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文创品——对话激情岁月,赓续精神血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三线文创品——对话激情岁月,赓续精神血脉

胡敏敏 ,薛曦豪 ,韩萍萍 ,郭思齐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我国的文化商品经济同样蒸蒸日上。“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建设”铸就了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谱系。以三线建设为主线,以创意产品为载体,在依据史实的前提下,勇于创新设计出能展现建设时期风采的人文纪念品,是连接红色文化的桥梁之一。三线文创品以文化为出发点,传承了原馆珍藏物品的形态、风格、意涵等设计元素和符号,又以文化为目标,对于增强大众的文化认知与审美认知,具有较好的辅助功能,能够实现三线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商品 六盘水 三线建设 文创品

赓续红色血脉,重温三线建设。时过境迁,三线建设博物馆隐藏着尘封已久的故事,它是一个历史的瞬间,也是一个历史时段的事件,当走进三线建设博物馆,了解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着他们“国为重,家为轻”的强大信念,触摸着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奉献的全部青春。在三线建设这个漫长的征程中,建设者们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还留下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精神。面对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卓绝的“三线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传承下去。

一、三线建设的发展状况

对于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发展状况,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是1964年下半年至1972年,这几年是“三线建设”规划蓝图、准备工作和进行全面施工建设阶段;中期是1973年至1980年,这个是“三线”建设的完善建设阶段;后期是1980年至今,六盘水历经“三线”建设后发展扬帆阶段。

肩负重任,开启征程。“三线”建设计划的确立,是毛主席在彻夜难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态势下做出的决策。“三线”在当时成为以后使用最频繁的新名词,向各个方面部署和宣讲,至此,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已经正式确立。“三线”建设从1964年到1980年总共历时16年,其中的核心阶段为1964年到1972年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搬迁、合并以及重建工作,整个工程的规模巨大,空前无一,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成功爆炸,就是给“三线”建设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那个时期几百万的建设者打起背包,顺应国家的号召一齐涌入山区,在那些巍峨的大山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第二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的资金投入依旧巨大,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装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直到1980年底,三线建设基本结束。

第三个阶段是三线建设结束后建设者们发挥余热,至此六盘水的发展状况。素有“中国凉都”之称的六盘水,也有“江南煤都”之称,这是一座因“三线”而崛起的城市。三线战略决策下达后,在贵州西部蕴含着丰富煤矿资源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县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后将这三个县合并为市,即六盘水市。在三线建设的推动下,六盘水由原来贫瘠落后交通闭塞的贫困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工业城市,可以说“江南煤都”“十里钢城”都是三线建设给六盘水的工业奠定了基础。后六盘水弘扬“三线精神”,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三线”,从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六盘水“中国凉都”称号伊始,六盘水的经济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从“黑”到“绿”、从“热”到“冷”、从“无”到“有”以及从“小”到“大”,可以说三线建设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都铸就了六盘水创业发展的精神谱系,三线精神是六盘水创新创业的“魂”,三线建设是六盘水发展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创业的“本”。

二、博物馆类文创品的研究意义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储存卡”和历史的“解密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馆内馆外的协同以及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不仅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博物馆拥有了创新的力量。在博物馆内,其中摆放着的历史文物不仅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更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仿佛是活生生的物件,在博物馆安静地沉睡着,它们更传承者文化的血脉,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当今时代息息相关,从《国家宝藏》等栏目的播出,到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文化创新产品的产生,让更多人感受着文化的魅力、聆听着历史的回声。博物馆的开设也需要经济来源,设计博物馆类文创产品不仅能够帮助其博物馆增加收入,而且能彰显出博物馆的创新能力和带动经济能力,还能够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和馆内文物的传承价值。博物馆文创产品指的是以开设的博物馆内珍藏的历史文物为原型,探究其蕴含的文物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并且能为斤今所用,重构研发出符合当代人追求的、适合当代人的集审美、文化、实用、商业性为一体的产品,这类文创品的发展已经历经了从纪念品时代到文化创意时代再到如今的文化融合时代,从《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综艺栏目的播出,到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文化创新产品的产生,让更多人触摸着文物的温度、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和聆听历史的回声。

三、三线建设的历史内涵

三线建设孕育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的直接产物,首先来源于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强大塑造,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精神对民族性的深度浸染,构成了三项金属形成的底层逻辑,在特殊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家国动员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强烈的时代感召,共同催生了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提现。在1993年4月9日这一天,江泽民曾对三线建设做出了题词,他说:“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因此对于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研究和阐释显得尤为重要,它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宣导和弘扬它的积极性精神价值,能够鼓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在创建小康社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三线建设文创品的研究意义

在国外影视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青少年都热衷于外国文化,这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爱国类题材,这款三线精神纪念品会弥补这类题材,我国会重视上个世纪默默奉献在三线的建设者们。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原来的六盘水是没有人居住的,就是因为有了三线建设者才有了这座城市,我们作为后辈更要铭记历史,感谢先辈们的付出,纪念品的制作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我们的三线文创品是一款服务于全国人民的纪念品,展现了“三线精神”即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敢于奉献,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当今而言是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的。三线文创品,有利于吸引群众对三线建设的关注,这样一来可以将“三线”精神转化为物质载体,在这种具体实物的体现中,可以让“三线”精神得到一个更好的传承,其中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宣传六盘水的作用,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素养。我们所创立的文创产品融入三线精神的内容,利用现在的技术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喜好的产品,让消费者通过三线文创产品体会到三线精神建设,找到物质载体的兴趣感,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思维形态,获取积极奋斗的力量,为六盘水注入新的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注入能量。

五、三线建设的商业价值和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线建设的商品化特征显现,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从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使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热情高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为我们的三线建设文创产品建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从中商情报网讯上得出数据,2010-201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11052亿元增长至38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97%,占GDP比重由2.75%增长至4.21%,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三线精神文创产品全面面向所有游客,具体市场可分为游客集体性活动市场,游客娱乐性消费市场,精致特色展览消费市场等诸多方面。而目标消费人群主要有三线建设者、当地人、游客等综合性人群。三线精神文创产品是与三线文化密切联系的,因为消费人群已与往年不同,经济发展,游客不断增加,游客的精神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三线精神文创产品符合消费人群的需求,解决了这些精神需求问题,具有非常可观的消费市场前景。三线精神文创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力争在一年内打造成为六盘水市的知名文创产品店,迅速成为六盘水市旅游的核心。

六、小结

三线建设文创品是以不一样的形式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给再现出来,拓宽了三线精神的传播途径,并把六盘水提出的“六盘水精神”(即发扬奉献、包容、创新、超越的新时期精神)也体现了出来,以此传播、践行、发扬三线精神。我们的产品是以“三线精神”为重要出发点,设计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纪念品,同时也是一款具有纪念意义和充分展现了“三线精神”的纪念品。三线文创品所设计的是一款服务于全国人民的纪念品,受众群体是当代大学生和老一辈参加过三线建设的人。这也是一个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纪念品,是对曾经的三线建设者们也有其重要纪念意义,也是对当今新时代青年具有启发性意义的纪念品。

、参考文献

[1]翁春萌,陈子阳.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三线工业遗产的活化研究态势及展望[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

[2]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N]中国文化报,2022-09-24

[3]罗依平,李益平.贵州三线建设的历程、经验及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2

[4]余辉.“三线建设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