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及有效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及有效控制

张天骄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  110015

摘要: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周期越来越长,投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加大工程造价管控力度,依靠全体参建部门与人员的智慧力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开展造价管理,以取得最佳的工作成效。然而,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受传统陈旧思维束缚,企业的造价控制缺乏主动性和动态性,缺少高素质造价管理人员,导致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实效性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企业必须积极转变造价控制理念,科学运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加强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作,充分利用所得结果作出合理决策,及时纠正成本进度的偏差,通过提高施工质量推动工程项目的稳定有序开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控制措施

1导言

新时代工程项目在布局以及性能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在施工建设期间的资金投入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负责具体的工程项目时,相关企业需要做好造价与成本的管控工作,在全过程理念的支撑下,积极革新管控实施举措,从而保证所呈现的管控成效更加突出,也能够助力工程项目事业实现高效实施、稳定发展。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自身管理机制匮乏

调查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由于建筑企业对于造价管理的熟知度相对较弱。即便部分的建筑企业在发展中组织了相关的部门,运行于工程造价环节,相应人员也在努力尝试不同的策略完成实践,但是,上述部门的工作形式会呈现出呆板化和表面化的问题,未真正地发挥出其重要性和作用。造价管理部门也会受到多种形式的制约,进而导致工作难以进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造价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呈现出混乱化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切实有效地沟通。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也较多,进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工作难以展开,难度加大,成果不够明显。

2.2造价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对施工图阶段投标预算工作较重视,对于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未能持续关注,存在造价管理工作不连贯的问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应从项目决策立项开始,贯穿于招标、施工现场管理、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若当中任意一个环节的造价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将直接给整个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许多企业对图纸审图环节人员和时间投入不足,由于施工图图纸错误导致施工现场成本浪费现象屡有发生,此暴露出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问题,说明造价管理模式没有抓住重点,影响到最终的管理效果。

2.3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造价管理人员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主导者,其专业素养对工程造价管理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然而部分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对新时期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技能把握不清,自身素养与岗位工作要求存在差距,未能有效运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使得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缓慢,且数据分析结果不够准确和全面,影响了造价管理的质量。此外,建筑企业没有定期对造价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教育,使得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认知,一味运用陈旧的工作模式,导致造价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

3.1构建完善的造价管控机制

为针对工程项目做好造价管控工作,相关企业需要先全面了解和关注国家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所提出具体的战略方针,确定具体的管控要求。之后,结合所负责的工程项目明确掌握具体的造价管控目标,确定造价管控工作的实施要素,及时发现在造价管控工作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然后不断补充和丰富管控内容,从而保证所开展的造价管控工作具有较强的覆盖面,也能够充分发挥管控机制所具有的参考和支撑作用,从而保证管控人员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相关的管控工作。在进一步完善管控工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在具体的管控思想上进行有效更新,将精细化的管控思想深入贯彻下去,关注全过程的管控原则,对造价管控工作进行细化安排,从而拓展覆盖面,避免因出现管理漏洞而严重制约工程项目的高效能与高品质发展进程。

3.2加大力度提升工程造价在管理中的具体监督程度

首先,要加大在招标和投标实践环节中的监督力度,大力度的增强监督的切合度,要严谨地把控好质量上的相关需求。在保证质量、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完成工程造价。其次,要对于施工中的图纸进行初步的预算,同时完成有效地设计。在具体的概算和监督实践环节中,要有计划的使用资金,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如果在实践中遇到标书中的内容中呈现不合理约定,不合理要求的现实情况,则要与甲方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对于标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正,才会彰显出工程造价的意义。最后,应该践行系统有效的造价管理工作,对于估算以及概算和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内容、底标、以及合同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全过程的审查,推动相关造价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落实,构建出完整的体系。运行科学有效的方案,能够让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建立有效地监督监管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和达成。

3.3建立统一造价管理平台

对于我国工程项目企业在当前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问题,要促进工程项目企业统一性的造价管理平台的建立,从而去解决因造价管理平台不统一所造成的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在统一的造价管理平台中,也有利于工程项目企业对有关资金计划的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从而为工程项目企业经济规划的出台以及执行提供参考性依据,促进工程项目企业对造价管理中的支出、审核与记录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做好资金的科学性运行和监控。这也为企业领导层的监控与把关提供基础。在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平台过程中,工程项目企业要结合当前所使用的系统与方法,参考当前管理平台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行管理平台的设计,从而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员工在造价管理流程中的便捷性和主动性。

3.4培养高素质造价管理人员

高素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条件,这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力度,针对造价管理人员开展常态化的培训,并系统性设计培训内容,同时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增强造价管理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推动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首先,建筑企业应结合现状对造价管理人员开展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向造价管理人员普及业内的前沿技术和理念,并将造价控制融入实际案例,引导造价管理人员积极思考和分析,提高造价管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建筑企业应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开展培训,如组织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为造价管理人员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激发造价管理人员参与培训、表达想法的热情,从而促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建筑企业应定期展开业务能力考核,通过定期考核造价管理人员培训效果,检验造价管理人才培养成效,并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案,以此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

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项目实际作业期间,相关企业需树立良好的造价与成本管控意识,深入分析其所呈现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的工程建设现状以及整个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的管控目标,然后从多个方面科学管控,从而保证所开展的管控工作更加全面,也能够及时发现在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资金风险,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管控,保证工程资金充足,安排合理,推进工程项目高效施工深度落实。

参考文献:

[1]杨诗语.初探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J].建筑与预算,2021,(09):35-37.

[2]赵丽.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及有效控制[J].建筑与预算,2021,(08):26-28.

[3]侯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J].石化技术,2021,28(02):143-144+129.

[4]王帅.探究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