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陶艺创作三步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儿童陶艺创作三步曲

黄菊芳

慈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陶艺——火与土的艺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如今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逐渐被引入中小学美术教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校开展陶艺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孩子们在感受泥土芬芳、享受陶泥带来的乐趣时,发展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陶艺创作有着其独特之处。笔者在辅导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点滴经验,总结了一套方法,我称之为陶艺创作三步曲。

一、摔、掷、揉,练就一手好泥

我们常说技和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支持,陶艺亦如此。在陶艺创作前期,练泥就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法,它是为了去除陶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使陶土致密,软硬干湿适宜,孩子们在塑形的时候更可得心应手。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摔掷练泥法、菊花形练泥法。通过练泥不仅可以将坯体中存在的气泡挤压到外表,以便发现、去除,还可以防止作品在烧制的过程中,不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导致爆裂。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练泥环节,常常被老师们所忽略,导致作品在烧制过程中裂开、破损——缺胳膊少腿,成了“残疾”,使得创意不能完美呈现。

教学初期,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孩子们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却往往让他们空欢喜一场,扫兴而归。而在教学中加入了练泥的环节就不一样了,这样的现象不仅没有了,而且这些作品成了校园、居室中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风景。练泥,貌似不起眼的一个举措,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盘、拼、捏,掌握造型方法

如果把练泥比作造高楼的地基,那么各种成形方法就是成就创意大厦的支柱。小学陶艺教学中常用的成形方法有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形法和手捏成形法。

泥条盘筑法是一种较原始的成形方法,取适量练好的陶泥,搓制成粗线均匀的长条,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而上盘筑成所需器物的样子。一边盘筑,一边在每层叠加处刷上泥浆并用陶拍拍打,使其变得更牢固。如有需要还可以将器物内外的接缝抹平,产生特殊的纹理,达到不同的效果。

泥板成形法则是将练就的陶土用拍打、滚压的方法做成厚薄均匀的泥板,并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大小,来制作器物。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很广且变化丰富,在儿童陶艺教学中,主要运用在房子、器物等作品创作时,在创作大型人物时,也可用泥板卷一卷做成裤子、身体等。

手捏成形法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因为它能最直接地表达作品的构思,就像我们儿时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因其方法的灵活性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小学陶艺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但也有其局限性,一般仅限于小型作品。

多样的造型方法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实现创意的不同途径,还为他们的创作奠定了有效扎实的基础,使得他们在实现创意时能运用自如。有时往往在创作同一主题时,出现多样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看、说、画,开启创意大门

光有技术,没有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创意,也称不上一件好的作品。如何启迪孩子们的创意,那就得在打开学生创意思维的大门上做文章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科技盛会,我在上《世博》这一主题时,就采用了看、说、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课前先让孩子们欣赏世博的视频、相关的图片:场馆、游客、以及世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的思维,加深他们的印象。看,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模仿。通过欣赏同龄人、大师们的作品,孩子们从中汲取到了精华。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让他们学会了更多技法、读懂了作品的思想、掌握了陶艺作品中特有的语言。

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还只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想法。人类就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发展起来的,这一方法在儿童陶艺教学中同样适用。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想,对于世博这一主题创作,每一个孩子眼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爷爷年纪大了,但很想了解与世博有关的信息,我可以表现给爷爷讲世博的情景。也有的说:世博在上海举行而我们就在上海的对岸,我想表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文明出行,为世博会的举行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还有的则认为:世博会能在上海举行,是件天大的喜事,我们应该为世博喝彩……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相互启发着,各说各的见解,每人眼中都有独特的世博。

当他们把自己的创意画在纸上时,我欣慰地笑了,一件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特色。通过画草图,孩子们学会了把自己模糊的意识真实的表达在纸上,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创意,且在不断地修改中得到了完善,这一过程又是孩子们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瞧,这件以《精彩世博》为主题的设计稿,体现了孩子的创作思路、想法、和修改的过程。

看,激活了孩子的思维;说,让孩子们的思维碰撞,生发出智慧的火花;画,让孩子们将完善后的创意用以创作,更易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有着最真切的感受,一件件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童趣,而那恰恰是最精彩,最打动人的东西。

美术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儿童陶艺教学中,既要关注技法,适当渗透须掌握的技法,又要开启学生创意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练泥、技法、创意,儿童陶艺教学的三步曲,让孩子们在畅游火与土的艺术中,成就了自己的创意梦想。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