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油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绵竹油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付明全

绵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四川 绵竹  618200

摘要: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大部分南方居民主要食用菜籽油,也是绵竹市小春生产的重要经济作物,它不仅解决了城乡人民食用油需要,还能提供优质蛋白饲料原料和有机肥;更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好产业。油菜的综合效能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

关键词:油菜 产业 问题 对策

二十一世纪以来,绵竹市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单产降低。针对此问题,深入镇村、街道社区和农户,开展走访调研,形成绵竹油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绵竹油菜产业发展史

1985年绵竹油菜菌核病大流行,全县15.6万亩油菜,发生严重菌核病,受灾后单产由上年的143下降到87,减39.16%,发病最严重的拱星乡,0.56万亩油菜基本绝收,引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由政府分管农业领导带队,农业科技人员参与组成考察组,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学习取经,寻求解决油菜菌核病发生问题,找到防治菌核病的方法和措施。经考察,得到了中油所的大力支持,派出了负责种子、栽培、植保等方面的油菜高级专家,到绵竹调研,寻求解决办法,与绵竹开展油菜技术有偿咨询服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油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分管副县长牵头,由农业部门技术骨干和中油所专家组成技术攻关组,负责油菜品种引进、育苗、移栽、施肥、防病治虫、管理、收获、收储等技术工作。引进中油所育成的高产、抗倒伏、抗菌核病“品系821”试种、示范、推广同步进行(后定名为”中油821”)获得成功,中油所还委派油菜技术人员到绵竹驻点,同绵竹油菜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开展试验、示范,解决油菜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在86—96年十年中,绵竹油菜面积达16—18万亩,亩产均在150以上,其中1992年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8.45万亩,也是单产最高年份,实际亩产156,总产2.87万吨。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油菜生产中的宝贵经验,做出了显著成绩,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中油821栽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80—90年代,无疑以油菜为主体的经济作物,促进了农民增收,其指导思想,发展方向,走的路子无疑是正确的。

二、绵竹油菜产业现状

(一)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现状

四川省2020年冬油菜播面1900万亩,占全国油菜播面的22%,2021年油菜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总产量315.4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德阳市2020年油菜面积110万亩以上,产量15.5万吨,绵竹市是德阳市的油菜高产区,种植面积7.71万亩,单产165,2021年种植油菜8.71万亩,单产178,比上年增加13,增产7.3%。2021年3月21—22日,中油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一行来绵竹调研油菜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绵竹依然是成都平原油菜高产区,今后一段时期,绵竹发展油菜产业,应走“双低、双高、双抗”的路子,着力打造四川省的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为四川打造“天府菜油”作出绵竹的贡献。

(二)油菜生产现状

1、油菜面积逐步恢复增加。通过“天府菜油”项目补贴政策落实,除专业大户集中成片增加种植油菜面积外,广大农户充分利用冬闲空田和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种植小面积油菜,以补充自食需要。在调查中,仍有部分农户采取耕地轮作方式,隔年小麦田换种油菜,从而增加了油菜种植面积。2021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8.71万亩,平均单产178,亩产值1068—1140元,但和我市1992年油菜种植面积18.45万亩还有很大差距。

2、品种更新、机械化程度提高。基本构建起了以优质油菜为主推品种的体系,淘汰了低产、低出油率、易倒伏、易感病的老品种,推广了品质优、抗倒、耐密、抗病的优良种,如富新镇绵远集镇社区和剑南街道五星村农户选择是“重油3号,中油676,德新油59,德油9号,龙庭100,川油41,德邡油2号”等优良品种;推广全程机械化,重点突出以两段机收为核心的机械化高效模式,全市今年油菜机收面积达到70%。富新镇绵远集镇社区5个大户,承包耕地3008亩,户平600亩,共种植油菜903亩,占承包地的30.02%,从耕地、播种、施肥、防治病虫和收获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较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3、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一是通过集中成片全程机械化减少投劳投工费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二是利用油菜发展项目的实施,带动油菜生产发展,提高生产综合效益。如近两年,我市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的“天府菜油优质原料基地”项目,集中成片种植,搭建观景台,利用3月下旬和4上旬油菜花盛开季节吸引游客,开展乡村旅游活动,观花赏景,游人怡情满怀,活跃了餐饮业农家乐,增加了综合经济效益。

4、土壤酸化,根肿病严重。 地壤普遍偏酸,在油菜育苗和大田生长期间油菜根肿病发生严重,死苗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同时菌核病仍是制约我市油菜生产的重要因素。

三、绵竹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自2000年后随着油菜收购政策取消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市同全国一样,油菜面积产量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油菜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主要是单位面积比较效益低。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如何保障农业基本产业发展的平稳过度十分重要,探寻油菜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深入分析油菜产业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尤为紧迫。

(一)政策因素的影响。油菜籽收购政策的取消,农民种植油菜的比较收益也不断降低,种植油菜意愿下降,2015年以来新的油菜政策替换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后,由于中央财政的补贴减少,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地方政府的收储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停止实施,让习惯了收获后马上出售油菜籽的农民一时无法适应,打击了种油菜的积极性。

(二)当家品种不突出。从全国来看,一是油菜种子市场呈现多乱杂的混乱局面突出;二是油菜的品种同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主流油菜种子存在产量低,出油率不高、不适应机械化种、收等问题。从调查富新镇和剑南街道油菜种植大户看,除中油系列品种含油率39%外,川油、德油和重油等系列品种37%—38%,都低于发达国家油菜籽含油率。

