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安全精益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大修安全精益化管理

韩奎元

凯利核服大连分公司      辽宁大连   116319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主要根据大修检修项目、作业环境、工作人群及经验反馈等特点,进一步强化和指导安全责任落实、大修安全管理组织与运作、各阶段安全工作任务与重点、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交流、沟通渠道及机制、高风险项目、高风险人群管理、新人管理、人员状态管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等,不断提高大修安全管理,保障大修安全、顺利进行。主要适用大修期间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目标与规定

v 不发生损伤工时(轻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v 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v 不发生放射源丢失事件;

v 不发生人员内污染事件;

另外,在作业过程中,控制未遂、红线事件和异常事件的发生。大修前制定大修安全管理指标,一般包括集体剂量、体表污染事件、体内污染事件、人因地面污染事件、损失工时事故、限制工时事故、医护处置事件、急救箱处置事件、工业安全重大未遂、工业安全一般未遂、零级及以上火险事件等.

1、大修安全网络运作

大修期间,管理巡视带领人为各部门负责人,按照管理巡视计划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巡视内容可以分为四类:员工技能和行为、工作环境、工作活动和工作流程。通过各级安全会议进行传达,目的是精细化运作安全网络,实现安全提醒“一步到位”,对安全网络运作进行“传帮带”。

2、人员状态管控

严禁带病上岗,严禁有作业禁忌症的从事相关作业,严禁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有下列禁忌症的禁止高处作业:高血压;恐高症;癫痫;脑卒中后遗症;器

质性心脏病或各种律失常;有精神病;三年内不明原因晕倒史。

有下列禁忌症的禁止有限空间作业:红绿色盲; 2 级及以上高血压。

不宜安排有易突发疾病史人员在生产一线工作,特别是中度以 上劳动作业。

充分评估男性年龄≥ 45 岁、女性年龄≥ 40 岁的人员从事一线工作的能力,还应在每次大修开始前对“人员身体状态自查报告”开展人员身体状态自查,并形成报告自行存档,开工前还用使用职业安全评估卡,再次检查、验证人员状态。常见易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针对 45 岁以上,肥胖、有高血压、低血糖病史等人员,各项目应督促其每天测量血压。安全管理组安排不定期抽查。

班组每次作业工前会进行人员精神、身体状态确认,对于状态不佳的安排轮

换休息。工作负责人工前应核实工作班组成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身体明显不适、近日内生病,睡眠不足、未进早餐等)。 安全人员参加工前会、班前会, 并检查人员状态。应对参与大修人员的身体状态的情况,在每日安全会上进行通报。

安全组不定期抽查班前会、工前会人员状态管理落实情况,检查情况在大修

安全管理网络例会上通报。高温环境作业应防止人员中暑,患有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常见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溃疡病,明显的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肤疾病,如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大片皮肤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等),禁止进行高温作业。

3、风险管理与事故预防

应对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并确保在作业中得到有效落实。

应建立大修作业活动的动态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交底制度。工 作负责人在工作前须向工作班全体成员告知危险点,督促、监护工作班组成员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4、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应积极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消除、整改,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开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管理巡视等。

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应建立安全事故(事件)和违章记录台账,不定期进行分析,并就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发生事故事件后要立即向安全管理组通报,不得瞒报、漏报、谎报和迟报。

特殊作业环境

夏季应关注高温环境作业。

禁止有高温职业禁忌证人员参加高温作业。

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如头昏、头痛、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多

汗、动作不协调等情况时,应该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现场,到通风良好的阴凉

处安静休息,敞开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 处理。用冷毛巾湿敷患者,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室外高处作业时,做好防滑措施,禁止六级以上大风天气进行屋外高处作业;

做好室外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定期检查临时用电线路安全;

从严管控厂房可燃物存放,现场作业使用可燃物必须做到工完场净,降低现场的火灾负荷。

三、高风险作业以及人群的管理

1、高风险作业识别

按照程序管理要求,按照作业的即时风险高低及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性识别高风险作业。

2、高风险作业设点/释放与过程管控

工作负责人执行,高风险作业工作包封面加盖高风险一/二/三级高风险作业识别章。

3、高风险作业过程控制

高风险作业专项安全员必须参加高风险作业工前会,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准备及落实情况。高风险作业控制点释放人须参加高风险作业工前会,安全监督组对高风险作业工前会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根据作业风险分类等级不同,应分别设安全控制点控制,各级管理人员严格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分级管控高风险作业活动,并在现场释放安全控制条件。高风险作业前必须通知专项安全员开展现场作业前安全检查。

高风险人群安全管理

1) 新人梳理

对新人管理措施主要有:

新人培训考核制度、新人对口人负责制度、对新人的管理,召开工前会时,进行分级管理,参加工前会,检查工前会有效性。工前会上应明确新人今日工作职责,避免超范围作业。

过程监督,在大修前关注新人从事的项目,制定监督/巡检计划,并在大修期间对现场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反馈纠偏。

四、防疫管理

做好疫情应对及处置的同时保障生产的安全和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参修人员的健康。落实大修期间人员健康状态监测要求:

工前确认: 每日班前会上需要确认人员身体健康状态,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在工前会上需要再次评估工作组成员身体健康状态,并在工前会检查单上签字确认;

过程管控: 工作过程中负责人每小时须询问班组成员身体健康状态,安全员连续监督检查各作业班组人员状态检查落实情况,每日管理巡视必须涵盖人员健康状态检查,身体检测有异常及时停工休息,严重时及时就医;

完工评估:完工评估:每日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本部门人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本部门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确认,并对未来员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确认,并对未来24小时大修现场工作进行人员小时大修现场工作进行人员状态评估,重点关注基础疾病人员、阳康人员、夜班人员(白天应状态评估,重点关注基础疾病人员、阳康人员、夜班人员(白天应充分休息)、高龄人员(充分休息)、高龄人员(55岁及以上)工作分派,关注部门人员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