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3

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朱宏

蒙自市审计局投资审计信息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在工程建设中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了PPP项目的投资占比。为了提升政府投资PPP项目的资金利用率,需要加大全过程跟踪审计力度,从而对政府资金管理流转情况展开动态监管,同时做好评估工作,适当提出科学建议,保障政府投资PPP项目效益的提升。但是当前跟踪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完善、费用较高、定位不清等,严重影响全过程跟踪审计效果。文章主要对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跟踪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跟踪审计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PPP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水平,保障PPP项目的高质量进行。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PPP模式 跟踪审计 问题 对策建议

PPP模式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公共物品、服务中,同时以合同的方式,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公共物品、服务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PPP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在此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政策变化、经济环境波动等,影响PPP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对PPP项目展开全过程跟踪审计,从而对政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动态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并及时给出合理建议,保障项目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强化PPP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政府投资项目PPP项目跟踪审计特点

(一)过程性

在跟踪审计的开展,需要审计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实时掌握项目动态情况,并结合项目开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性建议,保障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1]

(二)及时性

通过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建设项目问题,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边审计、边规范的模式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保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规避事后审计的滞后性。

(三)预防性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工程资料,并展开前期整理与分析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行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跟踪审计预防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后续结算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跟踪审计工作中,还可以提前规范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工作,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从而对项目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性控制,前移审计关口,提升建设资金利用率[2]

二、政府投资项目PPP项目跟踪审计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拓展,建设周期延长,而且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同时涉及人员较为复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如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政府专项资金利用不当、隐蔽工程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不仅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而且造成极大的政府资金浪费,还会对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当前阶段,需要加大地方政府的治理力度,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潜在的问题进行科学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科学处理,从而提升政府资金利用率,减少资金浪费,同时提升政府投资PPP项目的建设质量,真正发挥利民工程的功能作用,增加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3]。基于此,需要全面发挥地方审计单位的职能作用,对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展开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改变以往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实现审计关口迁移,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规范性、项目投资绩效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与监管。同时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协商处理,真正发挥跟踪审计的纠错和预警功能,避免在竣工决算审计中出现纠纷。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中的有效性应用,可以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提升政府资金利用率,减少资金浪费,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跟踪审计理论,实现审计全覆盖,并强化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真正发挥其在政府投资项目问题的预警功能,为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跟踪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中的应用,需要渗透到项目计划、准备、实施、终结的全过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审计要点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各个阶段的跟踪审计要点

项目阶段

跟踪审计要点

计划阶段

前期立项与决策过程的可行性,PPP模式的合法性,是否允许吸纳社会资金。

准备阶段

项目是否经过审批,审批过程是否正规,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经过公示。

实施阶段

风险评估情况,合同方案的执行情况,融资方案合理性。

终结阶段

测试项目性能,并对移交后的成本效益、可持续性等绩效评价进行审计。

三、政府投资项目PPP项目跟踪审计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提升跟踪审计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政策指引制度,部分地方政府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跟踪审计规定,导致跟踪审计工作缺乏法律依据,难以明确具体的事务处理要求,严重限制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而且项目各个参与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跟踪审计结果,导致跟踪审计权威性、独立性受到威胁

[4]

(二)定位不明确

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的周期较长,而且投资力度大,而且工艺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到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决策、施工、监理等工序,这种情况加大了政府跟踪审计定位难度。跟踪审计工作需要渗透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并展开多角度跟踪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跟踪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对自身的职责范围不明确,对项目实施过程过多干预,这种情况严重背离了跟踪审计工作的初衷,难以真正发挥              其监督作用,甚至削弱其独立性。

(三)审计介入时点不合理

跟踪审计需要渗透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并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动态监督与审计,而且不同的介入时点,会对审计造成带来不同的影响,如影响后续审计工作的连续性,难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甚至严重降低建设项目的管理效果。跟踪审计工作效果会随着其介入时点的推后而逐渐下降,甚至难以对招投标问题、概预算问题等及时发现,不仅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而且难以发挥跟踪审计关口前移的功能效用。

(四)审计结果跟踪不及时

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建设项目进行提前了解,并预先掌握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项目潜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披露,避免问题态势扩大。

(五)工作成本较高

跟踪审计工作周期较长,成本较大,需要参与到项目全过程,并保持动态持续性审计,而且跟踪审计人员较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投入,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限制,难以提升审计效率。

(六)人员问题

跟踪审计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当前审计人才专业能力不足,人才结构不均衡,大部分审计人员仅仅具备基础财务会计知识,对建筑工程、法律知识不了解,很难保障跟踪审计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甚至抓不住审计工作的要点难点,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积极应对,难以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政府投资项目PPP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同时根据PPP项目跟踪审计特征以及具体问题,形成系统化、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统一性的程序、规范和标准,为实际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正确指导,实现跟踪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划化、合规化[5]

(二)明确审计定位

地方审计机关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条例,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跟踪审计操作指南,同时对跟踪审计内容、程序、方式等进行明确,以便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性指导,推动跟踪审计工作的模式化、规范化制度化,规避工作随意性。同时通过该指南,还可以对地方审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合理划分,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高效落实。

(三)合理选择审计方法

在跟踪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进入时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方法:(1)全过程跟踪审计,仅仅适用于首次开展跟踪审计地区,也可以在审计工作较少的其与进行使用。当审计单位自己承担跟踪审计任务时,可以利用该模式开展工作,能够实现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强化跟踪审计工作的可信度。(2)重点环节跟踪审计,该方式可以在已经具有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经验的地区,或者审计资源不足的地区进行应用。利用该模式能够减轻工作任务量,并强化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控制审计风险。(3)找准跟踪审计介入时机,该方式主要在异地审计项目中进行应用,也可以在项目内容类似的项目中进行使用,能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为错误纠正、强化管理提供依据。在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时点,确保其与审计对象特征、审计深入程度、资源投入等保持契合性。

(四)健全问题反馈机制

完善的问题反馈机制,可以为跟踪审计问题的及时整改提供保障。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联合互联网技术,构建专门的网站进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力度,主要的公开信息包含被审计对象的整改成果等,既可以体现审计监督职能,同时可以对相关单位施压,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实;审计单位需要对问题整改情况展开持续追踪和监督,同时形成完善的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要加大审计问责力度,对不予配合的单位,需要上报政府部门,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对及时整改的单位予以一定的奖励[6]

(五)加大宣传力度

跟踪审计工作的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需要加大相关领导的支持力度,才能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需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基本工作流程,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必要性,把审计经费纳入到预算范围,加大内部宣传力度,确保内部人员树立正确的跟踪审计理念,并掌握相关制度法规;审计部门需要对跟踪审计工作进度进行动态了解,同时对工作成果进行及时反馈,以便获得更大的支持,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培养专业人才

要对人才招聘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选择具有较高专业能力,且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人才,同时需要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增加审计团队活力;此外,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多样化的后续教育活动,保障审计人员能够计算机技术、法律知识等进行熟练掌握,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定期考察人员工作能力,没有通过考核的,不能参与具体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中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可以保障项目投资效益,及时发现项目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纠错,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要结合跟踪审计工作中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审计工作定位,选择合适的介入时点,健全后续问题反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开展。

参考文献

[1]詹克钰,梁卫,田园.政府投资项目PPP模式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3):54-57.

[2]张岩. PPP模式下D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21.

[3]缪建龙.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审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0.

[4]熊文葵. PPP模式下S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5]熊笑. PPP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20.

[6]王亚楠. PPP项目模式下审计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