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

刘定锐

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兴安县消防救援大队灵渠消防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541300

摘要:石油化工厂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防火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一旦石油化工厂罐区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从根本上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但当火灾发生后,需要立即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进行扑救,将火灾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石油化工厂罐区之所以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主要因为罐区内存储大量的易燃易爆炸物品,火灾发生的同时极易引发爆炸,严重威胁罐区周围的安全。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单罐的容积在不断增大,容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也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基于此,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灭火扑救措施,当火灾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以此来保证石油化工厂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石油化工;罐区;火灾;扑救措施

引言

火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灾害,一直深受人们关注,火灾一旦发生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如果火灾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相较于其他行业的火灾事故,石油化工行业所发生的火灾事故严重程度更高,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恶劣。近几年,我国石油化工厂罐区频发发生火灾事故,此事件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入对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进行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1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的特点分析

1.1容易发生爆炸

当石油化工厂罐区发生火灾后,爆炸会随之产生,但有时是先发生爆炸,后引发火灾,具体形式要结合石油化工厂罐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由于石油化工厂罐区会存储大量的易燃易爆炸物品,因此爆炸在发生时,可能是物理爆炸,也可能是化学爆炸,无论哪种形式的爆炸,均会造成较强的破坏性,严重威胁工作人员和灭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对石油化工厂罐区进行灭火时,为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需要明确整个灭火流程,找准灭火的重点与难点,高效准确的开展灭火工作,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将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是有化工厂罐区的火灾事故还极易发生二次爆炸,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前期的灭火工作,会导致灾害再次发生。

1.2燃烧速度较快

石油化工厂罐区内储存的物品以汽油、煤油、化工原料以及石蜡等为主,大多都是易燃易爆炸的物品。汽油、煤油以及石蜡等物品沸点较低,容易会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情会迅速扩大。尤其是一些可燃性液体,燃烧速度会非常快,这给扑救工作会带来一定难度。火灾事故在出现的同时,爆炸也会随之产生,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导致火灾难以被控制。

1.3火情难以控制

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往往是一些大型火灾事故,想要对火情进行控制并且及时扑灭火灾则显得较为困难。在灭火救援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资,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几乎没有安全的地方,每一处都存在安全隐患。这就造成石油化工厂火灾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想要在短时间内灭火则具有一定难度,对灭火救援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有着较大的考验。

1.4燃烧状态复杂

对石油化工厂罐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火灾的燃烧状态大多都较为复杂。由于罐区内会储存相应的气体,因此容易发生立体爆炸,而且爆炸的规模较大。油罐区域发生火灾后,油品会出现沸溢的情况,油品的大量流散会扩大火灾事故的范围。此外,当液化原油气罐发生泄露,气体会随着空气飘散,火灾的面积则会不断扩大。救援人员在灭火时,需要持续性对容器、着火罐以及装置进行冷却处理,如果冷却处理工作不到位会导致复燃、复爆。易燃气体在扑救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阻断处理,会导致气料再次蔓延,遇到明火后会再次发生爆炸。

2石油化工厂罐区发生火灾的原因

2.1化工装置存在问题

石油化工厂罐区之所以发生火灾事故,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在众多原因中,化工装置出现问题则较为常见。应用在化工领域的装置大多都较为特殊,在进行设计生产时就有十分明确的防火条件,各项设计及生产工作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但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化工装置的设计对精确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设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这就导致化工装置的质量本身就存在问题。长时间投入使用后,装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在高温、高压、高负荷的状态下,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对于由化工装置所造成的火灾事故,可以通过严格的控制管理手段进行避免,加强对化工装置的质量检测,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部分出现损坏的装置要及时进行更换。在应用任何装置前都要开展细致且全面的质量检测工作,针对精确性等问题进行严格审查,在保证无误后方可进行使用。

2.2火源点管理原因

火源点管理是石油化工厂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如果火源点与石油化工厂罐区接触,则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火源点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石油化工厂需要给予火源点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石油化工厂自身具备的特性,使其有大量的火源,火源数量要远高于其他行业,部分火源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源点管理的难度。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石油化工厂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加大管理力度,及时排出一些火源点对石油化工厂罐区构成的安全隐患,保证罐区始终处在安全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3人为因素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出现,如今能够被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变得越来越多,许多工作都能实现自动化。但仍有较多工作需要由人工完成,人工操作则比较容易发生失误,会影响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稳定运行,进而引发一些火灾事故。此外,石油化工厂罐区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无法持续性进行运行,如果运行超出规定的时间范围,将会出现过热的问题,此时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工作人员需要随时关注罐区运行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技术人员会忽视对时长的观测,如果使用过渡,将会引发火灾。

