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思考

曹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速生树木研究所)

摘要:现阶段,为适应我国对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需要,事业单位应做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议工作,优化及完善财务管理结构,以满足形势变化及发展需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及

挑战,做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 体系建设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数量不断增加。现阶段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时期,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困难及挑战不断增加,如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化解各类问题及风险,实现资金和资产最大效益,是广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面临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意义

财务内部控制是由一系列的制度、程序、措施等组合而成,构成完整

体系,事业单位通过控制内部资源,规范财务人员行为,明确分工及责任,实现内部牵制,避免或减少财务舞弊,实现防护引导、查错防弊的目的。

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确保会计信息可靠、真实、客观,保证单位资产安全,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及发挥作用。

此外,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能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找出风险点,并以此制定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及措施,减少或修补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漏洞;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效能;加强信息沟通共享,理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挑战

事业单位其运行资金均来源于公共财政,多年以来财务工作较为简单、

低效,内部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重视。

一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以及重投入轻绩效等问题,导致

财务岗位存在权责不清、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内部控制不足,在处理

经济事项时长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情况。二是资金管理不够规范,经常出现预算超支问题。

事业单位主要依靠财政预算资金,预算控制体系不健全,会计人员

对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常出现资金使用混乱或浪费等问题,预算控制

通常流于形式。

三是财务没有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及提高,财务管理不够精细,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甚至存在虚假信息等问题,增加财务管理风险。

四是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个别事业单位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量有限,没有给予审计部门足够独立的权力,容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财务风险未能得到有效化解。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径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严格按照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具体情况从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方面,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的内容较多,事业单位应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对内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采用不同的方法及工具,加强对财会制度、部门、岗位、人员以及会计基础、预算、绩效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详细的控制细则,实现对货币资金、预算经费、实物资产、集中采购等单位业务活动进行控制。职务分工要明确,权责清楚,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一定要在允许授权范围里进行职权以及办理相关经济业务。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控制原则,根据有关程序进行审批,避免产生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等问题出现。

2、全面加强内控意识,夯实良好的内控基础

在新发展环境下,如果事业单位需要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作用,务必全面加强内控意识,夯实内控基础,营造科学合理的内控环境,以上方法对高效开展内控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认知及思想层面对内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增强内控文化的建设工作,同时提高人员的配置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发挥内控的效果,大力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单位内全体人员的思想认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要严格地落实与内控制度有关的要求,设置专门负责内控管理的岗位,同时配备专业的、合适的内控人才,对合理设置和划分岗位职责与权限,提升内控工作者具有的职业道德操守,强化诚信建设,进而为高效开展内控工作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此外,需全面落实问责机制,对内控进度进行把握,加大内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使内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规范化管理运营活动。因此,需要从内控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合理科学的内控体系,方可为各项运营管理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例如,在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要严格地分离不相容的岗位,严格地落实支票管理、印章管理和

资金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办法,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盘点,避免发生账实不符的问题。在进行票据管理时,需要严格地根据文件规定,避免票据遗失或者损坏,并且需要优化与完善货币支付与审批流程,避免产生越级审批或随意支出等等,从各个方面出发,切实有效地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

3、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要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制定预算编制方法及预算分配结构,

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等方面的控制工作,实时动态监控单位现金流、应收账款、筹资投资等行为,促进资金效益最大化。

事业内部各个部门要以有关规定为依据编制预算的各项收支,并按类、款、项、目等进行细化分类,并对有关预算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分析,确保与预算目标相一致。

此外,预算部门应构建全面的预算跟踪以及评价制度,全程监控

预算落实情况,动态监控资金用途、使用范围等,并编制预算使用分析报告,对预算与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不符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解决方法,防止出现编制、执行不一致问题。

4、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事业单位要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对单位内部各类财务信息进行

及时收集、录入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与协调,实现信息实时、公开、有效共享,杜绝内部人为控制造成的影响,促进

财务部门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发展,通过信息化系统相关功能,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快速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

同时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整改措施等及时上报有关管理人员,达到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目的。

5、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要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取得成效,内部审计部门起关键作用。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具有独立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实行常规审计和专项稽查、定性与定量等有效结合,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的落实、执行情况,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对会计制度编制及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加强风险防范控制,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全面防控财务风险。

优化及创新审计监督制度及方式,灵活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地跟踪和监管重点项目及关键岗位,以确保高效开展内控工作,同时也要有效地防范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

建立及制定岗位履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出现与内部控制规定不符的行为及问题,要及时通报和反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发展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事业单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务必要对此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全面分析现在出现的问题予以,进而充分地发挥内部控制工作应有的实际作用,推进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礼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4.

2]赵花敏.基于审计视角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