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浅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杨启帆

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应急部 

摘要:要切实做好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有限空间摸底识别、管控管理、作业监督全流程着手,细化各管理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有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避免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管控;应急救援

引言

近年来发生的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中,因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事故占比较大,其中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四川邑丰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2万元,被应急管理部公布为2021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过往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均不同程度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治理缺失、安全操作规程不落实、作业流程不符合管理程序等诸多问题,为有效杜绝更多亡人事故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明确与落实值得深思。

一、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有限空间一度成为威胁员工生命的潜在杀手,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的一再发生,也给我们重重敲响了警钟。尤其夏季是有限空间事故的高发期,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有毒有害气体容易挥发聚集,人员若在安全防护器材配备有缺失情形下,不按作业流程规定要求,违规进入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内,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轻则出现昏迷呕吐等情况、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有限空间所引发的事故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公司管理层对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情况。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针对性不强、落实情况较差,人员安全防护器材和应急装备配备不到位,没有现场处置措施或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未结合生产实际有效开展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二是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走深走实。个别企业,尤其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未组织过关于有限空间相关知识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存在走过场现象,员工对有限空间的辨识标准、潜在风险、作业流程不清楚,不具备风险识别和应急救援知识储备,往往出现乱干、蛮干的情况。

三是未严格落实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潜在安全风险辨识不全面。作业前未针对施工内容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识别评价,未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未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在风险辨识评估、环境监测、人员防护、作业监护等环节未确认情况下组织施工,导致事故发生。

四是现场人员应急处突能力不强。因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缺乏必备应急常识、自救互救能力及救援器材,导致发生事故后救援处置不恰当,甚至出现不了解致害因素情况下,相关人员盲目施救,导致发生二次事故,造成伤亡扩大。

二、有限空间管理要求

涉及有限空间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辨识、通风、检测、管控、器材等安全程序合规、安全设施可靠、应急器材齐全,作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到位,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做到九有一禁止(九有:有辨识、有标识、有告知、有审批、有通风、有检测、有设备、有监护、有教育;一禁止:禁止盲目施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有限空间摸排辨识工作

有限空间的辨识与动态更新,是确保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提升本企业有限空间辨识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依照有关规程、标准和本行业企业有限空间目录对本企业的所有有限空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确认。要区分出坑、沟、槽、池、井、管(道)、罐、箱、炉、室、仓(斗)、塔(釜)等不同的有限空间,并重点筛查每个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按照要求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明确有限空间基本信息,确保无遗漏、无盲区,并及时更新。对摸排出的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及时设置安全警示牌和风险告知牌。

2、全面落实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各项措施

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切实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完善安全制度。在做好有限空间辨识确认工作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切实际、针对性性不强、操作不具指导性等问题。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前检测检验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审批制度,结合作业风险等级,针对施工内容和人员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由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审批,经生产经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企业要配置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通风、可燃气体探测及氧含量检测等仪器装备,根据管理制度和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全过程符合规定及专项方案要求。作业前对有限空间进行连续通风,通风后对有限空间氧含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严格遵守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作业全过程采取通风措施,对环境进行连续或定时检测。由施工负责人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存在安全风险、作业程序及应急处置措施,并在作业区域周边设置警戒区及安全警示标识;作业过程中由专职监护人员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落实监护和应急措施,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作业后清点人员,清理施工现场并撤除警戒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4、严禁盲目组织救援

要结合本单位有限空间风险底数、作业环境及作业内容等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配置相应救援设备,明确应急救援人员及工作职责并阶段性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杜绝因盲目施救造成较大事故发生,全面提高职工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处突能力。

三、有限空间作业过程管控重点

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作业前,由现场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风险告知,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检查,确保作业人员、作业环境、防护设施及作业程序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动态了解掌握作业全过程风险变化,对全流程作业进行指挥;监护人员要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了解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及应急处置措施,作业时全程监督不得擅自离岗,要与进入有限空间人员保持时时有效沟通,并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做好应急准备;进入有限空间人员要明确作业要求、内容、时间、地点,知晓作业风险和防护措施,了解应急处置程序,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要求

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连续进行机械或自然通风,随后对有限空间内作业环境气体指标进行监测,若经取样分析后不合格的,应继续进行连续通风至监测合格。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应当按照安全交底及作业方案要求严格执行并规范佩戴防护用品,作业时确保与监护人员信息传递畅通,若遇有身体不适或紧急情况应中断作业,及时撤离有限空间。

3、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若遇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突发情况或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根据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或事故扩大。进入有限空间的救援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好呼吸、照明、施救等应急器材,明确救援行动路线,制定好紧急撤离路径、方法和信号。

4、有限空间作业关闭程序

当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进行清理,撤除有限空间内施工器具,恢复作业前环境状态。由现场负责人对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清点,查验作业设备设施及器具有无遗留,确定作业结束且相关人员、器具安全离开有限空间后,将有限空间进出口关闭,解除作业前隔离、封闭等措施,撤除警示标识,在作业票上关闭作业并注明时间,恢复现场环境结束本次有限空间作业。

结语

通过对有限空间全过程管理,做到摸清有限空间风险底数、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强化人员教育培训、规范作业票管理、落实作业过程风险管理控制及应急处置等措施,从而系统性做到有限空间管理受控,切实减少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光辉.火电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J].现代职业安全,2021(06)

[2] 王乐;毛荣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点[J].现代职业安全,20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