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邕城文脉  守护南宁记忆——文化自信自强引领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传承邕城文脉  守护南宁记忆——文化自信自强引领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创新发展

李小花 

南宁威邕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201

天青色等烟雨,三街两巷在等你。位于邕江之畔南宁市兴宁区老城区的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总有一个让你驻足的理由:在这里,你可以慢读一卷诗书,细细品位邕城人文历史韵味,忆古抚今;亦可以身着一袭华服,“穿越时空”梦回千年宋城,阅尽繁华人世。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曲径通幽处,“众里寻他千百度”;亦可以徜徉于市井巷陌,大快朵颐尝遍人间美味,甚至可以独上仓西门城楼,扶栏远眺“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就是古邕州城最厚重的历史记忆片区。

青砖,青瓦,清水墙;老街,老巷,老南宁。老南宁·三街两巷老南宁•三街两巷是南宁市首个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老南宁历史文化特色的商文旅项目,包含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三条街道和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自2018年12月开街运营以来,老南宁•三街两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匠心传承文化基因,深挖“百年商埠”的人文价值和南宁特有的邕城文化,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助推全市商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打造南宁市有热度的城市新地标、有温度的人文会客厅。

一、守护邕城记忆,匠心独运重现“百年商埠”夜繁华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活着”的记忆,见证了城市历史的发展,是城市文化和特质的集中展现,是城市的根和魂。老南宁•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为古邕州商业的发祥地,是建设时间最古老、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南宁人文历史最能体现的建筑群,这片古建筑群落承载着南宁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人文之魂。这里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风貌的骑楼建筑,以及蕴含老南宁历史文化的会馆建筑,南宁市近60%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均集中汇聚于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要心存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才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多年来,老南宁•三街两巷在新旧共生中延展历史脉络。自2017年6月28日开工建设老南宁•三街两巷核心区一期以来,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严格保护其中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恢复老南宁骑楼街区风貌。邕州知州殉难遗址、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金狮巷民居群、兴宁路及当阳街骑楼等均按历史原貌进行整修,漓江书院、南宁市瓯骆汉风陶瓷博物馆、广西(国际)纸本艺术中心等多个文保单位引进并集中落位于金狮巷民居群,形成文保片区,在“新旧共生”中延展老南宁的历史脉络,感受人文情怀。

老南宁•三街两巷守护城市记忆,对街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实现了多元产业及文化共存,大大提升了街区活力,使得“百年商埠”历久弥新,重现繁华。通过融入新时代特色和现代经营理念,保护街区蕴含的民俗活动、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老字号品牌,引进小嘟来等具有老南宁特色的本地知名餐饮品牌以及万国酒家等中华老字号、广西老字号、民间老字号;引进糖画、纸扇绘画、手编工艺品等民间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产品,为市民体验民俗文化提供良好载体。如今三街两巷有文化公益展示、文化创意创新、特色商业休闲等三大业态,街区文化和旅游业态集聚,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

老南宁•三街两巷是千年邕城的历史之源,是老南宁的记忆之始。青砖小巷,记录城市变迁;木雕窗花,镌刻斑驳光阴;骑楼民居,写满岁月悠长。你听,“叮叮当当”打金银器的声音是金狮巷中最动人的悦耳音符;你品,鸡仔饼、马蹄糕等知名小吃是银狮巷内“老南宁”最深的味觉记忆;你看,在青石板路上捉迷藏、掷石子,喝茶下棋、闲话家常,是一代代老南宁人心中最美好的存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走进老南宁•三街两巷,邕城的悠悠岁月从未远去。岭南民居、骑楼、城隍庙、窗花、牌坊、油纸伞、红灯笼……华灯初上,彩灯摇曳、流光璀璨的老街处处散发着诱人的烟火气,引来众多市民和游客游玩。老南宁•三街两巷坚持传承老南宁文化的初心和使命,促进守护城市记忆与街区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已成为南宁“夜经济”发展的城市名片。

