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焕禅师业果律教化一瞥A glimpse into Zen Master Benhuan’s Enlightenment on Karma Law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4

本焕禅师业果律教化一瞥A glimpse into Zen Master Benhuan’s Enlightenment on Karma Law

释宽森 

(南海佛学院研究生院  海南三亚 572000)

摘  要:业果律是佛教根本教义之一。本文首先从业因和业果两个角度诠释了业果律的内涵。其次重点探讨本焕禅师业果律教化的体现,按所化众生不同,从希求增上生者和希求决定胜者两个角度予以分析。最后归纳禅师业果律教化的特点,从其应机性、不离般若核心和后疫情时代的现实意义三个角度予以诠释。

关键词:业果律;本焕禅师;增上生;决定胜;后疫情时代

前  言

本焕禅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著名高僧。一诚长老在《法汇集》序中评价禅师是一位“匡正道风、身体力行、为法忘躯,奔走于国内外,助建和谐世界之人,实为我辈后学之典范楷模,堪称当今佛门之泰斗”。禅师是临济正宗四十四代传人,为当代禅宗最杰出的宗教领袖之一。

禅师祖籍湖北新洲,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俗性张,名凤珊,学名志山。1930年,出世缘熟,于新洲报恩寺礼传圣长老披剃出家。出家后法名心虔,字号“本幻”,后由虚云长老改为“本焕”。同年四月初八,禅师在宝通寺持松法师座下求受三坛大戒,从此展开八十四年的普贤行愿之路。

禅师一生戒行皎洁,因果取舍谨慎。其个人之修为深不可测,利众之化导则随缘应机。本文试从所化众生的角度,分析禅师对世人进行业果律教化的内容及特点,以期后学者能生发信心。

一、佛教业果律的内涵

《百业经》说:“众生之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各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极广大。”众生一切苦乐等种种差别,都是由于业的作用而产生的。

  所谓业,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即身语意的活动。谈及业果关系,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如果造作了善恶之业,其后必感召相应的苦乐果报。

业的运作是有规律的,笔者分别从业因和业果两个角度进行诠释。

第一,业因具有不失坏性和增长广大之自性。

所谓不失坏性,即已造的善恶业,除非遇到违品,因缘会遇时决定出生果报。如《大宝积经》中云: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作者造了恶业,若没有如法忏悔,将来因缘成熟时必定会有果。同样,若造了善业,而后相续中若没有生起邪见、嗔心、后悔等违品,将必定有乐果。

所谓增长广大之自性,即一旦了善恶业后,业因种子会不断增长,并将因此感召巨大的果报。如《法句经》中云: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悯农》诗云: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农民春季播下的种子看似很小,但自播下后就不断成长,直至秋季获得丰收。外在的种子成熟的规律尚且如此,更何况有情众生心内的业种,其功能更加强大。

第二,业果自作自受和善恶不错乱性。

《毗耶娑问经》:如是施报不离施主。一切行为的果报,会落到施主自己身上。《大宝积经》中云:世尊告诸比丘:“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

善恶的业因必定是要生同类的果报,即“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

二、本焕禅师业果律教化的体现

佛法讲三世因果,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此三世业果律是人类掌握命运、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对完善和圆满生命影响巨大。

遗憾的是,当代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人们盲目崇尚物质世界的辉煌,出现唯物至上的偏执,由此出现了不择手段攫取利益的行为。因果观念的泯灭,必然带来言语行为的失序。违背业果规律的后果日益显发。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身心苦恼的逼迫,频频出现家庭危机、心理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果。

正因为如此,诸大德祖师以大慈悲力,广开方便,极力提倡业果观,化导众生进入安乐大道。本焕禅师即是其中之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简言之,增上生就是人天的善趣安乐;决定胜指解脱和成佛的果位。对于凡夫众生而言,如果能相信业果,愿意断十恶行十善,将来就能感得人天的悦意善果。对于学习小乘或大乘的修行者来说,通过修行证见道时,则决定不再退转,必将获得解脱或成佛的果位。因此,所化众生的根性可以总括为欢喜增上生与欢喜决定胜两种[2]

本焕禅师在化导众生时,也是随类教化,应机说法。本文拟从希求增上生与希求决定胜两类众生的视角切入,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禅师的业果观化导。

第一,对希求增上生者之教化。

希求增上生者,是以希求世间福报为目标的。到底该不该希求世间福报?《妙法莲华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众生根基不同,佛设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针对一些希求增上生的众生而言,也要先以人天乘的教法予以引导,至少让他与三宝结缘,种下解脱的种子。

