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幼图书质检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低幼图书质检优化策略

李井慧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摘要】近年来,低幼图书质量竞争越来越激烈,编校质量问题突出,这对低幼图书质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问题提出的背景出发,针对低幼图书质检工作中存在的漏检内容差错,查找拼音差错技巧不足,对图片查错思路单一、片面等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低幼图书质检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提供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低幼图书;质检;优化策略;质量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低幼图书细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全国低幼图书细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为图书装帧、价格、发行渠道等的竞争。但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最根本的还是图书内容质量的竞争。内容除应新颖、实用外,无编校差错是最基本的内容底线,这需要质检者把好最后一道关。

(二)低幼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突出

近年来,低幼图书的编校质量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内容差错、拼音差错、插图错误等各个方面,不仅对图书整体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还严重误导了读者。因此,需要图书质检编辑从这些问题出发,把握低幼图书质检工作中的关键点,有的放矢地查找稿件中的差错,以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

(三)在质检工作中,质检编辑习惯于运用固有的思维和方式去质检低幼图书,导致差错无法彻底消灭

低幼图书按内容可分为科普类、生活习惯类、文学类等,读者群为低龄的幼儿及其家长,具有文字与拼音结合,图文并茂,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质检时要格外关注稿件中拼音、图片、内容等方面的差错。但在实际质检工作中,我们习惯于运用固有的思维和方式去质检低幼图书,导致差错无法彻底消灭。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背景,笔者梳理了质检低幼图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二、质检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问题一】漏检内容差错

质检者在质检书稿时,受惯性思维和自身固有经验的影响,容易犯“重一般性差错,轻内容差错”的错误,从而导致漏检内容差错。低幼图书的受众主要为低龄儿童及其家长,低幼图书中内容差错的危害远甚于一般性差错,后者可能只是妨碍儿童对图书内容的理解,而内容错误则会在知识、思想等方面误导儿童,后果严重。

【优化策略】

1.质检者不应只满足于消除一般性的差错,要本着质疑的精神,对内容性差错一纠到底。

以笔者所检的一本低幼图书为例,在读其中“司马迁写《史记》”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句表述:“在他(司马迁)正准备着手写作《史记》的时候,却因为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武帝,被下了监狱,受了刑。”如果仅从文通字顺、无一般的编校差错角度来看,这句表述似乎没有问题。但质检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挖掘其中有无内容性差错。查阅相关史料我们发现,司马迁受罪下狱前已经写了六年《史记》了,所以稿件中这句表述是不符合史实的。又如,在“隋文帝执法”这一故事中,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管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建立科举制度的不是隋文帝,而是其儿子隋炀帝。这些史实性差错如果不细纠,是很难发现的。而这些错误遗漏在书中,将会贻害无穷。

  1. 加强自身学习,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况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先有知识的汲取,然后才会有知识和能力的输出,否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使错误摆在眼前,也不知道其是错误。持续学习是提高质检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最好途径之一。唯有如此,方能高屋建瓴,弥补文字编辑遗留的差错,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

【问题二】查找拼音差错技巧不足

拼音与文字相结合是低幼图书有别于其他图书的特点之一。拼音是低幼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儿童阅读的重要工具,如果拼音存在错误,将给阅读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日常的质检工作中,质检者对低幼图书中拼音的处理已经慎之又慎,对拼音差错防之又防,但还是会有漏错的情况存在。究其原因,查错技巧不足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优化策略】

抓住拼音中易出错的关键点,循章就法,以不变应万变。

1.对于多音字的读音要格外关注。

拼音中出错最多的就是多音字。同一个字,读音不同,含义也有差异。在质检中发现,易出错的多音字有“场”“当”等,如常将“一场(cháng)战争”误读为“一场(chǎng)战争”,“当(dāng)年与“当(dàng)年”混用等。在看稿时,如遇多音字,一定要分外注意。

2.谨慎处理轻声问题。

轻声是我们在质检拼音时需要关注的另一个关键点。判断一个字在词、句中是否轻声,一要参照现代汉语词典,二可参考资料《少儿类图书拼音标注办法》,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一个字在词中轻声与否,会导致词义的变化。如在笔者所检的图书中,在“杜甫写‘诗史’”中有一句话:“他到一户穷苦人家(jia)借宿。”句中“人家”的“家”标注的是轻声。翻阅现汉,找到“人家”的“家”有轻声和原调两种标注。“人家(jia)”是人称代词,有三种解释:①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②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或“他们”相近。③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人家(jiā)”也有三种解释:①住户;②家庭;③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由此可知,该句中的“家”标原调才符合句意,标轻声是不对的。

在质检工作中,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拼音方面漏错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问题三】对图片查错思路单一、片面

图文并茂是低幼图书区别于其他图书的又一重要特点。在低幼图书中,图片与文字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精美的图片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增强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低幼图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证图片无差错是图书质量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质检工作中,质检者由于思维定式,存在检错思路单一、片面的情况,只从图文是否相符、图片中是否存在文字差错两个角度去查错,忽略图片中的一些隐性差错,导致差错在“眼皮底下溜走”,而这些差错是很容易被喜欢读图的小读者发现的,从而影响图书在读者中的形象和口碑,进而影响图书的销量。

【优化策略】

打破思维定式,从多个维度去查错。

1.核查图片是否违背常理。

低幼图书中的图片常出现违背常理的错误。如:图片的背景是夏天,但图中的人物却穿着棉鞋;动物园中老虎、狮子等猛兽与人共处;等等。笔者曾经质检的一本书中有一幅插图,图中的所有士兵都是左手拿着武器,这就与常理不符,需要调整。

2.核查图片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有争议。

有一本低幼读物中女娲的形象是人首蛇身,对于女娲的形象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是人首蛇身,有的认为是人首人身……。查阅相关文献,也未有权威的说法。对于这幅图片,为避免争议,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只展示人物的上半身,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女娲补天》中对女娲形象采取的即是这种处理方式。

3.核查同一人物在不同图片中的信息是否一致。

笔者质检的一本低幼读物中有两幅图,前面的一幅中爷爷的胡须是短的,在后面的图中就变长了,而两幅图又是在同一场景中,这就存在内容前后不一致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质检者在读图时要有全局意识,遵从一致性原则,注意信息前后的一致性。

三、结语

质检低幼图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质检者除了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还应从质疑精神、查错技巧、持续学习三个方面下功夫,同时,打破思维定式,才能保证不漏错,到达零差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弘. 以儿童绘本为例看少儿出版中的问题及对策[J]. 出版广角,2013(4):72-74.

[2]赵惠鑫. 新媒体时代提高少儿图书编辑工作质量的途径[J]. 科技传播,2020(20):61-63.

[3]高娃. 关于少儿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思考[J]. 采写编,2021(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