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

 ,郑青青

霞浦县下浒中心小学  福建 宁德 355114

【摘 要】 色彩是孩童对于世界的最初印象,是美术课程中最容易呈现情感特征和感染力的造型元素。在小学阶段,色彩教学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作用,接着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旨在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色彩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色彩感;策略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黄金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容易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而色彩在小学美术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元素组成部分之一,这就为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创造了教师培养学生色彩感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欣赏、感受、评价三个层面,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课的主体,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的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作用分析

1.色彩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内容,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色彩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色彩原理和色彩运用方法,对他们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持续的练习中,学生会强化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提高感知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色彩可以激发人的感知。培养色彩感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同时,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认识色彩,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色彩鉴赏与色彩审美能力。

3.增强色彩敏感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敏感度的高低是影响美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绘画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运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分析

1.注重真实生活,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艺术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同的色彩搭配,如不同的服装色彩、不同颜色的建筑物等。在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真实的色彩,将教学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观察色彩,加深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来源于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描述他们最喜爱的食物及其包装方式: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对比生活中的色彩与食品包装中的色彩搭配,最后组织学生参与发现色彩的活动,展示预先制作好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别。教师应对观察较仔细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观察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鼓励。

2.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色彩

色彩需要细心观察和悉心感知。色彩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作用于人的心理。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会制约人们的行动,人们会根据信号灯的色彩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在看见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时,会感受到它和天空相接,从而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开展教学,让他们从观察中感受美术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感受作品中的色彩与自然的色彩,获得感性的认知,为创作做好准备。在室外开展色彩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事物,鼓励他们大胆运用色彩,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问题开展教学,使学生突破对色彩的单一认知和固有的限制,开拓美术思维。如,教师不限制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让他们可以尽情地表现。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以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和色彩知识,逐渐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色彩鲜明、视觉效果较好的美术素材,以此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使其创作出五彩缤纷的作品。

3.加入新鲜元素,营造学习氛围

3.1美术与音乐的结合

美术教学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正所谓音美是一家美术教学中也可以渗透音乐内容,让学生基于不同的音乐氛围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并能够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树立起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界限,在学习中伴着不同的音乐构建绘画基础。例如,在教授《线条的表现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去表达出色彩在美术中的地位。如学生在使用红色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红色的热情;如学生使用黄色时,教师可以播放平顺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黄色的舒缓;如学生在使用绿色时,教师可以播放轻快明亮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绿色的活泼。总而言之,将美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学生的色彩感会不断提升,审美能够力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实际上,美术学科除了能够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还能够跟更多其他学科结合,如与语文诗词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色彩构建诗词意境;又如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每一段历史的人文色彩,了解美术作品背后故事,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色彩赏析能力。

3.2互联网与美术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提供了素材,教师利用互联网自身具有的多样性与直观性,将美术中存在的抽象色彩感具现化到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在《可爱的汽车》的教学中让学生完成汽车主题作品,由于乡镇学校的学生对生活中的汽车认知有限,脑海中只有汽车的大概轮廓,所以在绘画中也就无法具体到细节。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收集不同颜色的汽车图片(真实汽车与动漫汽车)、汽车模型、概念汽车与汽车构造有关的视频,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PPT呈现给学生们,让学生寻找真实汽车颜色与动漫汽车颜色的差异,从中掌握动漫绘画中色彩的使用技巧与规律,如动漫色彩如何呈现,阴影部分的色彩应该如何勾勒等等,而后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完成汽车主题的作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的一定的辅导,因为确实有一些学生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们在作品完成度与质量都超过一般同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容易导致他们对绘画失去信心。

4.强化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

随着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田野的色彩》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曾去过田野”“田野是颜色,你有什么感受”“走进田野里,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物?。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各地田野的图片,利用AI软件身临其境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地域田野的视觉感受,激发他们对色彩感的兴趣。在展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田野色彩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兴趣是影响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

三、结束语

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能力意义深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美育效果。色彩感属于视觉感知的范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新鲜事物:发现、感知、欣赏,色彩的魅力。如: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美术实践活动,随即开展不同形式的色彩感知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使之受到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研究[J].王斌.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6)

[2]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研究[J].褚娜.漫画月刊,2021(11)

[3]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研究[J].胡成丹.新智慧,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