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3.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预期目标

3.1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如下图)

3.2主要研究内容

3.2.1理论层

主要介绍体育赛事之城的内涵、体育赛事对体育赛事之城的城市发展、城市影响力、城市软实力、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综合影响。

3.2.2实践层

3.2.2.1主要从建设体育赛事之城的优势条件和现有基础两方面对鞍山市的基本概况进行调查分析。

3.2.2.2分析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名城建设的发展概况和经验。

3.2.2.3分析鞍山市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现实困境和建设不足,主要从鞍山市赛事数量、整体规划、办赛效果、赛事运营体系、城市的赛事氛围、体育赛事本土化等方面分析。

3.2.2.4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路径选择,根据城市风格、旅游资源等对鞍山体育赛事之城准确定位,制定长远规划方案;发掘城市文化,打造鞍山特色;引进人才及企业,完善赛事体系。

3.2.3保障层

对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提出对策和建议。

3.3预期目标

目前世界上有伦敦、纽约、洛杉矶、东京等众多体育著名城市,国内有上海、北京、成都、哈尔滨等体育名城,当今城市的竞争愈演愈烈,会有更多的城市努力打造一流体育之城。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潮流背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鞍山市构建著名体育城市的运行过程中,对其构建的内涵与动机进行解析,依次对鞍山市构建著名体育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背景结合相应的优势、劣势、机遇、困境进行战略分析,组合得出优化路径,以期为鞍山市构建体育赛事之城增添动力,从而达到城市与赛事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4.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结合鞍山发展战略及近年体育赛事发展状况对鞍山赛事之城的建设原因、现有基础及现实困境进行研究,借鉴国内外赛事名城的发展经验,思考未来走向,基于此制定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路径,提出具有鞍山特色的体育赛事之城建设建议。

4.2研究方法

4.2.1文献资料法

广泛学习和阅读了有关城市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著作,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与互联网,以“体育城市”、“赛事名城”、“体育名城”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另通过谷歌搜索引擎输入“famous sports cities”搜索国外有关体育赛事之城文献。笔者共查阅了358多篇文献资料,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通过借鉴、吸收和利用前人己有的理论成果,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4.2.2 专家访谈法

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走访鞍山市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相关赞助商、教授、裁判、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获得关于大型体育赛事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4.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统计学问卷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鞍山市体育赛事现有基础进行问卷设计,向专家、政府部门人员、体育赛事赞助商、裁判等发放问卷找出鞍山市建设体育赛事之城的现实困境,并向专家请教鞍山体育赛事之城建设的建议与对策,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2.4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与问卷统计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撰写鞍山打造体育赛事支撑策略研究的相关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

5.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5.1研究重点

5.1.1鞍山打造体育赛事之城的现有基础调查,科学地分析现有基础对鞍山建设体育赛事之城优势、劣势,为科学地打造体育赛事之城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5.1.2借鉴国内外体育赛事之城的发展经验,结合从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及访谈,提炼总结出适合鞍山建设体育赛事之城的观点和见解。

5.1.3根据城市文化、城市风格、旅游资源等对鞍山体育赛事之城准确定位,制定长远规划方案。

5.2研究难点

本课题拟突破的难点问题主要是,如何对鞍山构建体育赛事之城已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基础上结合相应的优势、劣势、机遇、困境进行战略分析,有针对性的组合得出优化路径,如何提出具体、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5.3主要特点

本课题从理论、实践、保障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并相辅相成,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体育赛事之城的理论框架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为实践及保障对策奠定科学地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层面的研究也会作用于理论,通过分析鞍山建设体育赛事之城的基本概况、现实困境等对理论起到验证与应用的作用,并推动体育赛事之城理论体系研究的创新。为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协调,在相关部门及政府政策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及建议,保障鞍山建设体育赛事之城体系可持续发展。

5.4创新点

5.4.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从《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京体办字〔2017〕15 号)中提出,到2020年将北京初步建成“一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到上海2015 年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26 号)中明确提出了将在 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再到成都、哈尔滨、大连等城市也纷纷提出打造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战略,可见打造体育赛事之城是未来发展趋势,课题选题新颖。

5.4.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以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背景,采用比较借鉴、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多层面展开课题研究。

5.4.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主要从鞍山市赛事数量、整体规划、办赛效果、赛事运营体系、城市的赛事氛围、体育赛事本土化等方面分析,发掘本土文化,打造鞍山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赵剑缘.以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助力成都突围发展[J].先锋,2019(9):42-44.

[2]魏铭泽,袁雷.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促进分析——以奥运会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9(5):18-22.

[3]谢洪伟.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Andrew Smith.Reimaging the city:the value of sport initiativ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1):217-236.

[5]范锐平.坚持谋赛与谋城相结合高标准打造世界赛事名城[J].先锋,2019(9):4-9.

[6]宋忠良,陈华伟.广州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机遇与发展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4):1-6.

[7]黄卓.伦敦体育文化中心城市建设“三步走”战略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3):23-28.

[8]徐月红.论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8):1-6

[9]陈伟.我国城市体育研究综述[J].滁州学院学报,2013,15(02):97-99

[10] 刘东锋.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03):207-213.

[11]李先雄,李艳翎.国际化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7):38-43

[12]黄海燕.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 若干思考[J].体育科研,2016,37(04):11-13.

[13]THE AELTC.Facts and figures about the championships[EB /OL].[2017-12-24].http: / /www.wimbledon.com /en_GB /atoz /faq_and_facts_and_figures. html

[14]SARAH EBNER. History and time are key to power offootball,says premier league chief[EB /OL].[2013-7-2/2017-12-24]. http: / /www. thetimes. co. uk /tto /public /ceo - summit /article3804923. ece

[15]LONDON SPORT. London sport insight portal[EB /OL].[2017-12-27].https: / /data.londonsport.org /

[16]王跃,陈林华.国际体育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兼论上海策略[J].体育科研,2013,34(3):71-75.

[17]李君如.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17-11-16(07).

[18]王宏江,倪京帅.都市文化视域下的海派体育文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84-89.

[19]王成.体育城市创建中的德国经验与中国镜鉴[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 2) : 40-50.

[20]肖焕禹,李文川,方立.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研究[J].体育科研,2010,31( 2) : 1-6.

[21]张玉超.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75-79.

[22]宋忠良,陈华伟,贺新家.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43(5):173-178.

[23]艾水涚.2025:上海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J].上海人大月刊,2015( 10) :37 -38.

[24]贺蕾,张子翔.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相关研究及策略[J].体育科研,2017,38(3):49-57.

[25]陈万红,鲍军超.文化自觉: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着力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72-75.

[26]姚麟.新媒体时代大连城市形象宣传的传播策略与途径[J].视听,2020(11):192-193.

[27]秦丽雯,邱硕立.对成都建设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191+193.

课题:2022年度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