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分析

李敏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43022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新中考也逐渐加大了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为帮助初中学生形成良好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均加大了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初中数学也不例外。基于此,文章将重点研究在新中考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新中考;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

前言: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可以将其教育目标分为显性与隐性两大部分,其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则属于隐性目标。新课改中明确规定,初中数学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并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内容。

一、营造良好探究学习氛围

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探究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依据以往数学教学经验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数学知识距离现实生活较远[1]。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很少,所以他们只是将数学知识作为一种理论与形式。然而,初中数学在中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主动转变学生的错误思想,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核心素养[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抛物线问题,降低学生解题难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抛物线问题转化为现实问题。如在求解抛物线 y=a(x+1)(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的交于点 C(0,-3)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其改编为:小明从高处扔下篮球,篮球落地后弹起,且在落地前后触碰到了悬挂在空中的绳子和立在地上的竹竿,已知篮球落地前后形成的抛物线为 y=a(x+1)(x-3),且与绳子相交于A、B两点,与竹竿交于点 C(0,-3),根据题意求抛物线解析式。尽管这样的改编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但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题之间的现实距离,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形成良好数学核心素养。

二、设计多样化开放数学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就是也可以设计多样化、开放性数学题。所谓的开放性数学题,指解题思路不同、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题型。此类数学题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在设计提醒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并融入社会、经济、历史、科学等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3]

如在求解以下数学题可采用开放性设计:如图,有一农户要建一个矩形鸡舍,鸡舍的一边利用长为米的墙,另外三边用 25米长的篱笆围成,为方便进出,在垂直于墙的一边 CD上留一个 1米宽的门,已知a=12。

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创设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提出当矩形边长为多少时鸡舍面积才能达到80平方米,有的学生提出,在住房强长度足够长的情况下,鸡舍面积能达到多少平方米。由于问题不确定,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所在,形成良好素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培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还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利用能力[4]

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中《三视图》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共同参与到立体模型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平面图形,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立体图形,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很高,同时随着学生的参与,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掌握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三视图、展开图以及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与实际生产,以举例的形式撰写一篇应用三视图、展开图的小短文。

四、开展多样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学科,为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各行各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5]

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概率问题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扑克牌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为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概率,教师可以将一副扑克牌带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猜想在洗匀以后,出现数字4的概率为多少,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该部分知识以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投入到图形的概率计算中,即鼓励学生准备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五边形以及正六边形,让学生猜想从这五种图形中随机抽选一种,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中心对称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间存在关联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随着多样教学实践活动的运用,学生也能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与审美性,能够有效提升核心素养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中考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良好核心素养培养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设计开放性数学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并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为学生良好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璞.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3):33-35.

[2]樊丽芳.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34):93-95.

[3]陈文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力的课堂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2(38):66-70.

[4]李洪红.“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22(21):55-57.

[5]黄秋生.数学文化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20):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