3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扑救措施

3.1全面开展火场侦察

石油化工厂罐区发生的火灾事故大多都是突发的,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时,消防救援人员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火情的实际情况对扑灭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各项决定都要果断,不能拖拉,否则会导致火灾事故恶化。各项扑灭工作在开展前都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的侦察,只有在有了准确的了解后,才能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扑灭工作。在侦察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①爆炸发生时,火灾标高以及临近的油罐所储存的油品类型、总量以及木垫板的标高。②发生火灾事故的油罐具体被破坏的位置。③燃烧油罐的防火堤是否是完好状态。④油罐区域内的排水管是否完好通畅,相关水封设备是否完好。⑤发生火灾事故的燃油管是否存在沸溢现象,罐内的油品是否能够移动。⑥考察临近单位的灭火设备情况,如果设备能够使用则可以作为援助。上述提到的侦察内容均为重点,除上述内容外还有许多需要重点侦察的内容,笔者不一一赘述。简而言之,火灾扑救的效果会受到前期火场勘察情况的影响,如果能够做到细致全面的勘察则有利于消防人员掌握准确的火场信息,便于制定更加合理的火灾扑救措施。

3.2油罐冷却处理

在对燃油罐进行扑灭时,首先需要对水枪进行冷却处理,针对临近油罐的着火气体也要进行冷却处理。在完成灭火工作后,瓶内的温度要低于保险水温。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油罐的冷却水,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泡沫灭火效果,减少在灭火过程中对泡沫造成的破坏,可以起到快速灭火的效果。油罐冷却处理在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扑灭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给予该项工作高度的重视。

3.3泡沫灭火前准备

在采用泡沫灭火方式时,为达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需要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泡沫灭火的关键点在泡沫量供给上,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持续性向着火的油罐进行泡沫供应,当泡沫供应量和供应效率不断提高后,所能达到的消防效果也就越为理想。在进行灭火救援时,如果燃烧时间被拉长,将会给扑灭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还会增加临近油罐发生爆炸的几率。因此,在灭火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①对泡沫液和泡沫灭火装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如果发现装置出现损坏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更换。②有无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③消防人员能够准确使用泡沫灭火器设备。④泡沫饮用水是否安全。在有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则能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4泡沫灭火处理

在对石油化工厂罐区消防堤内的油品进行灭火时,需要采用泡沫灭火的方式。如果火灾在发生时,存在多个油罐共同着火的情况,扑救工作则具有一定难度,此时需要将泡沫扑救装置进行集合,或者根据火情的实际情况向相邻油罐中着火危险较大的油罐进行扑救。当对油罐的明火扑灭后,为了避免后续出现复燃现象,需要持续性进行泡沫的供应,时间至少为5-100分钟,还要对已经燃烧过的油面进行泡沫的覆盖,对管壁进行结冻处理,当油温达到正常范围后可以停止工作。对于油罐的顶部或局部发生损坏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首先可以从着火油罐的开口处进行泡沫的灌输;其次将油罐内的油品进行转移,放置在另一个油罐中。当地下或半地下混凝土油罐发生火灾事故后,由于结构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几下几种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底部的水层和油品排出;从上风向的位置进行泡沫的喷射,如果油罐的顶部受到破坏,则可以采用移动泡沫灭火系统;如果混凝土油罐发生火灾,则会形成一个较为严重的区域,此时会延长泡沫灭火的时间,针对该种情况应该尽可能加大泡沫量。

3.5提高物品输送连续性

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事故大多都较为严重,火灾规模较大而且火势猛烈。想要灭火则要消耗较多的灭火剂和水。为进一步提高火灾扑救效率需要提高灭火物品的输送连续性。当石油化工厂罐区发生火灾后,需要立即制定合理的调集策略,火灾现场内部要尽可能少使用主站消防车,可以根据火灾情况选用一些大功率的灭火车,采用分线路进行灭火,每个灭火区域内都要设置独立水量和灭火剂,保证每个区域都有充足的灭火资源。除此之外,需要充分结合消防设施、自然供水等因素,保证输送的连续性。

3.6妥善处理相邻油罐

当油罐发生火灾后,如果相邻油罐位于下风口位置,则极易受到严重威胁,导致临近油罐发生火灾和爆炸,造成火势蔓延。未避免对临近油罐造成影响,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首先应该注重对临近油罐进行冷却处理,避免温度过高而发生爆炸;其次对临近油罐是否会发生沸溢现象进行明确,估算沸溢时间,了解火灾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而威胁周围的建筑物;最后需要切断与相邻建筑的工艺联系。

3.7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的发生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对资料进行完善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的扑救计划,同时可以记录归档,为后续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参考。在收集资料时,需要将重点放在火灾发生的客观情况上,例如火灾发生的时间、何人从何处目睹火灾的发生,当天的天气情况,油罐顶部是否出现损坏,是否存在沸溢情况等。此外,还要对整个扑救过程进行记录,明确消防人员采用的扑救方案,消防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何时开始灭火救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厂罐区火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为不断提高扑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明确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具有针对性的制定扑救方案,全方面了解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物品输送的连续性,对相邻油罐进行妥善处理,还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以便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对扑救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浩.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0):120+122.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21.20.067.

[2]陈劲峰.石油化工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3):154.

[3]谢枸棉.石油化工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07):1021-1023.

[4]邵春玉.浅谈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05):17-19.

[5]刘春野.浅谈石油化工厂罐区的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