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王佳宾

身份证号:3306821993****8016

摘要:建筑工程不仅具备复杂性,并且还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流程比较多。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就是浇筑施工工作,浇筑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可以在建筑工程获取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丰富本身的技术内涵,不断的强化技术应用的方法以及手段,可以使得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益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就目前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技术类型也变得越来越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方法,实施转化作业,这样不仅能够把浇筑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基础性完全彰显出来,还可以为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化房建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运行多种现代化技术,实现工程施工全程管理,尤其在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后,众多超高层房建工程开始出现,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适应这一形势,施工人员更需要重视房建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需要结合实际建筑施工要求和地质环境特点,应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实施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达到提升建筑整体质量的目的。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指的是利用凝胶材料将集料胶结到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指的是由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相比于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成分低、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势,在土木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混凝土浇筑就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混凝土完全塑化。混凝土浇筑看似简单,但是包括诸多细节,只有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温度才能够提高浇筑质量,因此需要研究混凝土浇筑的关键点。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制备混凝土材料

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掺和料均为浇筑混凝土的主要制备原材料,按照施工要求,本次施工选择P·O42.5水泥作为主要原料,其需水量较低,且与高效减水剂等添加剂的相容性较强。骨料作为混凝土制备的另一种主要材料,由卵石、石子和中砂组成,为了便于混合,设置卵石粒径为6~29mm,石子、中砂粒径分别为5~15mm、1.5~3.5mm。考虑到含泥量会影响混合骨料性能,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确保骨料含泥量低于1%。为了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性和泵送性,在制备混凝土材料时,需要根据混合材料当前状态合理添加聚羧酸减水剂,再加入0.12%~0.15%的微膨胀剂,避免混凝土浇筑材料变形不一致出现微小缝隙。此外,防冻剂在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同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干缩、硬化等问题,需要视情况添加。项目选取11级磨细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添加至混合材料中。

2.2分段分层浇筑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分段分层浇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一浇筑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面积较大,但厚度较小,对混凝土总量需求较少的结构体系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段分层浇筑是在完成上一段浇筑工作后,再实施下一段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分段分层浇筑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实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在一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具有安全性与稳定性较高的优点,但这一施工技术并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求,因此,在使用这一技术之前,应先明确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所应用的场景,以便实现技术的合理应用。

2.3全方位浇筑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结构简单以及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才可以运用全面浇筑方法,在具体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浇筑顺序要由下而上,相关工作人员在高效完成第一层浇筑工作以后,才可以对次层实施浇筑作业。一旦出现首层浇筑质量较低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连续浇筑作业,这样不仅会使得浇筑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还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想要使得建筑施工作业品质得到有效提高,施工工作人员就要有效保证结构平面与施工范围相互一致,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实施工作人员要遵循由短到长的浇筑施工方向。一旦出现浇筑距离比较大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把浇筑作业划分成为两个步骤,从不同的方向实施浇筑作业,完成此项工作以后,在中央位置实施中央浇筑作业,进而使得浇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4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点

温度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不控制好温度就可能会导致浇筑失败。例如,若内外温差大于25℃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控温措施。首先,需要通过有效手段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例如,确保骨料中的水分充足;优先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减少水泥的用量;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利用冷水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其次,混凝土会产生水化热,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在内部埋设水管,通过冷水循环这种方式降低混凝土的内部热量。此外,若外部环境温度不合适也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以需要控制外部环境的温度。例如,尽量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施工,如果无法避免需要在早上、晚上等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浇筑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需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等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避免后续出现较大的温差。

2.5浇筑区域保湿保温养护

考虑到建筑工程浇筑的混凝土面积较大,且混凝土覆盖较厚,在浇筑结束后24h内,需要进行覆盖型保湿保温养护,并在浇筑区域分布式部署多个测温点,根据测温设备显示数据调整覆盖层厚度,保证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此外,为了避免裂纹出现,在完成大面积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对比混凝土内部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确保二者之差低于15℃,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采用浇水养护代替保温养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禁止施工区域内出现烟火,禁止施工人员未经允许打开保温层,即便需要揭开保温层执行后续操作,也需要由专业养护人员揭开局部区域,开展对应的工作,在处理结束后快速覆盖保温层。按照上述养护模式操作7d,方可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

2.6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进行该建筑工程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用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过程中,该工作的重点在于底板混凝土的振实,同时在抵达踏跳区后,为节约工程施工所需的时间,可以同步开展踏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并行浇筑施工时,需要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并且对于浇筑工作完成的区域,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利用木质工具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抹平处理,在降低裂缝出现可能性的同时,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效率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工程建设的品质以及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够使得施工的有效性以及规范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玉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05.

[2]王学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