(三)进口油菜籽冲击制约了油菜生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通报,2020年我国进口油菜籽高达275.59万吨,进口额约为1.2亿美元。2009年我国取消油菜籽进口配额限制以后,油菜籽及其制品(进口菜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对国内油菜籽产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冲击,由于进口油菜籽加工效益高于国产油菜籽,制约了国内油菜生产发展,使得主产区如长江流域大型油菜籽加工企业陷入困境,不仅对油菜籽加工产业体系整体不利,而且对县域油菜籽微型企业加工生产菜油也受到很大影响。

(四)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从今年大面油菜生产调查看,全市机械化水平58.6%,比小麦机械化水平低31.79个百分点,其中油菜种植环节仍然是人工育苗移栽,收获环节人工收割、晾翻晒打,采用机械直播、施肥、防病治虫、收获、烘干全程机械化仅占14%,且主要是油菜生产大户。

(五)土壤酸化、菌核病影响油菜生产。由于长期不重视耕地质量保护,长期施用单一化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酸化较重,据检测我市个别田块ph值在4-5.5之间,油菜根肿病发生严重无法种植油菜。菌核病发生严重也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力,发生菌核病的田块高达70%以上,发病率达10-20%左右。

(六)比较效益低。种植油菜与种植小麦比较,种植油菜用工多、管理复杂、产出少、效益低。2021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8.71万亩,平均单产178,亩产值1068—1140元(收价6—6.4元/)纯利润101—173元。富新镇绵远集镇社区和剑南街道五星村油菜种植大户产成本调查如下:种子18元,肥料100元,农药12元,水费7元,机收80元,亩5个用工400元,承包费350元,合计967元(个户种植油菜还可少350元承包费)。

四、油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油菜依然是我市重要经济作物,在小春生产中面积仅次于小麦,总产较高,是人民群众食用的主要植物油源,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好产业,必须重视发展。

(一)油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十四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市埸需求,发挥市内区域优势,以恢复面积、增加效益为中心。把重点放在主攻单产和调整种植模式上,以大力推广“双低、双高、双抗”油菜品种为核心,着力培育形成我市在省里的油菜优势区域。

(二)油菜产业目标任务。从2020年开始实施“天府菜油优质原料基地”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两个项目,每年项目经费300万元,三年合计(2020—2022年)项目经费900万元,每年按项目要求扩大油菜面积1万亩,三年扩大3万亩的目标,并以项目为抓手,在剑南街道五星村建立一个油菜高产万亩示范片,目标产量力争突破200大关,在示范片中开展油菜高产创建创新活动,辐射带动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平均单产增加2—3%。

(三)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尽管油菜生产成本较高,但油菜产业发展,却不仅仅只在其直接产品方面,多功能综合利用是新时期油菜产业的主要特征。其关键措施是:

1.推行“菜—油”两用栽培、增加效益。推广“菜-油”两用油菜栽培技术,油菜苔作为冬季时令蔬菜正被人们广为接受,选用多分枝品种,提早播种,采取油菜“秋发”栽培技术,提早抽苔,摘苔2-3次作蔬菜,亩产200—300,增加收入400—600元;摘苔后追施一次肥料,使腋芽迅速膨胀,形成更多分枝,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

2.油菜种植与观光农业结合。在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时集中成片规划种植油菜,以利于花期观赏,拓展油菜产业外延,增加油菜产业的效益。近年什邡、广汉等市种植五色花油菜,拓展旅游业,收到良好效果。2020年开始,我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和“天府菜油”项目,在剑南街道柏杨村、五星村沿月季大道集中成片种植油菜,搭建了永久性油菜花观景台,结合我市人文资源,举办油菜花节乡村旅游活动,活跃农家乐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与油菜相关的产业链,实现产业效益以及农户收入最大化。

3.选择“双低、双高、双抗”新品种。选择双低、高产、高油、抗倒、抗病、株型适中的优良品种,如中油杂501、德油9号、庆油3号、川油41等品种。解决产业发展中效益不高、两病严重的问题。

4.大力推广直播油菜,提高合理密植水平。选择适应全程机械化的油菜品种(耐高密度、角荚层集中),亩植2-3万株左右,达到以密补肥、以密补稀、以密控草、以密适机、以密增产的效果。

5.推行油菜产业发展全程机械化。包括大田耕整、播种、施肥、病虫防治、除草、收获、烘干、桔杆还田等全程机械化,重点突出,以机播、打农药、两段机收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高效技术,减少油菜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结:在绵竹要使油菜产业稳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应该做到:1、种得下,能成活。一是养护好土壤,改善土壤的酸性,提高PH值,减少根肿病发生;二是选好品种,选择抗倒伏、抗菌核病、抗根肿病、适应机播机收的品种。2、抓管理,增单产。一是推广油菜种植管理全程机械化,采用机播提高种植密度;二是抓好以菌核病、蚜虫等为主的病虫害管理,利用好无人机喷药防治。3、扩外延,增效益。一是推广“菜-油”种植模式,通过适当提早播种和加强肥水管理,在基本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收获2-3次菜台;二是推广“旅-油”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油菜花搞好乡村旅游增加种植油菜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