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王云龙

佳木斯技师学院  黑龙江省  佳木斯  154002 

摘要: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编著的古典小说《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它在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描写了一个神奇的神话世界,塑造了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孙悟空。孙悟空这一神魔形象充满奇幻的色彩,作者赋予了他无所不能的超凡本领。他聪明机智,神通广大;他蔑视皇权和封建等级观念,反抗性极强。他也是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智慧的象征。他向往自由的生活,对黑恶势力的坚决不屈,在取经的路途中虽然历经艰险,但最终修成正果。孙悟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历朝历代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孙悟空  形象 精神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对社会背景的真实反映,《西游记》虽然是一部魔幻小说,但在神魔的故事里,缺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经过神奇的设想、夸大的想象,如针细腻的描写,塑造了三界各路妖魔的形象,这使得取经进程更加困难。《西游记》的人物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就在身边的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留意把特定人物放在浦东的百姓生活中,这使得人物八面的展现其性格特点。五六十年代最有代表的是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西游记》中的人是三性合一的” 《西游记》刻画的主人公:孙悟空——一身正气、法术高强,是各路神仙妖魔都有给三分薄面的齐天大圣。行者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一个小错误不断,大错误不犯的“人”的形象,显然悟空这个多维度构建出来的人物形象,这与《三国志演义》中的帝王将相《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相比,更具备“人”的特点,可爱可亲却不可憎,这是古典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赤诚、守信,服从团队的精神

1.衷心护主的精神

取经路上,孙悟空不仅要不顾自身的生死去降妖除魔,保护唐僧等人西行,而且还要头戴紧箍咒忍受师傅的责罚。可是他却一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在第二十七回中,唐僧不辩妖精,气徒儿枉伤人命,念起了紧箍咒,悟空疼痛难忍,求师傅“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却道,出家人本应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翠灯,可悟空却步步行凶。悟空回答:“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做骂名。”悟空的这一席话,既说服了唐僧,也让读者看到了他的识大体,他的衷心与忠诚。

2.果敢乐观的精神

小说中,孙悟空遵守乐观原则与道德原则是显而易见的。他虽然受如来和玉皇大帝多次规训和惩罚,但是仍然不计前嫌,乐观前行。五行山是以孙悟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在以如来和玉帝为代表社会秩序和契约面前的被压制和失败。唐三藏在拯救悟空的过程中完成了他和悟空类似亲戚朋友关系的构建,这一关系建立的同时也完成了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制约。用紧箍咒制约悟空,是对他违反这一社会秩序的惩罚。孙悟空在一个满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和尚制约下完成取经,取经过程中他的野性全被磨掉。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孙捂空不再是那个一个跟头翻到凌宵宝殿的孙悟空了。可见取经过程就是对如来佛的那套世俗伦理的认同过程。在孙悟空勇敢和叛逆的行动里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他那坚定的意志和见义勇为的果敢行动以及忠于事业的诚挚坦荡的胸怀,都充分地体现了孙悟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热情。

    二、不畏艰险,不畏邪恶,追求人格尊严与平等

    1.叛逆大胆。孙悟空大闹天宫、打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平日里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宫等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孙悟空是一个反抗权威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抗性很强的人物。这一点在前七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孙悟空为求得“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又大闹了冥府,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渴望自由,不畏强暴的叛逆精神这种精神。

    2.不向恶势力低头,同情受苦的劳动人民。西行途中的妖魔是代表着一些危害人民、无恶不作的封建黑暗势力,现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为“敢于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妖魔’”。这些说法,实在非常牵强。实际上,《西游记》里的妖魔与仙佛一样,是拥有法力的,是“神”里面的蛀虫,不但不为民谋福利,而且大肆搜刮剥削。

孙悟空,对付这些向黑暗势力从来都不手软,不管头上的紧箍咒又多疼,他仍是义无返顾地降妖除魔。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铲锄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并顶礼膜拜。

    三、聪明机智,才能卓著,追求生命的自由

1.善恶分明,去伪存真

孙悟空痛恨所有的妖魔鬼怪,对苦难善良的百姓有着深厚的情感。“专秉忠良之心,铲除人间不平之事”是其真是写照。他宁肯忍着紧箍咒带来的巨大痛苦也要铲除兴风作浪的妖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便是体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路过白虎岭,遇到了想吃唐僧肉的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想尽办法,使尽伎俩,先后变成村姑、妇人、老父骗取唐僧信任,却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并被孙悟空把她的假身村姑、妇人统统打死。可是孙悟空的师傅唐僧却人妖不辨,严厉责罚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人命,违反佛门戒律。当孙悟空第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假身白发老公公时,唐僧忍无可忍,将孙悟空赶走。但最后还是孙悟空历经艰难打败白骨精救了师父。在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对比鲜明。唐僧善恶不明,好坏不分,孙悟空却能辩真别假,识魔分怪,爱僧分明,对残害人民的妖魔务必除尽,对被残害者一定要彻底救助,绝不袖手旁观,哪怕受尽委屈。

在取经路上,他克服重重阻碍,保护唐僧顺利通行,取得真经。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民除害,扫荡妖魔,明辨邪正。过火焰山时,孙悟空不为艰险克服阻碍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芭蕉扇扇灭火焰山,保证了唐僧的通行。同时他还特意连扇七七四十九扇,断绝了火种,使风调雨顺,为普通百姓谋利,这就是这个形象博得广大读者喜爱和赞美的重要原因。

2.不辞辛苦,勤奋好学

提起《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他喜欢自由自在,但是他却在欢喜之时,宁愿历尽艰辛万苦,只身一人登界游方,去学个长生不老方,单就其志。他一路不论是降妖除魔还是乐观逍遥,都在一直忠心护主,为民除害,终于功德圆满。他身上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他对神佛保持率性而为的一贯作风,无不体现一种正义的力量,反映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心。整个情节都表现了他的率性而为的特征。孙悟空这样不断为自身的自由和喜好做着许多值得争议的事情,形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的奋斗历程。而这个历程也让这曾闹得天宫人仰马翻的人物俯首贴耳地。其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事扎根于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幽默等品格,无疑反映了中华民族性格中的精华

孙悟空纵横多年,但技能极高,善于打斗。在《西游记》中,悟空身上那些优秀值得人学习探究的地方被掩藏了,而对他顽劣、神性的一面又无限的放大了。他能纳别人的谏,取别人的意,思别人的计,谋别人的智,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战斗英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其在形象创造及描写手法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四川美术出版.2013 年。

[2] 谭邦和.《明清小说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年。

[3]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4] 朱一玄.《中国古典悲剧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

[5]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