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分析

吕永利

新疆伊犁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 伊犁 835000

摘要: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水利部将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提出健全水利工程安全保护制度的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对于堤防工程,加快推进标准化管理,科学实施标准化管理评价,有效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是保障堤防工程安全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

1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内涵

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就是以保障堤防工程安全运行为底线,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合堤防工程管理实际,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堤防工程实体安全、行业法规要求、日常管护业务、机制体制保障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定规则标准,通过各级部门协调实施,规范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以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指导并监管具体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绩效评价办法和奖惩机制,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堤防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堤防工程综合功能拓展和效益发挥。

2堤防安全的影响因素

在水利水电工程堤防运行观测工作中,内外环境对堤防的影响较大。其中,内部环境包括机械、设备、人为、材料、水温、水压、渗压等对堤防造成应力应变及温度的影响,使坝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倾斜,从而导致内部出现裂缝、渗漏等现象。外部环境包括坝前水位、坝外温度、绕坝渗流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堤防安全的影响。因此,观测人员要充分了解堤防内外环境影响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不同部位、不同方式进行监测与诊断,及时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切实保障堤防运行安全,避免一系列灾难的发生。

3堤防工程安全隐患调查

某县堤防工程普查工作利用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相关数据资料和图件成果,遵循“内外业相结合”“在地统计”原则,采取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的方式,利用数据汇集整理、档案查阅、现场勘查、遥感解译等多种调查技术手段,以流域、区域防洪规划设计、工程安全评价、运行管理等资料为基础,调查县域 5 级及以上堤防工程现状防洪能力、防洪工程达标情况、安全运行状态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调查内容包括堤防工程的空间位置、规划防洪标准、现状防洪标准、工程结构特性及堤防建设达标情况等。

3.1 第一次险情

2012年受“达维”影响,某县平均降雨量为233.6mm,其中区域最大降水量高达335.1mm,是我县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降雨。受“布拉万”影响,我阳县平均降雨量为87.0mm,最大降雨量为182.4mm。此次强降雨和强台风造成山区乡镇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我县农作物大面积倒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特大损失。

3.2 第二次险情

2013年平均降雨量63.6mm,最大降雨量为214.0mm。“816”强降雨造成我县下属乡镇及近临1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0070万元,受灾人口2.80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1.1hm2,倒塌房屋67户194间,损坏房屋1477户2477间。

4堤防安全监测优化措施

4.1完善监测数据处理流程,建立健全数据库管理平台

定期开展堤防安全监测,发现问题应及时复查处理,做好监测数据录入处理工作。坝体监测数据录入信息包括坝内设备监测信息、系统应用运算信息、堤防巡检信息、坝体环境监测信息。在坝体设备测得数据信息后应及时进行系统运算,通过运算保存入档。在各方面信息收集整理完毕之后,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数据库管理平台,为后期数据分析打好基础。水利工程堤防的数据库管理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数据综合运算,二是数据分析处理。水利管理部门规定,每半个月完成一次堤防安全监测技术工作,每月完成一次堤防基础设施安全巡查工作,并将有关数据综合计算存档。

4.2综合整治监测数据,做好堤防安全分析

水利堤防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建筑物。而维护堤防安全就需要堤防安全技术分析。堤防安全技术分析就是对堤防监测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整治、分类处理,从而获取能反映堤防和基岩不同时期状态变化的数据,再次利用环境量对堤防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和判定堤防的安全运行等级。

4.3准确选位,合理安装监测设施

为加强安全监测仪器的使用,提高堤防工程运行精度,落实有效的堤防安全监测技术,在水利工程堤防施工及运行中,必须注重在适当位置安装监测设施(系统)。监测设施包括施工前后所有监测仪器、水尺、摄像头等。考虑到施工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压力,如若监测设施的位置选择不恰当,安装不到位,必然会造成施工成本和运行成本的浪费。因此,科学设计和准确选择监测仪器安装位置,不但节约工程成本,而且便于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4.4有效制订方案,做好水雨量监测工作

在水利运行管理中,水位管控一般都需要控制在堤防安全线以下,所以做好水位监测非常重要。水利运营单位一般都应在源头、河道河墩、库区挡墙等位置设置水尺,以便对水库中的水位高程随时进行监测;有的在水利堤防上下游分别设置雷达自报装置,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了解上下游水位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处理。因此,水位及降水量的监测都应该合理制订方案,分段分期常态化监测。各水利运营单位每天应按时做好水雨量统计工作,计算出水库库容及出入库流量情况,同时结合有关数据综合分析,掌握各水库在不同时期的整体蓄水情况,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制控管理。

4.5切实制定巡检制度,保障堤防安全运行

堤防监测要先从外观着手,安全巡检是堤防监测工作的外观体现。堤防安全巡检工作是否到位,对水利水电工程坝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堤防巡检工作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行:(1)检查堤防坝面、迎水面、坝肩周围等是否存在变形、开裂、渗漏水现象;(2)检查泄洪道、溢流堰、闸门等位置是否有杂物堵塞或滞留;(3)检查堤防内部防水防护、启闭设备、钢丝绳等器材是否出现老化、磨损、接触不良等现象。定期做好堤防安全巡检工作,制定长期的堤防安全巡检制度,这对堤防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5 维护建议

1)进一步加强堤防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管理事项全覆盖,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加强工程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整体管护水平。3)加强河流综合治理,对部分堤防防洪标准不达标的河流应及时开展除险加固工作,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防护效益,确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做好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养护工作。对堤顶路、堤坡草皮和护砌等工程设施做好日常维护,对河道内的垃圾和秸秆等堆积物要及时清除,消除阻碍行洪隐患。5)根据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全面做好防汛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和包保责任制度,制定各项完善的防汛、防洪预案。6)强化预警、预报措施,发现险情及时转移人员避险,并组织抢险队伍及时抢险,突出的危险区域等重点部位做好防守工作,储备充足防汛抗洪抢险物资,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7)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信息化监控平台等资源,实现堤防等水利工程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0中国水利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33.

[2]张清明,王荆,汪自力,等.我国典型堤防工程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水利,2020(10):136-138.

[3]汪自力,张清明,王荆,等.新形势下堤防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人民黄河,2021,43(01):145-14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