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黄癸熔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伍家区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具体作用。方法:以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于儿科中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为小儿,患有不同疾病,在护理期间,为进一步探析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需将70例小儿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为继续使用常规沟通方式的对照组,另一组为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观察组,并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据两组小儿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看,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非语言沟通实施于儿科护理中可拉近沟通距离、提高依从性。

关键词:儿科护理;非语言沟通技巧;语言沟通;满意度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因小儿情况复杂、病症类型多样,很容易出现小儿疾病,而且很多小儿因年龄小,无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临床治疗期间往往会有护患沟通不畅的情况,容易因此形成护理隐患问题。不同于成年人,小儿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较大,加之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弱,更会有较强的隐性护理需求。现阶段,儿科护理中正在进行沟通技巧上的革新,在原有语言沟通方式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例如表情、眼神、动作、姿势等,使患儿可以从各类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上拉近与护理人员的沟通距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实施,共计70例患儿,家长同意参与实验,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的实施将以对照实验形式进行,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包括39例男性和31例女性,年龄3个月~9岁,平均(5.14±3.05)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本组中,需继续采用常规语言沟通,并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于观察组中实施非语言性沟通技巧。①表情沟通:非语言沟通技巧中表情很有代表性,从小儿心理角度看,表情可以作为其主要沟通方式。据有关小儿的信息沟通方式分析看,大约55%与面部表情有关,例如在对小儿实施打针等操作时,患儿可能会因护理人员表情较为严肃而感到恐惧。基于此,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有所改变,在直接接触患儿时,应当面带微笑,给患儿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这样更容易拉近与患儿的关系[1]。②眼神沟通:在直接面对患儿时,不仅可以通过表情传达信息,还可通过眼神进行交流,虽然每次眼神的接触比较短暂,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却十分庞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小儿的眼神非常清澈、灵动、单纯,在与其进行眼神交流时,护理人员要有真诚感,在对其微笑的同时还可通过眼神给予鼓励、希望。③动作和姿势沟通:一般在为小儿实施护理操作时,小儿会非常专注地观察护理人员的每一步操作,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稳定、积极的心态,一举一动均要轻柔、准确,使小儿家属可以从中看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这也可以赢得家属的认可。④触摸沟通:触摸是沟通方式的一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触摸更是一种表达关怀之意的方式,例如对于比较焦虑、哭闹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摸摸头、握握手,而且对于很小的孩子还可抱一抱。⑤改善住院环境:除以上几方面措施外,还可优化住院环境,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沟通方式,表达了尊重、关切之意。例如可以在病房内墙壁上张贴卡通图案,对于一些健康知识也可通过有趣的卡通人物形象表现;对于需要住院的患儿,可指导家属携带玩具,以暂时缓解患儿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向两组患儿家长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情况。对于满意度分值>85分的情况可评定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则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将对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2.0 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实验期间的数据内容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可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对于后者可使用“%”表示。统计学处理期间,需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作为检验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对于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分析

据统计分析,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1

13

1

97.14%

对照组

35

17

14

4

88.57%

X2

11.717

P值

<0.05

3 讨论

沟通是拉近双方关系的重要途径,随着临床护理领域的快速发展,愈加注重护理服务,而沟通便是体现护理服务的关键环节。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儿科的护理对象为小儿,其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尚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阶段,因此容易出现沟通上的障碍,甚至会给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形成隐患,因此必须要注重从沟通角度进行优化改进,选择更为科学化的沟通技巧。

当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非语言性沟通可以在儿科护理中起到不错的效果,对拉近护患关系有重要促进性作用,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简单探析了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本次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具体实施中,从表情、眼神、动作和姿势、触摸等几个方面实施了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在表情方面,护理人员要深入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明确患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护理期间要面带微笑,一改过去比较严肃、冷漠的表情,这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使患儿可以更容易被接触;再如动作姿势方面,不仅要注意动作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要有极强的专业素养

[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宝贝,如若护理人员在操作上有失水准,将很容易引起纠纷。基于此,儿科护理管理部门应关注该问题,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各项儿科护理操作均达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动作准确、熟练,以精湛的操作技巧赢得家属的认可。如表1所示可见,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儿科护理中有较多难题,护患沟通便是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从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在儿科护理中使用表情、眼神、动作和姿势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拉近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家长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保障临床治疗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希梅,朱永明.躯体语言密码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02):86-89.

[2]王碧蕊.非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J].当代医学,2021,27(28):183-185.

[3]马凤云.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西藏医药,2021,42(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