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兴趣课堂的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初中历史兴趣课堂的构建研究

李政

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二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高效活动中不存在没有兴趣。其实不仅在学习中,在任何活动中,只要学生对此感兴趣,就能带动自己加入到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所有的能力,才会知难而进,勇敢向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课堂;历史教学

初中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不仅是身体素质的养成,还是培养思想道德的关键时期。学生只有思想高度得到提升,才能更好的成长发展。历史教学中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养成没什么影响,但对心理影响非常大。只有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一、通过问题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是设置问题,让学生解答,这种方式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督促学生,使学生在提出反问的同时展开思维,活跃大脑,课堂实践活动中,师生都应转变思维,将教师统一灌输方式,转化成相互之间讨论研究问题。没有疑问是是无法做课堂研究探讨的,固定的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巧用多媒体,带动学生积极性

在多媒体时代,教师应学会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多媒体教案时,应多添加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历史,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通过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发现其中乐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充分的掌握所学知识,避免对于时间记忆错乱。

随着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教师减轻了备课负担,能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设计出适合不同性格学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目的,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非常大。

三、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历史有正确认知,需要多角度展开思维,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思考问题,学生自主的思考,能加深记忆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学生的深刻印象更有利于考试和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多角度化思维,能活跃学生大脑,提升学生智力,使学生发展更为全面,学生大脑活跃程度决定了学习效率的高低,灵活的大脑有利于学生各科的学习,学习的同时也要劳逸结合,适时的放松大脑,更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让学生成为主导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普遍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持怀疑态度,相对于教师,学生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电视剧或小说中的历史知识,质疑教师的同时,学生得到了自我而满足,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当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学生自己看到的不符时,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兴趣,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课堂中光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适时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学生间相互讨论,建立融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自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课堂中,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活跃才能开发学生的大脑,提升学生的智力。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让学生成为主导,自主投身到课堂中,使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积极性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理解性记忆方法

不论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记忆,理解性记忆,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从而记忆深刻,学生在生活中课堂中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的即时记忆,死记硬背忘得快,理解性记忆能充分的与脑海中的知识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的知识是不容易被遗忘的,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也相对简单。教师应吃透教材内容,设计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更容易接受的传授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于历史教学,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整理、汇总,形成初步记忆,在阅读中加入理解性记忆方式,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再觉得历史课程枯燥乏味。

六、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历史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学生特点、接受能力,学习水平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类,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中的合作、探讨,加深历史记忆,展开思维,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给小组布置课题、任务,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交流讨论,配合协作来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通过小组间的对比点评,学生总结经验,从其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成功解决问题,从而学生增强了自信心,面对学习历史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借此机会,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水平的提升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学生理解能力强,对于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接受程度就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七、将生活融入课堂中

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有用的知识用于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讲授一些生活中典型的素材,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研究,学生在研究探讨中,充分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并加以学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从而达到将生活与课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将课堂学习知识向外延伸拓展,能拓宽学生的眼界以及知识面。

八、组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或者历史博物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通过自己亲眼所见,加深自己的感知,体会其中的伟大精神并加以利用,让学生感知历史的魅力,从而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为今后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结束语:初中历史教学,要创建兴趣课堂,使学生理解性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加上课堂实践活动,综合给学生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提起学生的兴趣后,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相应提升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影响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吴平娥.初中历史兴趣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2):206-208.

[2]徐菊生.搭建初中历史兴趣课堂[J].新课程(中),2018(10):175.

[3]杨萍.情境教学法,营造初中历史教学兴趣课堂[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