禅师曾讲过[3]:他祈祷发财升官,求父母健康,求家庭平安,求儿女学习进步等等,都是良好的愿望,都是求福报。不管他相信不相信佛教,他能够来烧香祈祷,就有好处。比如你今天见到了我这个僧宝,我又给了你一个法宝(佛经),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是佛宝。你今天见到佛门三宝了,这就是吉祥的事情。

世间众生辛苦地追求健康长寿、财富圆满,甚至为此不择手段,结果却往往背道而驰。佛法中讲,获得增上生的因是断十恶、行十善。禅师应众生之请,对此也做过开示。笔者试举几例以述之。

例1:关于戒杀、孝亲

对于社会上所发生的弑母、弑师伦常惨案的现象,禅师认为[4]:因果都是人们自己造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那些行凶者来世肯定是免不了要遭恶报的。要想解决这些心魔,保持内心的纯洁,首先要深信因果,然后种善因,改变因果。

这些现象的背后,也折射出我们在弘扬中国传统孝亲文化上的缺失。禅师讲:佛家讲大孝。为国家为众生排忧解难,这是大孝;大孝中包括了孝顺父母的小孝。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他自己对父母也很孝顺,成佛了还回家看望父王并说法,还到切利天为母亲说法。如果和尚不孝顺父母,那是他不懂道理。我们是父母生养的,父母是我们的佛。没有父母,我们怎么成佛呢?佛家特别崇尚报四重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佛恩。父母恩德最大、最大、最大,父母的恩德难报。

《大乘心地观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欲报母恩,一劫之间,每日三时, 割自身肉,以养父母,亦未能报一日之恩” 《正法念处经》云: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来,四者说法法师。若有供养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之所赞叹,于未来世能得菩提。禅师在开示中,多次教诲大家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劝导大家能真正发起心来,多做善事,多做孝敬父母师长的事情,多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禅师出家后,带着母亲皈依三宝。母亲过世前,禅师一直在家附近的报恩寺住着,天天去照顾她。1948年1月,母亲临终时,禅师把灯草绑在手臂上,蘸油点燃了,送母亲西归。禅师说:这个“色壳子”是父母生养的,在上面点灯供佛,就是要用这个功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后来禅师在母亲坟旁搭了一个灵堂,日夜诵《地藏经》超度亡灵,守孝七七四十九天。

例2:谈及健康长寿的业果律——护生、食素、慈悲

世间人追求健康,却不明其中的因果道理。健康长寿是果,其因是戒杀放生,保持一颗慈悲心。

禅师讲:每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自己决定的,也不是别人随便造成的,而是自己的因果所造成的。为什么可以增长寿命?禅师讲了一段因果故事,即一个寿命将近的打工者因回家途中救了一群蚂蚁,而使寿命得以延长40多年。然后劝诫大家要爱惜众生的命。禅师说,爱惜众生的命就是爱自己的命。如果你断了众生的生命,就等于断了自己的命。

在《长老谈养生之道》[5]文中,作者讲:吃得香、睡得好是因为他心情好,运动适当。这几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也许就是长老的健康之道吧!

禅师是素食的提倡者。他[6]佛门提倡不杀生、不吃肉,也是慈悲心的体现。我天天吃斋。斋食里面维生素样样都不少,很健康。但猪牛羊鸡本身是业力所生,如果吃了这些动物对人类也不好。而且,吃得多就要还得多吃得少就还得少。因为你们是众生,你吃的肉也是众生,现在你们强大了要吃它们,等以后它们强大了就要吃你们了!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因果。禅师劝在家人尽量少吃,最好不吃。因果是不可思议的,希望大家能少结怨,多念佛,永远都好!

禅师的健康之道中,最核心的就是保持好心情。《长老谈养生之道》一文总结道:禅师在八十多年的佛门生涯中,精进修行,心胸开阔,性格随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结善缘,行善事,自然造就了 “好心情”,自然保持了心理平衡,自然造就了健康长寿!

