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热爱写在青春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1

把热爱写在青春里

马浩哲

大荔县城关中学9年级14班  

世人皆有所热爱。

热爱读书,在平平仄仄中与文学大师交流谈心陶冶情操;热爱体育,强身健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热爱书画,淡墨素笺,在理笔字章,点染勾皴中继承传统;热爱音乐,在黑白键的阶梯中,立于浮华之世,奏响天籁之音。在这流淌着青春气息的众多热爱中,我更偏爱平仄和音乐。

热爱平仄

从幼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如今“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幼时结结巴巴磕磕绊绊地读着自己喜欢的诗到长大后能够抑扬顿挫满含深情地朗诵从字里行间的寻觅到笔画之端的描摹,无不体现着我对平仄的热爱。

记得幼,妈妈上班未归,我独自人踩在板凳上,取下摆在书架顶端我最爱的《唐诗集》,用手指着一个个汉字,慢悠悠地读。然而不久,我便坐立不安,常因许多生僻字而心情波折。我一人大声哭闹,只想和妈妈一起读诗……

终是,一串疲劳不堪的声音,那时我便知,是她回来了,是母亲回来了,是那个能同我同在平仄中漫步的妈妈回来了。她拖着劳累的身体,先哄我别哭幼时的我并不知母亲的劳累依旧哭着闹着想让好妈陪我读诗。妈妈将我抱在怀里,牵着我的小手指着诗,一行行,一句句,悠悠地读着。夕阳不知不觉洒落,将诗声欢笑声定格在那一个属于平仄的午后

热爱音乐

中国的平平仄仄饱含着古人对人间世事的深情。西方古典音乐采用异形的符号表达着同种情深。

从小便接触钢琴的我,一直不喜欢又吵又闹的现代流行乐,却对欧洲古典乐情有独钟,尤喜肖邦和贝多芬

肖邦与贝多芬都是音乐界中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只惜乱世悲催两人都在人生正值光芒之时走向了天堂。

脑海中深深地印刻着一个阳光的后,琴房中一个小男孩,手指笨拙地在键上按动着《小星星变奏曲》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古典乐

他的学琴之路一路受了不少老师的批评,但他依旧坚持不放弃,那个他,便是我。

学了八年钢琴,但我却只参加过5场比赛,其中一次“李斯特钢琴大赛”可谓记忆犹新。在赛场上,我内心无比紧张,僵硬的手指敲着肖邦《夜曲》,我周围灯光让我仿佛走进那个属于肖邦的夜本以为是一个美丽的夜空,却因我紧张的缘故而无比暗淡,流畅的琴音瞬间凝滞。我想过放弃。

手指凭借肌肉记忆在琴键上舞动。内心在舞台上挣扎、挣扎、不断挣扎,集中着注意力。我想:即使不像样也好,错音也罢,我一定要挣扎着弹完它,只因,我音乐。一曲终了,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我弹奏的意义。

平仄的韵律,让稚子的天地宽广,腹有诗书气自华。而音乐是自由奔放的,我们倾注在音乐上的所有感动和精力,是有生命的。青春的底色需要热爱点缀,而这许多的热爱,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少年与热爱永不老去,即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教师点评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青涩懵懂又激情澎湃。它可以是一株娇羞的小草也可以是一朵怒放的鲜花。读浩哲同学这篇《把热爱写青春里》,让我感受到这孩子是“青春”的“有心人”。那个踩着小凳不顾安危倔强取书、坚守阵地成就音乐梦想的青春少年,凭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美学独到的感知,从侧面体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和心路历程,进而从热血里萌发出的热爱,深深地触动着每位读者的心。尤其是作者一句“我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弹奏的意义”很有深意。也许人生的比赛才刚开始,也许真正的比赛远未结束,这种点睛之笔,让文章立意更深,也更耐读。

指导教师:大荔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  杨小宁

作者:马浩哲

身份证号:610523200808220017

通联:大荔县城关中学9年级14班,邮编:7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