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

王昱君1  王雨晞2

1.江苏正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13000

2.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土壤污染问题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了人居环境质量,更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就目前的环境污染和修复工作而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土壤污染现状和相关特征,并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希望能为中国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

我国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与治理,而其中治理和修复是最为主要的两种途径。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同,因此需要制定有针对性且科学合理的管控和修复措施。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十三五”[1]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工作,其中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方面的要求。当前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力度。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如“重末端治理、轻源头管控”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要想真正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要不断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和管理工作。

1 土壤污染概述

土壤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大多都来自于地球本身,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土壤污染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土壤污染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土壤本身存在的污染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另一种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如农药、塑料薄膜等。其中前者多为自然因素所引发,而后者则多为人为因素所致[1]

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两大特点,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土壤污染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式监测。首先要明确土地土壤污染类型和来源,通过调查掌握土地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数量、分布状况及迁移情况等,并对可能造成土壤土地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要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如土地使用用途、种类及时间等,同时也要调查分析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土壤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调查体系以及评估体系,掌握区域内土壤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情况。

2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的现状分析

我国于2011年正式颁布实施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从法律层面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耕地质量标准》为核心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同时对污染场地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而实现对全国污染场地的有效管理。然而,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从而导致目前我国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相对滞后。就我国现阶段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工作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污染场地进行管理。

第二,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污染场地修复和管理的内容非常少。

第三,我国法律法规中对环境修复资金来源、土壤修复费用分担等方面均没有明确规定。

第四,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保护规划。[2]

第五,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有效实施针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项目招标程序。[3]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平台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修复技术还不够成熟。

在实际工作中,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来实现。由于我国现阶段对污染场地开展调查工作比较滞后,因此没有形成完善的调查评估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4]并且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所限,现阶段我国无法对污染场地中存在的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准确分析和定量评估;此外我国还缺乏系统的监管机制来对污染场地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与落实。另外部分地区受资金投入限制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我国对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2]

3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

第一,明确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对于土地上土壤中的污染物质,需要相关部门根据相应标准、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等,明确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责任主体。这样才能使得其可以明确自身职责,并积极履行好相关义务。其次,对于已经存在或将发生土壤污染事故的地区,应该严格落实环境责任,避免造成污染事件的扩大。

第二,结合区域特点完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开展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工作,需要结合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完善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制度。首先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土壤污染类型及现状开展针对性修复工作,确保其能够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其次要结合区域内的污染源类型和特征制定一套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最后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防止在此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3]

第三,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要想不断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效果,就需要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而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还不够规范,这就导致在对污染场地进行监测过程中很难实现全面且准确的监测数据。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来确保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并取得实际效果。

第四,提升风险管理意识。针对已经出现污染事件的土地,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污染事件隐患排查工作力度和广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将风险管理意识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计划方案,并进行全面公示工作[4]

第五,采用多种措施开展修复工作。在对污染场地进行治理和修复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多种技术手段来确保其能够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针对已经存在或将要发生污染事件的场地中的污染物,应该采取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式来进行治理和修复。目前较为常见和成熟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植物修复法、生物吸附法、化学转化法、焚烧法、电动学法、渗透反应墙和物理淋洗法等[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土壤污染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且当前我国还未形成系统相对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导致目前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开展污染场地修复与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不断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在开展污染物调查与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做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明确污染地块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标准体系;明确污染物责任主体[5]发展土壤修复技术,完善修复评估方法;落实资金保障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建立污染场地修复监管体系。对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和管理工作,确保土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英仙,王利彬.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11):74-78.

[2]叶兆木.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25.

[3]李迎敏.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对策研究[C]//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环境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云南环境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2019:319-322.

[4]董璟琦.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5]熊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土壤管理修复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2):134-135..


[1]这里是不是应该改成十四五规划

[2]这个已经有了吧

[3]这个也有了吧

[4]HJ25系列应该算是有比较完善的调查体系了吧

[5]这里和上一行重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