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想象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激发想象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路径

郑妘娜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莆美双溪口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第一要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进行培养,从诱发兴趣、坚持激励、创造条件、留有空间、依据思维等几个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时对学生展开创造性教育,为培养出一批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想象力;创造力;培养路径

小学音乐创新能力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将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已经有的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的创作过程的机会。

一、诱发兴趣“想”创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激励因素,是学习音乐的必要条件。学生只要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更强。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要有丰富的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强化音乐课程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亲切感、真实感和吸引力[1]。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中的欣赏课《青蛙音乐会》,在导入环节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参加一场音乐会,请大家静静地聆听,你都听到了什么?(播放音乐《青蛙音乐会》)  提示学生静静聆听,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来欣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然后聆听整首乐曲,让学生找出青蛙叫了几次。在黑板上贴出图形谱,让学生了解强弱的节奏变化。通过趣味的图形谱让学生了解乐曲强弱的变化。

二、坚持激励“敢”创造

营造一种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在一种信心十足的状态中进行创作。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灵活地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鼓励学生敢于创造。当学生有创意的想法时,要适时表扬,而当学生有创意的时候教师则要赞赏,鼓励学生。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知识课《声音的长短》,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这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在教学中,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像,让学生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X—、X、XX”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X—、X、XX”,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勇于表达的意识。

三、创造条件“可”创造

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丰富的实物环境包括图像、场景、声音等。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利用幻灯、图片、音响等展示课文的速度训练和音乐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2]。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会进行双向的沟通和反馈,形成了一个循环。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学生,尊重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玩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音乐知识。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中唱歌课《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中可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体会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提醒他们“嘿”搭配的是脚,最后两拍才是手要分开搭配,且可以告诉他们也可以换两个其它部位或方式分开搭配练习。其它地方的小过门也可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改编。“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通过游戏、改编、展示自己的创意,让教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留有空间“能”创造

音乐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通过声音进行沟通的艺术。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板一眼的方式,要激活音乐教室,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音乐表演、音乐剧等,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下,能更深入地体会音乐所要传达的丰富情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故事》里的《共产儿童团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欣赏电影片断《共产儿童团歌》。师可提问:“同学们感觉怎么样?”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大胆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新时代,你开心吗?(开心)。是的,我们的生活是愉快的。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的生活跟我们的可是大不一样,看了下面的短片,你就知道了。(点出小短片)师:看了这个片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请生说说) 师小结:从吃喝穿戴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都比较差,但他们从不抱怨什么,而且还自发地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成了一个个令人敬佩的少年英雄。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能够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接下去的歌唱中可让学生边唱边模仿表演共产儿童团员,并在表演中体会到身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依据思维“懂”创造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理解创造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有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而灵活性是发散思维的核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懂得创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可以根据自身的音乐教学规律,发挥其以情为本、以美感人的独特作用[3]。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而应该让学生回到现实,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例如:户外活动,领着学生在树林中散步,树叶沙沙作响,溪水潺潺,鸟儿们的歌声,都是大自然的一种优美的乐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跟着优美的自然旋律哼起了歌,旋律清新、自然、淳朴,学生的脸上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学生能感觉到音乐的存在,也能感觉到生命的美好。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可以播放一首经典歌曲,一天唱上几首,既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丰富的语言来描写学生的情绪,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创新就是发展,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教育。通过音乐课堂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音乐创新教育,旨在运用创造与创新的特征,在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点燃学生内在创新的火花,发展智力,启迪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璘君.激发想象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22(35):85-87.

[2]李涵.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漫谈[J].新智慧,2022(04):12-14.

[3]郑天轶.音乐角色游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21,10(11):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