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闫巍

身份证号:610431199105040350

摘要:我国环保意识和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快速,城市的各种功能都在超负荷运作,集中主义的城市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人们开始对人群聚集性活动越来越排斥,而城市作为人群高度聚集的区域。借此机会,分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掀起了一阵潮流,市民们也都开始呼吁疏解大城市人口、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但分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就真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之所以有魅力,便是因为它聚集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高密度的聚集产生高效的经济与信息交流。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环保节能

引言

对城市进行全面更新,有益于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与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但由于城市更新涉及物质与非物质这两个方面,在此情况下,则要求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做好顶层设计,提升组织实施的整体水平,开拓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多方合作。同时,对城市更新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使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调整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得到均衡发展。

1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综述及其研究意义

对生态城市建设来说,它与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所不同,前者以经济建设为主,而后者则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构建共生自然环境下的城市建设模式为主。就生态城市化的建设内容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大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针对自然环境问题,专业设计人员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理论基础对城市地理与气候问题有全面认识,从而为之后设计工作提供保障。讨论社会问题,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需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理清各区间职责和目标体系,以保持城市稳定运行,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讨论历史属性,城市前期规划时需兼顾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护。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造专属特色的城市文化,平衡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更科学。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化战略

2.1生态城市理念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绿地系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中之重,由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点,因此,要在规划绿地系统时坚持自然优先原则,在明确生态红线的同时补齐城市生态环境中的短板。在进行公园绿地规划时,要考虑地区地形地貌与居民生活需求,只有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综合性考量,才能让生态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对生产防护绿地进行规划时,应该适当结合生态情况来保证生态物种多样性,要确定植物、动物是否会对生态链造成影响。如果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就要在生态绿地规划中加强生态防护能力。在开展附属绿地规划时,应该结合城市常规绿地来进行布局,并在布局期间适当考虑对新生态技术的利用,例如,结合生态技术来打造生态停车场。在对其他绿地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分析地区环境基底,以自然资源为核心来提高布局合理性,避免因为绿地规划而打破城市原有的绿地生态平衡性。

2.2发挥城市规划作用

在城市实际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作为最基础的原则,对城市更新的良好发展,具备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协助城市更新充分明确其具体更新目标,借此最大限度防止城市出现更新混乱、无序情况,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的规范性、有序性。通过本质上来看,城市更新是全方面贯彻落实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一个基础过程,其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也从某个方面上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整体更新品质和最终水平。鉴于此,政府必须将城市规划的具体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并对城市规划方案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定,同时把社会全局利益视为基本核心,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保证对城市规划工作具备相应的严肃性,在对城市进行具体更新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及实际内容,来展开有效的建设及更新,若是在此阶段出现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则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罚,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城市规划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以便可以为城市更新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2.3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传统的城市规划工作多采用侧重经济发展的方案,该类方案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是极高的,最终导致当地发展形势的失衡。基于这一情况,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工作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将一系列规划方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更为优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将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态空间做出严格的归类、划分以及管制,例如做好各空间的隔离、明确各空间的功能、抵制无意义的开发扩张等。同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破坏自然环境的生产者,应作出严厉的处罚,使城市中的全体居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能够树立爱护环境的正确观念。在这一举措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能够融入到具体的规划环节中,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4完善城市生态评估体系

城市生态评价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对城市建设进行规范,避免生态城市建设落实不力的问题。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建设人员有必要针对现在城市生态评价体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例如现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好地符合实际地区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并结合地区的具体状况制定出适合的生态评价体系从而确保生态城市能够很好地建设起来。与此同时,建设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为后期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只有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充分了解,才能为后期体系的完善投入较多资源,进而促进城市生态评价体系的健全性。

2.5做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湿地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有水域浅滩和湿润的气候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例如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选择的影响居住环境都是在湿地周围,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湿地不断退化和消失,但湿地退化和消失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问题,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注意对湿地系统的保护性干预,恢复城市湿地系统的作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城市发展,需要平衡集中与分散的关系。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导致大量的城市问题甚至使城市消亡。辩证地看待集中主义与分散主义,综合地考虑城市问题是每个城市规划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面对当下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问题复杂的情况,需要更综合、更灵活地考虑城市的规划理念。简单地说,就是该集中的集中,该分散的分散。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十分考验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具体以哪一方面为主,应结合国情、区域发展实际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需要来定。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孙鹏.雄安新区城市发展、空间作用演化与冀中南地区协同[J].河北学刊,2020.40(06).

[2]王博涵,仲美玲,王彦潮.有机疏散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08).

[3]刘士林.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的反思和变革:超越“集中主义”与“分散主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03).

[4]赵雪莹,崔明川.有机调理,良性疏散———以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解答北京“大城市病”问题[J].建筑与文化,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