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张君.郁霖,苏亚芳.刘娇梅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73005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时间将选择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开展,将该期间我院儿科收治重症监护室患儿80例为实验纳入样本。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整理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后,患儿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另一组,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舒缓患儿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数据,体现良好应用价值,适合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儿童重症监护室;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室儿童病情较为危重,不仅面对疾病疼痛,同时面对死亡风险,加之重症监护室环境陌生,儿童身体、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易出现较多不良情绪,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不利于患儿康复1。因此患儿在接受有效治疗时,给予其对症、有效科学护理干预服务,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将选择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开展,将该期间我院儿科收治重症监护室患儿80例为实验纳入样本。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例:(22例、18例),患儿年龄选择:1个月--14岁之间,均值:(5.16±1.54)岁,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23例、17例),患儿年龄选择:1个月--13岁之间,均值:(5.71±1.42)岁,其中疾病类型包括: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取得患儿、家属认可,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研究,基本资料差异(p>0.05),符合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遵医嘱完成用药护理,观察患儿生理指标、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对症饮食指导,按时对病房进行消毒等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为:1)舒适环境护理:采用患儿喜欢卡通形象贴纸、玩具对病房进行适当布置,提高环境舒适度,采用温和语言与患儿建立有效沟通交流,以儿童喜欢小故事、动画片为媒介,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距离,降低患儿入院陌生感;在患儿睡眠时间,减少仪器操作、走路、说话音量,提高睡眠舒适度。2)舒适心理疏导:与部分年龄较大患儿建立有效沟通,多关注患儿心理变化,采用小玩具、讲小故事等方式,鼓励、安慰患儿,并结合拥抱、抚摸头部等肢体语言缓解患儿不良情绪;部分年龄较小患儿以多拥抱、多关心、眼神沟通等方式提高患儿安全感【2】;结合注意力转移方法:播放动画片、唱儿歌、做游戏,等方式提升患儿舒适度。3)舒适临床操作护理:各项侵入操作过程中,注意应动作温柔,避免引起患儿疼痛,导致其哭闹;观察哭闹不止患儿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家属探视次数,过程中对家属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细菌带入,并指导患儿家属多采用积极语言鼓励患儿,提高患儿依从性。4)舒适机械通气护理:根据患儿痰液粘稠程度进行雾化护理,为患儿就那些拍背、翻身,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采用机械深度吸痰,防止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采用生理盐水按时为患儿进行口腔护理,保证患儿治疗期间口腔清洁【3】。5)饮食干预:部分患儿对饮食出现不依从现象,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儿康复,为此,根据患儿口味制定饮食计划,采用小玩具鼓励患儿,借鉴表现较好患儿鼓励、刺激其产生好胜心理,促进患儿自行完成用餐,确保治疗期间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参与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此做详细阐述,同时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方法

实验所有数据全部借助专业系统软件SPSS14.0处理,实验人员对患者护理后的观察结果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 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x±s,%)

组别

例数

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护理满意度数据

轻度不适

中度不适

重度不适

研究组

40

29(72.50)

9(2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21(52.50)

12(30.00)

7(17.50)

32(80.0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儿童重症监护室具有死亡率高,并发症较多特点,收治患儿年龄较小,意识清醒患儿对环境较为陌生,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病情复杂,且无家属陪同为主,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较大压力。舒适护理是临床较为新型护理措施,具有人性化护理特点,可围绕患儿不同病症进行细致护理服务,通过舒适环境护理,使患儿陌生感降低,并给予对症心理疏导,结合肢体语言使患儿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及安全感,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带来疼痛不适,增加家属探视,提供有效家庭支持,使患儿配合度明显提升,并给予患儿饮食指导,提高患儿饮食质量,为治疗期间提供营养支持,加速患儿康复,效果良好,获得患者家属较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优质护理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庆.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1(10):154-156.

【2】贾婷婷.强化细节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31):133-134.

【3】王芳,林嘉华,燕萍.基于PDCA的循环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27(0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