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提升作业性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紧扣语文要素,提升作业性能

王钰婷 ,彭琬麟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重庆 4084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削减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的数量,并对作业形式、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因而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更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创新作业的内容结构与形式,让作业设置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所产生的育人效果质量更高。

关键词:语文要素;作业设计

1语文要素的定义

如何理解语文要素呢?它指的是构成语文的基本要素,如语文知识、能力,或是语文学习方法、习惯。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学什么”和“如何学”。通常来说,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具有“导语”这一模块,它清晰地呈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就教材内容展开合理设计,把握教学的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语文要素的引领下,能够将原本分散、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达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

2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作业设计偏重语文理论知识

首先,语文作业的来源以及类型比较单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主要来源于教材或者辅导材料,自主参与设计的小学语文作业比较少。一方面语文作业的设计对大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一定的考验,另外一方面就是教师自身教学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很难分出精力设计作业,即便他们有意愿,但是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下也难以抽出时间完成这一板块的内容。其次,语文分层作业的缺失。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布置的语文作业不论是在数量还是难度方面都是一刀切。

2.2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多样化不足

大部分小学生表示能够通过做作业提升自身的许多能力。尽管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其语文学习能力的多样化不足。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主要通过不同作业的类型来培养的,在语文学科素养下的作业类型就是多样化的。现阶段小学作业设计的种类在不断增多,由以往单一形式的练习题到目前实践类、观察类以及探究类作业,从而反映出小学作业的种类正朝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还具有一些问题,其他类型语文作业布置的频率比较低,在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语文学习能力方面还需加强。

3紧扣语文要素,提升作业性能

3.1整体建构,梳理一单元一项目

现在许多作业不成体系,很多时候是一课一练的碎片化巩固,而非知识的体系化构建和能力的综合化培养。总之,作业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根据部编版教材以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为线,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研读所在的单元,勾连上下,承前启后,准确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定位。围绕语文要素,设计一个单元的作业体系,让作业成为一个整体,形散而神不散。以项目化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变零碎式作业练习为“项目化作业”。从“识记、抄写”等低级思维转向“实践、合作、探究”的高阶思维,项目化驱动,活动式推进,让语文素养落地。

3.2单篇着手,巧设三项学习单

广义而言,作业泛指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我们可以围绕学习进程,厘清一篇课文学习不同阶段的练习目标的差异来设计作业,设计“课前预习单”“课堂学习单”“课后练习单”。“课前预习”重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学习”注重师生互动中新策略性知识的获得和尝试运用;“课后练习”强调阅读情境中尝试独立运用策略性知识。“三单”助力,提升课文教学之效度。(1)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单,是希望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通过预习单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再进行交流提升,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另外在预习单的设计中还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设计,变以往教师视角为学生视角,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课堂学习单。课堂学习单是围绕着课后习题来设计的。如果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尤其是难度远远高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加重。把课后作业设计成课堂学习单,一步步带领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一步步带领学生体会课文场景及文字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学生掌握方法后就能轻松完成作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负”。(3)课后练习单。课后练习单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后练习单我们设计了三个难度级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做到了作业的分层设计。无论是一级作业、二级作业还是三级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利于其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3围绕要素,打通能力训练点

能力是需要训练的。以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后题“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为例谈谈如何打通学生的“能力点”。如果不考虑单元语文要素,做这道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只满足于学生能按照课文内容陈述即可。但是考虑到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做类似练习题时就一定要围绕单元训练要点丰富练习形式。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教材在这篇课文前面编排的是《猎人海力布》。在学习《猎人海力布》时,已经让学生练习了“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结合《牛郎织女》的这道课后题,引导学生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牛郎讲述与老牛的相处会怎么讲?老牛讲述与牛郎的相处会怎么讲?牛郎会怎么讲和织女认识的过程?织女会怎么讲和牛郎认识的过程?……除了变换身份讲述,还可以让学生加上表情动作、添加故事情节、变换情节顺序、设置一些悬念等方法讲述。学生复述时,用的方法越多,越能理解和掌握什么叫“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三篇课文中,楚人的思维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通过对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基于此,可设计以下作业:《自相矛盾》:分组讨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发现楚人思维自相矛盾。《田忌赛马》:画对阵图,看图推断孙膑的思维发展过程,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跳水》:学生自主练习画出思维导图,推测船长的思维发展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新性。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自相矛盾》故事的基础上,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从文本的“可发现问题处”到“可衍生问题处”,找到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让学生将这个“点”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展开思维的原形,发现“矛盾”,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4结语

语文教材在语文要素的安排上用心良苦,不管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在重要处都有“标识提醒”。我们应围绕语文要素,巧妙设计作业,关注学习方法,聚焦能力生长,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窦仁磊.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8)

[2]周璐.“双减”背景下学作评一体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建设,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