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强电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建筑电气强电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钟涛

身份证号:42242619761026041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更新替换。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属于项目管理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施工单位采取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直接影响了建筑电气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质量管理也关系到项目工程质量。该文分析了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管理对策,针对实际施工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建筑电气强电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强电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属于重要的工作环节,而电气安装工程中,强电施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注重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全面把握电气工程整体情况,各参加单位需要加强沟通协调,保证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质量。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升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1当前建筑电气强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进度难以协调到位

在电气强电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进度管理,一方面能够确保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关系到项目后续应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甚至与项目整体的损耗和能耗息息相关。通过强电管理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优化施工效能并积累经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进步。但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中,由于施工时间和施工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强电系统、装饰装修工程等管线得不到优化,暖通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强弱电工程之间存在重复监管甚至管线碰撞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共享施工资源和施工团队,很可能会出现挤占其他施工资源和时间的情况。这样不仅无法做到协同作业,而且也难以优化施工进度,增加了后续监管的难度。

1.2 监理工作存在不足

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过程中,监理项目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施工技术指导工作,由施工班组人员主导强电专业技术工作,同时监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电气专业监理人员由给排水或暖通专业监理人员兼任建筑电气强电施工监理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出监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监理人员知识储备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满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需要。为了有序落实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项目前期和施工自检工作哦,监理单位需要发挥监理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建筑电气强电施工的监理工作。

2.3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落实建筑电气强电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在实践工作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无法保证建筑电气强电施工的可靠性,不利于顺利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要求,降低了工程管理的质量,甚至降低管理工作的效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出现严重的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质量问题。

2提升建筑电气强电工程管理质量的措施

2.1有效协调施工进度,监管整个施工过程

首先须协调各个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在图纸中标注出电气工程的应用部分,并强调强电工程的具体位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调节好各个工程环节的进度,以便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顺利协调沟通,落实好监督工作。其次严格把控各个施工工序。在基础工程完成后,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须对后续工程的应用进行调节,使各个施工环节在相互联结且保证资源到位的情况下,做好配电供电工作,协调线缆和电器设备的敷设和安装,落实各个工序的互检和自检。为了更有效地调节好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须对安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隐蔽环节严格把控,详细审核预埋件的规格、参数、型号等,防止由于预埋管线敷设不合理为后续的施工应用带来麻烦。一旦出现开槽和结构开裂的问题,须及时返修处理。必要情况下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设置屏蔽器,确保工程的后续应用效果。

2.2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为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质量,要求监理单位进一步重视工程监理的各项工作,依托信息化和技术化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体的工程应用效率。例如,监理单位须定期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的工艺技术、责任意识、现场环境、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科学可靠地把控。另外,须严格审查监理工程师的职称和资历水平。

3  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施工准备工作

参建单位需要重视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有效开展电气强电施工。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应提高项目谋划高度,统筹考虑全局,避免产生重大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需要协调设计部和管理部门等,共同审查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设计图,细化施工图纸中的细节内容,确定施工重难点,同时全面细化审核施工图,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施工人员等因素,建立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建设单位需要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审查核实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图纸,及时探讨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图纸,有效把握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进度。

3.2 优化变电系统设计

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建筑电气强电设计质量关系到项目整体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直接关乎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能耗和费用,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建筑电气强电设计价值。在施工图纸设计中优化设计图纸,变压器覆盖半径最好不超过 250 m,减少电气能源消耗,为建筑电气强电施工提供专业依据,避免施工图缺项漏项,在设备和管线安装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收集使用单位的意见,保障工程满足使用需求,调查平面布局和功能是否和前期沟通一致,同时需要结合专业规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创新传统施工工艺,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保障建筑电气强电设计质量。

3.3 加强管线安装质量

建筑电气强电施工涉及较多的线路,整体施工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清洁管道,在施工之前清扫电线管路,并且在管道中放入滑石粉,有利于降低摩擦,使穿线速度和电缆电线质量得到保障。其次是穿入引线,这也是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穿线阶段需要提升管道的通畅性,在管道弯曲部分穿线阶段,工作人员可以利用 2 根铁丝在两头拉动,在管道中穿入电线,电缆电线完成敷设后要进行绝缘电阻测量,1 kV 以下的使用 1 kV摇表,其值不应小于 10 MΩ;1 kV 以上使用 2.5 kV 摇表,3 kV及以下的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00 MΩ ;6 kV~10 kV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400 MΩ。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区分导线,在管路中可能涉及各种导线,按照规范要求用不同颜色标注导线,在穿管过程需要遵守技术规范合理调整导线,顺利穿过导线后,维护负荷的平衡性。施工人员在布置线路的过程中,避免线路之间出现打结和环绕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牢固的衔接线路,利用胶布封闭,避免出现毛刺。施工人员要注意标注电线颜色,详细标记颜色不协调的线缆,为后期检查工作奠定基础。在施工测试阶段,施工人员可以利用万用表检测电源插入口,落实通电测试工作。在主设备电源线接入部位焊接小的铜鼻,避免电线直接连接接线部位。

4落实材料采购环节,提升各工程系统的应用效率

确保建筑电气安装材料的质量。例如,在选择电缆材料的时候,要求其抗腐蚀性和绝缘性要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进场材料须达到应用标准。强化设计管理工作,编制施工管理方案,使各项施工环节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和具体的工程进度来进行资源的有序分配和各环节的合理统筹,按照绿色标准和节能标准对整个工程的各环节进行细节把控,提升电气工程强电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团队须基于细节角度对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地把握,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返修处理并上报返修意见,直到项目检查合格为止。

结语

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涉及较多的工序,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特种作业的危险性,参建单位需要注重建筑电气强电工程管理工作,结合施工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有序开展建筑电气强电施工,降低建筑电气强电施工风险,保证项目使用功能和强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魏志慧,朱岩庆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强化策略研究 [J]. 科技风,2020(15):138.

[2] 黄杰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J].建材与装饰,2020(1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