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施耀忠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道桥隧道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各个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逐渐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是,部分道桥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工艺技术落后、施工方法单一,造成工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和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积极创新道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道桥隧道工程的特点,以实际工程案例详细分析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旨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我国道桥隧道工程建设起步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晚,技术积累较少,同时在施工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增加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大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各项施工工作管理,为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道桥隧道工程特点

1.1多变性

道桥隧道工程在各项施工工作开展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就是隧道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主要由于在正式施工之前无法通过相关措施精准预测工程所在地是否存在瓦斯、泥石流等相关地质情况,从而不能预测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变化,容易造成隧道施工操作中出现坍塌问题,难以保证施工工作开展的安全稳定性。另外,道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同技术环节衔接性较强,需要在一道工序完工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并且保障该施工工序直接覆盖上道施工工序,从而增加了隧道工程重新修复工作的难度。

1.2施工难度大

道桥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类型的施工问题,当没有合理应用针对性解决方案处理相关施工问题时,就会造成工程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出现坍塌、泥石流等安全事故,充分体现出工程施工难度大的特点[1]

2工程概况

某道桥隧道工程,顶部自然坡度为10-30度,地表植物较多,整个隧道长度为720米,并且浅埋其中一部分隧道。施工人员正式施工中发现隧道部分顶部出现滑坡、变形等现象,需要详细分析隧道受到的影响,于是开展超前地质探测,从而发现隧道坍塌问题的底部土体具有裂缝,但是隧道受到的影响并不严重。分析原因是由于该隧道工程中部分区域呈现出浅埋性特征,而施工人员未进行加固处理,在施工中扰动土体,降低了隧道斜坡后缘土体的稳定性。

3道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洞口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在洞口需要由上到下借助边仰坡开展分层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应用挖掘机,并借助装载机压实土地、平整场地,当遇到坚硬石质层需要合理应用人工钻眼爆破的方式,提高施工效果。另外,洞口施工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洞内操作要求,合理布置供电供水材料堆放与机械设备停放场地,并且结合坡度设计方案规范完成开挖、防护和养护工作,分层进行边仰坡挂网喷锚防护,最大程度防止出现雨水渗透围岩、风化等现象。

施工人员衬砌明洞拱、洞内相邻墙和拱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合理设计洞口和周围的截水、排水装置,和洞外排水系统进行有效连接,防止地表水冲刷地面。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在进洞之前完成洞门边坡、仰坡的施工,控制坡度差值在5%左右,禁止超过允许范围,同时有效管控洞口土石的爆破施工,防止发生集中药包爆破现象,保障边仰坡和洞口的安全稳定性。

3.2明挖施工技术

明挖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一种将地面先挖开,在露天的条件下修筑衬砌,之后全面覆盖回填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在浅埋隧道中被广泛应用,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但是,明挖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施工人员工艺过程管控不到位、操作方式不当造成建筑物沉降变形、基坑坍塌等多项安全风险。施工单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力度。①创新现场管理方式。施工单位采用信息传感、BIM技术、GPS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创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结合风险预估结果,管理需求创新平台应用功能。如,本工程中施工单位创新信息管理平台,研发和应用远程视频监控、历史数据追溯功能,在施工现场合理设置传感器、摄像头,采集施工现场监测信号、拍摄视频图像,上传到系统,在用户界面全面展现出现场状况,获取特征信息。管理人员通过远程控制,了解明挖基坑施工区域状况,合理调整图像比例、摄像头角度,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隐患,在系统中有效识别维护结构扭曲变形现象,发布警报信号。②创新施工操作方式。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状况,借鉴和学习相似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针对性优化工艺技术。另外,施工单位还特意改善了基坑支护技术,有效防止该结构变形、局部滑塌等安全事故,主要包含坡顶卸载、架设锚杆、注浆加固等技术。

3.3支护技术

隧道断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合理应用支护技术,有效控制岩体质量,和围岩构建成安全稳定的隧道结构体系,提高其承载力,能够承受多种荷载。支护结构有利于隧道内部始终保持干燥、清洁,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包含初期和后期支护类型。隧道初期支护主要支撑早期围岩压力,增强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便于施工人员迅速清除隧道内部的岩体,提高施工质效,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应用超前支护、锚喷支护方法。隧道后期支护主要支撑后期围岩压力,更加符合安全、美观、耐久等多方面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持隧道安全稳定性。

本工程施工人员应用喷射混凝土厚度在24厘米左右,在全断面上铺设钢筋网,控制其间隔距离为400厘米。另外,本工程隧道全断面包含20a型钢钢架的仰拱,将系统锚杆安装在墙上,并且应用小导管具有充足的磁通量,大约为4米长,控制间距为1×1(m),将水泥将注入其中,结合标准要求的梅花形规范放置。施工人员借助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成二次衬砌,保持拱顶厚度大约60厘米,跨度最大值为84厘米[3]

3.4锚杆施工技术

锚杆施工是道桥隧道工程建设中十分关键的环节,需要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工程施工人员在锚杆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锚杆钻孔作业,实际操作中应用凿岩机预先设计方位,并且全部清除所有杂质,保持干净整洁。然后,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标准要求,在锚杆施工中全面清除岩屑,减少岩屑对锚杆施工的不良影响,全面提高锚杆施工效果。

3.5质量检测

试验检测工作是道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工作是有效控制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评定验收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忽视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的控制工作,容易造成工程早期出现严重的损坏现象。因此,本工程工作人员合理开展质量检测工作,结合实践经验综合评估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各项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有效性,确保道桥隧道工程各项施工工作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结束语:道桥隧道工程和社会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具有紧密关系,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合理采用相关技术措施,有效处理施工工作中遇到的各项安全、质量问题,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高效控制施工质量,全面提高工程项目安全性。另外,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在不同施工环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发挥施工技术最大应用优势,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亚文.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 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3):132-134.

[2]张宣雷. 分析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及改进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5):4-4.

[3]孔宇, 张璐.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