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杜晓菲

410726199510155029 山西省临汾市 0415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食品营养学”是高等院校中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基础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生产密切相关,其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学生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对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食品专业人才培养需与时俱进回答的重要课题。其中,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将培育精神信仰和塑造完善人格等内容渗透在专业课程教育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并且采用基于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法,并且需要将量评价结果较好地应用在持续性完善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以及切实提升政治意识。从教育理念上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并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基于OBE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教学观。

1中国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思政融入其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全民营养与健康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身身体与食品方面的健康,学习食品营养学,从而树立好这样的思想和提高这方面的素养。不仅如此,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从远古到清末到当代,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衍生出的深厚广博的饮食文化也是值得学生进一步去了解的。《汉书·郦食其传》中曾记载,三国时期,刘邦项羽打仗,刘邦旗下郦食其劝解刘邦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以此帮助刘邦守住了粮仓敖仓,为刘邦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写道,“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很重视“食品”这一问题的,不仅如此,民间也有很多著述,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齐民要术》等,都记载了很多与饮食和药材相关的问题,成为了后代人们的重要参考。在当代,我们有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等人为我国的粮食育种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科研精神、爱国精神、文化素养、工匠精神以及社会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广为发扬的。学习食品营养学,不仅要了解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还要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古书中的故事、当代人物的先进事迹,起到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

2“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

2.1基于社会需求的经典工程案例的恰当引用

基于工程教育“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借助学校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食品低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收集与企业合作中已解决的实际经典工程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为指导合理选取重点教学内容。对于“特殊人群营养”的知识模块,对学生提前进行分组,在课程讲解中将其与食物的GI值、氨基酸评分、消化特性等知识点融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更好地加强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对接。每个小组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病理特征及职业环境人群的营养需求,综合应用食品加工工艺学、基础营养学、食品包装学、食品营销学等专业知识设计开发一类健康食品,并进行小组汇报,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人民健康,增强职业道德和素养,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2.2整体提高教学团队对于营养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一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因此教学团队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思政元素能否融入专业课程中。因此,为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优势,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应自上而下提高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团队中的个人应对营养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具有思考和见解,为能够巧妙地融入到讲课过程中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团队在教学环节设计地过程中应适当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中,作为某些章节中应当囊括的重要教学内容进行开展,甚至是在教学效果考核环节适当增加思政教育效果的考核内容,以整体提高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1]

2.3以持续改进为目标,提升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核心课程优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子欲为事,先为人圣”,“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思政设计必须以持续改进为指导,以“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己有人”为基本标准,在更深层面上完善教育质量的控制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因此,对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不单单仅考察学生对该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建立一个整合思想政治因素的评价体系,把思想政治设计的效果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准。相较而言,合理评价育人成效的难度较大。除了参与营养周等公益活动外,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价值取向、实践活动以及生活中的言行变化均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融为一体的方式来衡量。另外,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反馈-改进”工作闭环,更好地对阶段性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并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教学相长”

[2]

2.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一章的学习,可让学生了解到食物的基础材料和衍生而来的新晋食材,了解到食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科学增长趋势,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华人民的辛勤劳动,以及科学家们的艰辛探索与付出。我们国家由饥饿的年代,发展到温饱的年代,再进军到小康的年代,现在大学生之所以能在教室里学习和认识食品营养的相关系统知识,生活中还能有机会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提高自身营养和身体素质,这皆源于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和践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箴言。

结语

从细微处充分挖掘“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涵,既发挥了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又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担当水平,使“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成为现实。高校培养人才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课程承载着教育内容,也包含了教育对人的期待。应将备课与讲课精力向突出“立德树人”的内容倾斜,严格把控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通讯工具的便捷优势,用更多的投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升华,完成价值观塑造,为落实“立德树人”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马桂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22(2):33-39.

[2]余森艳,李志红,杜丽娟.“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20,36(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