二、传承邕城文脉,慧心巧思开启“人文会客厅”新画卷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老南宁•三街两巷致力于传承古邕州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发展中不断提质升级文旅品牌,打造三街两巷人文展示平台,通过漓江书院、汉风陶瓷博物馆、广西纸本艺术中心、赋南宁书画艺术馆、王阳明在广西展示馆、人民剧院等公益主题文化展馆,让市民游客从中了解到南宁文化历史,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体验度,进而提升整体文化氛围;打造传统非遗文化打金打银区、传统小吃区、原居民小吃区这三类外摆区域,满足游客对夜游、夜购、夜娱的需要,新增“夜仓西夜市”,提升街区夜经济活力;打造国风文化体验平台,深入挖掘老南宁历史文化内涵,增强街区商业与文化品质,打造千年邕城沉浸式国风文化场景,形成具有老南宁特色的文旅商业态和文化品牌项目。2022年举办 “鸿福临门 邕城盛市”三街两巷二期新街开放暨仓西门揭幕仪式系列活动、新春嘉年华沉浸式国风系列活动、中秋追月计划大型国潮互动活动、首届国风文化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共计10余次。

人民群众需要文化,而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因此,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老南宁•三街两巷着重构建文旅新场景,打造民国风情街等重点片区,组织策划民族歌舞等具有壮乡特色的文化表演活动,联合推出“逛三街、吃两巷、登畅阁、游邕江”精品旅游路线,努力展现百年商埠文化历史画卷的繁华胜景。融入体验式文创,鼓励支持文创主体设计开发原生IP,设置三街两巷官方旅游特产店,催生文化特色旅游衫、金狮银狮纸模型、利是封等一批具有强烈区域辨识度和文化认同感的文化创品。同时将街区文化旅游常态化,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塑造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老南宁•三街两巷”公益演艺活动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这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志愿服务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老南宁•三街两巷在内外兼修中传递城市温度,注重文化与旅游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传统与时尚融合,传播与体验融合,在延伸内涵中塑造绿城南宁的历史文化名片,先后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广播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采访报道累计超过450次,服务2019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参观考察团、国务院参事室调研团、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等各级各界领导嘉宾参观游览近320场次,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已然是传播城市文明的形象窗口,成为了南宁市有热度的城市新地标、有温度的人文会客厅。

三、赓续红色血脉,臻于至善构筑“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老南宁•三街两巷承载着历史,镌刻着记忆,传承着精神。在街区公益主题业态分布中,有邓颖超纪念馆、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南宁商会旧址、仓西门、城隍庙、金狮巷民居群等主题景点,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老南宁•三街两巷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三街两巷红色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打造“三街两巷•红色印象”党建品牌,大力传播三街两巷项目的品牌人文建设,通过红色力量引领三街两巷项目品牌建设工作。2022年,“三街两巷•红色印象”党建品牌荣获南宁市国资委党委系统“优秀党建品牌”20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老南宁•三街两巷不断深化品牌建设,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以传承老南宁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建品牌创建与三街两巷的文化落地紧密结合。以“一核三融两促” 为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融入红色文化、融入商圈经济、融入市民生活,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促进商圈经济发展),以“一馆三院两址” 为载体(邓颖超纪念馆,中华大戏院、人民剧院、新会书院,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南宁商会旧址),打造红色商圈文化工程,建设“传承•红色故事”、“铭刻•英雄先锋”、“耀动•红色文艺”、“启明•红色文创”、 “赋能•红色光影”、“印记•非遗景观”、“探究•文化研学”等七大红色文化板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坚定了前行的步伐。老南宁•三街两巷要在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继续发力,将通过举办多场红色演出、开发系列红色文创产品,打造多处历史景观文化墙、景观小品和精神堡垒,开展系列国风国潮民俗节庆活动等活动,从历史建筑、人文景观、非遗展示、夜游体系、民俗节庆、传统美食等方面,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艺术创作、展陈展览、红色旅游等紧密结合,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以及老南宁的故事。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年来,老南宁•三街两巷作为南宁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项目及强首府战略文化板块重点项目,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南宁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广西十佳夜游文化街区”、南宁市“十佳新型文化空间”和“十佳文旅商业态融合创新景区”等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突出南宁独特地域性文化,打造壮乡特色文化传播窗口,老南宁•三街两巷将始终坚持以传承邕城文脉,守护南宁记忆,繁荣商圈经济为使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聚焦服务提升、品牌升级,创建南宁文旅产业集群,创新南宁文化传播符号,助力南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文化场景打造、非遗品牌引进、沉浸式演出等民俗活动举办等形式,全面提升街区文化内涵,将街区打造成为以“历史记忆”“夜游经济”“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示范街区,以丰富的业态和更好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加快建成具有南宁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