例3:谈及对财富的看法

所谓财富,包括世财和法财。此处针对希求增上生的凡夫众生而言,主要是指世财。佛法认为,世间的财富本身非善非恶。在取财、守财、用财的过程中,会因为发心的不同而产生善恶业。如果发心是为了利益众生,所造作的是善业。反之则是恶业。

怎样才是获取财富的正确途径呢?禅师说[7]财富是由布施福业而来的。开办企业,要赚钱、赢利,这无可厚非。只是应该要常扪心自问:这些钱赚得合理吗?赚得安心吗?大家不要做只顾自己赚钱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否则的话,将来肯定会得苦报的。

应该如何守财、用财?禅师说:财富可以成为引导众生走向堕落的毒蛇,也可以成为众生的福德资粮。佛教是讲因果的,种善因得善果。大家在赢利赚钱的同时,如果也能多做一些善事,那么一定会得到善果的。行善如同往银行里存钱,存得多,才能取得多。自植福田,自得福报!在赚钱的同时,不忘大家,不忘社会,遇到困难时才会得到帮助。

禅师说[8]:用佛教的眼光看来,众生收获了上一次因缘产生的“果”,又为下一次的“果”种下了种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享受福报,但要有智慧把它转成善法,让它成为善业,这样享受福报的同时又在积累福报。

第二,对希求决定胜者之教化。

希求决定胜者,是以解脱、成佛为目标的。转凡成圣有一条路线: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这是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内容,简单说即“三级做人观”。

禅师讲过[9],自己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同大师相处十年。在大师圆寂以后六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中,是以他的心为心,以他的行为行,宣传人间佛教思想,没有间断。

根据禅师的回忆,太虚大师曾如是答复记者的提问:佛家的教义,就是讲因果、业报,因缘生法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这里强调了缘起法的重要性。想要得成佛的果,就要种成佛的因。从三级做人观的角度讲,欲成佛者,先要做个完人就要奉行五戒十善;其次要做个身心解脱的超人就要能够知足少欲,淡泊明志;再次要做超超人,就要能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济世救人,救苦救难

关于修成佛之因的入手处,禅师尤其强调两点:结人缘,修福慧。

第一,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禅师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和大众结缘这件事,现在要做,永远要做。虽期颐之年,禅师仍然坚持日日接见大众,不辞劳苦与大众结缘。作为禅师衣钵传人的印顺大和尚回忆说,师父总是强调结众生缘的要义。这些年只要呆在寺里,哪怕打吊针,老人家都会坚持接见香客,满足他们结缘老和尚祈福家人的心愿。

《普贤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禅师多次开示此理,要成佛就要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结众生缘。菩提是在众生中培植的,离开了众生,无菩提可言。所以,要想成就菩提果位,就必须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结众生缘。没有结众生缘,就不能度众生。禅师借“佛陀托空钵,目犍连尊者度化黄蜂”的故事,劝勉大众[10]对于一切众生,不管他是大是小,我们都要珍惜他们,跟他们结缘。结缘很紧要!很紧要!缘比什么东西都好比金钱好。金钱是有漏的世间我们结下的缘是无穷无尽的尽未来劫,直到成佛。释迦世尊也不能度无缘的众生,成了佛尚不能度无缘的众生。所以我们在因地中要多培福多结缘,将来成佛的时候才有众生可度。

第二,培福报,修智慧

佛陀,是福慧圆满者。若想成佛,因地就要福慧双修。有了福德因缘作基础,修行容易成功,否则不可能成功。

禅师[11]家都在因地修因,所以要好好地培福,好好地修慧。福德、智慧二者是今生乃至尽未来际成佛的资本。只有福足、慧足,才能成佛福不足、慧不足,永远也不能成佛。我们都是未来佛,但成佛的迟早,就要看我们自己,看我们自己发心的大小。如果发心大,培福多,修智慧多,利益众生多,成就众生多,结众生缘多,那就成佛快。反之,少一点,就慢一点;再少,就更慢一点。

福德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个人的福德因缘,不是凭空想到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过去多生多劫以来,慢慢培植起来的,所以要发长远心、精进心。禅师反复强调,一定要发大菩提心,要成就众生,利益众生,结众生缘。没有 大菩提心,我们就不会有众生缘,没有众生缘,我们就不能成佛。所以,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的功德, 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

慧开禅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家讲心即是佛,自己的心就是佛。成佛是求自己的心,向内去求, 而不是讲去求他人的心,不是向外去求。在本焕禅师这里,主要是通过修习禅法来了生脱死。禅师强调,用功时切切不能有执著。宗门向来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切都要斩得干干净净,什么也不可得,哪怕有一丝一毫的挂念都不行。用功的人要“斩草除根”,这是最主要的。种种妄想犹如杂草,搬石头压草没有用,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讲,凡夫和佛就是迷和觉得差别,觉了就成佛。所以,禅师讲,当下修行用功,当下觉悟。

