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

缪思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本文旨在信息化的视域下把握智能化战争的特点规律,革新国防教育理念、模式、组织管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问题,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高校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推动训练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满足国防需求的综合军事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军事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全民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同时要求: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军事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从1955年的首次试点到今天,我国普通高校军训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面对由工业化时代全面向信息化乃至智能化时代迅猛演进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进程和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军事训练,无论是内容、模式还是组织管理,很明显已经严重滞后于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要求,亟待改变。对高校军事训练现状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统一,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加上各高校军训执行机构各异,导致执行上混乱;二是承训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所有高校军训需求;三是军训加重各单位经济负担,导致保障困难;四是训练手段老旧,内容单调,训练效果不理想。在高校军训改革对策方面,多数指向宏观层面,例如:严格落实政策法规,规范机构设置;加强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健全师资队伍;科学合理统筹各类资源,保障军事训练顺利开展;强化军地共建;等。

实际上,透过高校军事训练现状的表象来看,传统的宏观对策并不能突破瓶颈彻底解决军事训练中的现实问题,亟须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分析,进而系统、具体地解决问题。

二、信息时代高校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

1.训练理念革新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重点更多是放在使学生了解、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论层面,而对于实践方面的军事训练,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则多是停留在一些单调的军事基础训练上,因此,相当多数量的学生一提到军事训练,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的场景就是走队列、唱红歌、叠“豆腐块”,这也是大多数高校军事训练情况的真实写照,滞后的军事训练与时代的发展、国防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内容简单、方法手段老旧的表象之下,透露出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问题。许多高校对军事训练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出现部分高校把大学生的军事训练仅仅视为一项“学前教育”的情况——在举行开学典礼的同时,就意味着学生的军事训练已经完成。

究其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组训力量不足、训练条件受限、训练经费不足、不愿意承担训练风险等等。但总的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主观上的观念问题——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军事训练,革新训练理念。事实上,针对近年来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中国防教育功能不断弱化的问题和趋势,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部门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推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创新发展”。

广泛关注、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在高校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做法,对于我们拓宽视野、革新理念是大有裨益的。例如: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非军事院校开办后备军官训练团,以此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高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地方大专院校设有大约600多个各类训练团,由美国国防部统一领导,后备军官训练团成员在校期间共需接受400~500小时的军事训练。俄罗斯则于2020年由普京签发了《关于组织俄联邦公民接受国防基础教育和兵役训练条例》,规定由俄罗斯国防部和教育部统一组织中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让中学生具备初级军事素养,熟悉军队生活,为应征入伍而在身体和精神上做准备。到了大学阶段,地方院校设有军事教研室,并且在个别院校设有军事系,大学生军训科目几乎接近现役军队的标准,以此来培养合格的国防人才。

通过考察国外军事强国的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情可以看到,这些国家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军事训练,他们的军事训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经常性,同时有更高的训练标准要求。

2.训练手段革新

随着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及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智能化战争正在向我们走来。掌握军队装备发展大方向,关注军队军事训练的理念革新、模式变化以及新技术手段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借鉴其中有益的宝贵经验,是使我们高校学生军事训练跟随智能化战争的步伐,适应国防需求的一条正确路径。

近年来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在全面信息化铺开的基础上,正在向智能化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防部网站2019年2月公布的《2018年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摘要——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安全与繁荣》阐述了美国防部加快采用人工智能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美联合人工智能中心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扩展到空军、海军和陆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等也都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研究等。从美国国家层面的国防战略,到国防部的人工智能战略,再到陆海空军的科技战略,都旨在使美军在激烈的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正积极将人工智能纳入其军事行动。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在加速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进程。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显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地渗入到军事领域,未来的武器装备和策略都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未来战争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无人系统,二是智能化监侦、情报,三是智能化战场态势感知。

三、结语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有效、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国防素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作为教育者,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高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方位地对传统的大学生军事训练进行革新,使之与时代相适应,与国防需求相适应。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军事训练的革新路径问题,提出以“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手段”为主线自上而下成体系地来开展工作,并提出一个适合高校军事训练的综合训练系统的通用框架,为改革的具体、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 沈国俊,范晓强.新大纲背景下普通高校军训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2,20(2):171-176.

[2] 陈燕.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我国大学生军训研究现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9(3):22-30.

[3] 曹露晨.大学生军训教育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00后”大学新生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17-19.

作者简介:姓名:缪思伟,电话:15711971683,籍贯:广东深圳,出生年月:2000年11月1日,专业:军事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