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野下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师角色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家园共育视野下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师角色定位

吴春艳 ,李晨

洛南县第四幼儿园  陕西 洛南 726100

摘要:在诸多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中,阅读活动是广大幼儿参与度最高的阅读之一。为了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幼儿获得最大收获,教师要适时开展对阅读活动的监督、监控和指导。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为他们积累阅读经验提供帮助,并及时纠正发音。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阅读活动指导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导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早期阅读;教师角色

引言:在学前教育中,早期阅读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推广,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开拓幼儿的眼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早期阅读活动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需要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的指导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的质量。本文就家园共育视野下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展开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早期阅读活动质量。

一、家园共育下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分析

1、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受到了幼儿园、家长还有社会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且彼此互相渗透和联系。幼儿的特点决定了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占据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可以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家庭和幼儿园必须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能够形成一种合理。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了家庭本身就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公平性,要能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庭是幼儿第一生活环境,也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则是幼儿第一所学校,是幼儿开始系统教育的场所,所以两者的融合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力量。而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家园共育能够让幼儿从家庭和幼儿园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结合,使得幼儿在家中和和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保持一致,这样能够有效的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确保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有效的合作,提升早期阅读活动的质量。

2、家园共育的早期阅读教育价值

目前很多幼儿家长对于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在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甚至很多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更多的是一种识字教学。另外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很多时候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方式指导幼儿阅读,那么幼儿园和家长的指导出现了不一致,使得幼儿对于阅读活动认知存在着误区。另外很多的幼儿园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注重园内的阅读活动,这样的分离不利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情况下家长和幼儿园必须要合作,能够在对幼儿的教育理念上面达成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更有效的完成幼儿早期阅读目标,改变以往家园分离的模式。家园共育需要幼儿园主动和家长保持联系,互相尊重理解,长久的沟通,结合幼儿的特点开展阅读活动,同时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让教师有效的引导,推动早期阅读活动有效的开展[1]。

二、家园共育视野下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师角色定位

1、阅读环境的营造者

阅读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阅读活动的开展。幼儿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会受到一定的情境的支配,所以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到了阅读材料的合理投放,走廊、墙壁等阅读文化的布置等等。而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其实就是幼儿阅读环境的营造者。在早期阅读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想说并且敢说的环境,注重将阅读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中的阅读环境,都需要保持一致性,能够做到同步。为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够为幼儿创设协调一致的阅读环境,这样才能为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做好充分的铺垫。

2、阅读资源的组织者

幼儿阶段的孩子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形象性阶段,并不能借助汉字进行阅读,需要通过对图画的感知了解阅读的内容,也就是说幼儿的阅读是依靠图画为主的。那么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要给到幼儿良好的阅读材料,幼儿园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在阅读的资源上面并不充分,但是幼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如果可以集合家长的力量,往往可以汇聚大量的阅读素材,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为此在家园共育下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保持和家长密切的联系,能够让自己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并且善于结合家长的力量汇聚更多的阅读资源,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所以在家园共育背景下,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说是阅读素材和资料的组织者。可以有效的挖掘家庭的阅读资源,为幼儿早期的阅读活动提供物质上面的保障,确保幼儿阅读活动可以有效的落实和进一步的开展实施,提升幼儿阅读的效果。

3、早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

早期阅读活动强调了家园共育,那么就需要家长和幼儿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强调家长要带领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通过合作互动完成游戏任务,同时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得幼儿身心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导致早期阅读活动在家庭中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幼儿教师具有着一定的专业性,深刻的了解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一些有效的方法,那么在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能够给到家长必要的支持和有效的指导,比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开家长会或者进行一些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家长充分的认识到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时候注意的事项和亲子阅读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而且教师可以举办家长开放日或者家长信箱,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和家长的联系,能够借助教师有效的引导为亲子阅读提供明确的方向,也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情况给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升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改善亲子阅读的效果,所以早期阅读活动下教师是亲子阅读的有效引导者。

4、家长交流的组织者

在早期亲子阅读活动中,我们应该广泛的开展幼儿园和家长的交流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进一步互相借鉴交流经验,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亲子阅读的效果和质量。目前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为我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可以更好的实现彼此的互动。那么教师便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构建QQ群或者微信群,让家长借助网络手段进行互动沟通,这样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互相借鉴经验,丰富家长指导幼儿进行阅读的手段和方法。另外目前幼儿园基本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能够拓展教育的资源,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家长能有效的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那么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的落实,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中的职责,共同努力,提升该项活动的质量[2]。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1、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于提升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创设温馨的阅读区。幼儿园阅读区的设置务必要遵循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如书架的高度要适中,让幼儿可以随手可触,又如在阅读区摆放沙发、地毯、小书桌等装饰品。第二,打造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幼关系不仅可以使幼儿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情,也可以提升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在这种师幼关系下,教师可以有效指导幼儿进行阅读,幼儿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第三,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如督促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培幼儿一起读书,抑或是让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等。

2、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

通常情况下幼儿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应以图文阅读材料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学习情况选择相应的阅读资料。阅读资料的选择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阅读资料色彩鲜艳;二阅读材料中的故事要有趣;三阅读材料的内容简单易懂;四阅读材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为此在教师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所准备的阅读材料要兼顾以上几个原则,同时也要保证阅读资料丰富多样。例如,将一些自然现象整理成阅读资料供幼儿阅读,又或者引入一些神话故事,抑或是从《格林童话》等幼儿读物中选取一些阅读材料。总之,教师需要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全面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3、挖掘读物的教育价值

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早期阅读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教育价值,提升幼儿语言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幼儿的智力、逻辑思维等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幼儿关注阅读材料中的人物描写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读《鼠小弟去海边》时,可以引导幼儿去体会鼠小弟在海边等待朋友到来的情景,体会他在等待朋友以及和朋友玩耍时的心情,以此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绘本材料中人物的表情神态的变化,并总结故事的发展脉络,进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教育价值可以提升幼儿的阅读体验,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这对培养幼儿自主阅读习惯有积极意义[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早期阅读活动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早期阅读的效果,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教师要积极引导家长掌握必要的阅读指导方法,能够对阅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自身力量的发挥和家长有效的配合,全面的提升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超宇.幼儿园阅读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幸福家庭,2019(13):11.

[2]于兴荣.幼儿园班级阅读区创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孙彩霞.阅读区域活动指导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2016(4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