禅师在见地上继承了圆顿禅的宗风,在修持上也开示了很多参禅的方法,如参话头“说话的是谁”等。明心见性很重要。睁开慧眼见到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见地。以此起修,才是福慧双修的大乘正道。禅师讲,在因地中,要好好用功,好好修行。要修行就要明心见性,要把眼睛睁开,好好去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培福修慧。

三、本焕禅师业果律教化的特色

(一)禅师应机教化,普披三根。

业果律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成就五乘之根本。本焕禅师应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慈悲教化。所诠释之教理,普披上中下三种根基。无论是希求增上生者还是希求决定胜者,都能得到法益。这是禅师智慧的体现。

在禅师广行化导的过程中,孜孜不倦、广结善缘的精神,感人至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受禅师感召而皈投三宝,走入人天乃至解脱正道者不计其数。

(二)禅师行业果之教化,但不离般若之核心。

本焕禅师遵循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之观念,重视业果观的教化,引导众生树立因果正见。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同时,禅师强调因果是可以改变和超越的,这就是修行的意义。

因果之所以能够改变、超越,因为它是空性的。所以禅师之教化,核心没有离开佛陀出世之本怀,即让众生能明心见性,回归本来面目。

太虚大师的三级做人观,也是这样的一种逻辑理路。在做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最终获得般若空性之证悟。所证之空性,并非断灭之无,而是现空不二、悲空不二的大空性。正因为如此,真正证悟空性者,大悲心是自然流露的,其六度万行之行愿也愈加广大,其取舍因果的行持也愈加谨慎。

本焕禅师在开示中流露出的悲心、行愿,以及对业果观的教化,恰恰体现了禅师的甚深证悟。

(三)禅师之教化在后疫情时代具有现实意义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很多人陷入了心理危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引发内心的焦虑、恐惧、不安,并继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焕禅师的业果教化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禅师诠释了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方法,能解除人们的内心困惑,助人走出绝望。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12]一书中讲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道路通向光明的未来,社会经济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另一条道路则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动荡、危险和不宜居住的世界。毫无疑问,我们都会选择走向光明的未来,并将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而佛法就是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人生的一种智慧。

重读禅师的业果教化,在内心里能树立起因果正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获得的是安宁、从容和自信。善有善报是真理,人们在行善的当下,内心就已经趋向光明的未来。

其次,禅师关于“结善缘”的教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按社会角色来划分,人际关系分为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和社会关系等。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实现人、自然、社会各层面的和谐发展。

本焕禅师的业果教化中,非常强调“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劝导大众要“多结善缘,少结怨”。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有其具体的落实方法,诸如行持七支供、六度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王等。

禅师言传身教,期颐之年仍然不辞辛苦地接见众生,满足众生的祈福心愿。凡是见闻者无不为之动容。身边的弟子更能领会到这种精神的传承力。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以印顺大和尚为代表的禅师的众弟子们,在延续这种精神,广行菩萨道,将慈悲之水浇灌于众生之根上,必将圆成佛果。

结  语

佛教基于世人迷昧因果,在烦恼苦海中轮回不已,因而广说缘起中道、因缘果报的道理,期望众生在正知正见的修持下,转烦恼为菩提,建立幸福快乐的人生。

末学在阅读禅师年谱、开示集等文时,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文字背后,仿佛有一位智慧老人超越时空,栩栩如生、苦口婆心地对我等众生进行劝化。朴实的语言如甘露般滴落,滋养着末学的心田。

业果律虽是佛法最根本的教义,其展示的就是宇宙人生的一种真理、规律。如果我们能了知并运用这一规律,必将能改造命运,令生命状态逐步趋向圆满。

参考文献

[1]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2]妙境法师.增上生与决定胜[DB/OL]

[3]羊城晚报记者.本焕长老访问记.2007//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4]亚洲新闻周刊记者.对话本焕长老.2010//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5]常发.长老谈养生之道//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6]羊城晚报记者.本焕长老访问记;2007年腊月十三长老在弘法寺禅七开示//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2012.

[7]亚洲新闻周刊记者.对话本焕长老.2010//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8]本焕长老.每一个智慧都是一份因缘//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9]凤凰网.人间佛教实现和谐——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接受凤凰网采访.2009//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10]本焕长老.在佛七结束日过堂开示.2002//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11]本焕长老.在弘法寺禅七开示.2003//印顺法师主编.本焕长老开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12][德]克劳斯·施瓦布和[法]蒂埃里·马勒雷.后疫情时代:大重构[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

[13]顺年.本焕长老与弘法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

[14] 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本焕学院主编.本焕思想与佛学教育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作者:释宽森,南海佛学院研究生院 汉传佛教专业 202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