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黄银虎

身份证号420822198601283111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在大量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根本,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土建地基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进行补救和处理。所以需要不断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土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基础工程是现代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屋质量来说非常重要。土建工程地基可以让建筑的承载力到达地基的下部结构,所以地基的质量非常重要,若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建筑就会失去稳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变得至关重要,应通过不断地对房屋建设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改善、控制和提高,来达到建筑安全稳固的主要目的,促进土建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1土建工程中地基建设概述

地基指的是能够承受建筑物荷载作用并对建筑起支撑作用的地层,作为地基的这部分地层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此来确保在地基上面的建筑物能够坚固、稳定、耐久。地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地基,就是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土层不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必须采取人工加固处理,使之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的地基,被称为人工地基;另一类是天然地基,这类地基的地质条件良好,承载力也相对较强,无需人工加固处理。进行地基施工时,如果土质是淤泥,并且土层表面比较薄时,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扰动淤泥;如果是由建筑垃圾组成的地基,且密实度和均匀性都比较好时,可将其直接作为持力层;如果是含有大量侵蚀性的工业垃圾和有机物质的生活垃圾等杂填土时,则需进行相应处理,才能作为持力层。

2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勘察

通过地质勘察,全面了解工程地基基础地质类型、分布、水文条件、特性等,综合分析地基稳定性和均匀性,并对不良地质类型、成因和分布范围进行初步判断,为整治不良地质提供明确依据。根据现代房屋建筑总平面图分析坐标和地形,并结合建筑性质、规模、结构和基础类型对其荷载力进行判断,以利于明确地基埋深和误差允许范围。若拟建房屋建筑为单栋,布置勘探点时需满足地基均匀性要求,并设置超过4个勘探点。

2.2地基基础选型

地基基础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根本基础,其需要承载房屋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力。根据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合理确定地基基础选型。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荷载力较大,并且房屋建筑实体和地基基础竖向分布结构一致,这时房屋建筑工程可以设置独立的地基结构。如果房屋建筑工程的垂直高度较高,对于地基基础承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时可以采用筏形的地基结构团,和独立地基结构相比,筏形地基结构的荷载能力更强,地基结构更加稳定,但是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另外,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勘察实际的地质情况,如果施工现场是软土地基,必须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我国的软土地基多是由杂填土、湿陷黄土或者淤泥土等构成,要针对软土地基。

2.3支护设计和土方的开挖技术

地基的支护设计和土方开挖技术主要是通过小放坡以及水泥砂浆的护坡对其进行支护的。首先,对挖方区内的各种障碍物进行清理,并且对搬迁区内的电缆和排水管道进行清理时,应该绘制场地平面图,明确开挖路线、边坡的坡度、集水井的位置以及排水渠道等。另外,还应该设置有关的测量控制网,同时明确控制的轴线、基线和水准点,认真审核,将其作为施工控制的参考依据。其次,采用反铲挖掘机来挖掘硬土,利用岩石的粉碎机来处理岩石。挖掘较深的区域时,应该将运土汽车放置好,尽量减少回转挖掘机角度的次数。除此之外,反铲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应该呈O型,以此来确保挖掘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挖掘机进行施工操作时,对部分基坑边角位置的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应该采取机器同人工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挖掘工作。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基坑的土质问题;倘若土方开挖形成了基坑,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基坑,既需要在基坑的附近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渠道,同时还应该确保场地的坡度与标准相符合。

2.4基础工程施工的措施和技术

对于淤泥性土质地基土,当其上部土层较为薄弱时,需选用防止扰动淤泥及淤泥土的施工方法。若是建筑废料垃圾与冲填土等.当其密实性和均匀度均较良好时都可选用其来作持力层,对含有很多有机质的生活性废料与腐蚀地基工业垃圾等杂填土,没得处理则不可将其作持力层。在对处理地基措施进行选用时,需综合水文环境与基础地质状况、建筑结构对基础的需要,房屋建筑种类与地基形式,旁边的环境情况、供应材料状况以及施工等多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经济、技术等标准后选择较优的。处理基础时,需选择有效方法,强化部分建筑的强度与刚度,以使房屋建筑对不均匀地基形变的适应性能得以提升,对于已经确定的处理基础措施,实施必需的检测,并且为施工工程质量提供有关根据。近些年,复合式基础获得了广泛应用,应用该方式能使基础持力层的承重能力得以提升,也可使基础沉降得以有效控制,从而使房屋建筑的主体与裙房间沉降不同问题获得解决。不管采取何类方式,若采取施工之后实施浇带而未设置永久变形缝,则极可能会致使房建结构与裙房整体性倾斜状况发生,所以怎样确保房建结构整体的应用期限。除了质量、工艺与材料需求之外,必须先将地基施工措施进行较好把握,才是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

2.5地下水控制技术

现阶段主要采用管井降水法控制和防范基础地基腐蚀问题;首先,要注意承压的含水层渗透系数,要具有一定层次性,逐渐加大变化,不应当降幅相同。同时,要应当充分考虑到井深问题,通常情况下管井的井深要比基坑挖深深6m左右;其次,由于含水层的土质通常为粉质黏土、粉土和粉砂交互层,具有渗透性差的特点。对此,在作业时可以将井深打至基岩底部以促进渗透系数的提升,确保井的完整性;之后,对于一些具备坑内布井条件面积较大的基坑,可以进行坑内布井,尽可能地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基坑,可以采取坑内、坑位布井相结合的方式作业;最后,如果基坑的挖掘已经接近交互层,可以将交互层底部的含水层承压水头降到基坑的底部以下粉细砂层降水。如果无法揭穿隔水层或者隔水层的厚度无法抵抗承压水头的压力,可以采取悬挂式隔渗帷幕加深井的方式降水减压,进而实现地下水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对建筑工程起着重要作用,故此要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将其施工特征得到全面性的了解,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也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在地基基础工程中进行引进,借此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更好的满足实际工程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宋栋雷.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1,0(03):11-11,13

[2]王捷如.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22(02):130-131

[3]王胜.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新材料·新装饰.2020(20):13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