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析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方法

郭洪波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  423000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学校应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发生转变以适应新高考的趋势,这就需要在高中时期就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包含所有与职业相关的行为、活动、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规划。基于此,文章探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

前言:高中阶段是生涯探索的关键阶段,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高中生个人主观意识的觉醒,可以使个体生涯目标更加明确。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从单一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学校作为学习的重要场所,比任何地方更能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同时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胜过任何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生涯规划教育长远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较为科学地设计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而社会环境和需求是多变的,人们的职业方向和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让其树立起规划意识,学会分析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使其终身受益,以实现教育的宗旨——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人才。完全依赖父母或导师对其生涯发展的帮助,终有一天会赶不上社会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高中生意识到自身努力的必要性,才能在社会立足。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方法

1.学校强化生涯规划教育的统筹

为保障高中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学校应结合各自校情及学生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学生发展指导小组,建立生涯导师制,可结合校情、学情,设立咨询导师、学思导师、学长导师等,确保从教师到学生、从行政到教学,联合校内外多方力量,持续推动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其中,咨询导师可以由校领导或是校外专家组成,以便更加宏观地指导和把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确保其科学性与有效性;学思导师主要可以由心理教师、学科教师、班主任团队组成,重点安排教授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困惑;学长导师主要由同校高年级同学组成,发挥同伴效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协助同学进行生涯规划学习与思考,相互促进。

在此体系下,学校应将学科教师纳入生涯活动中来,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要加大对各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此提升教师指导学生课程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运用观察法、测量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式就学生的生涯规划展开指导。另外,还要加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宏观统筹及系统性规划,大力引进校外导师,同时要保障导师的福利。唯有多渠道、多方式来推动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

2.引导学生正视生涯规划

国外生涯规划专家认为生涯探索的最佳时期是15至24岁,国内许多高校负责生涯教育的教师认为,生涯教育应从高中甚至初中开始普及。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高中学生按照高中学业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认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有明晰的认识,这一过程可以求助于高中教师或家长等合作完成,立足于客观和主观的基础,并对未来和长远发展有一个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业目标,并在高中三年为之而努力,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学生个人要分阶段制定自我发展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高一年级了解自我,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所在,迈好高中第一步,加入学校相关社团活动中;高二年级面对现实,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自我能力,明确自己是否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果不能则需要及时制定指向未来步入社会的发展规划;高三年级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 (包括课堂的理论教育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迎接人生挑战的勇气和自信,通过提前接触与大学专业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了解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详细了解和专业咨询,提前构建起自己兴趣、专业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观念。

3.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情境引导和参与体验

情境的创设直接联系着怎样让高中生充分参与人生探索活动,是体验式生涯规划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后续生涯活动开展的基础。在创设生涯探究情景中既要抓住他们的人生需要,也要能激发他们开展人生探究的兴趣。在情境的引导上,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生涯探究的能力,调动他们参加生涯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一般采用故事、活动、问题、事件等形式,遵循虚拟环境教学的沉浸感、互动式与多样化原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通过大量的多媒体方式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活动,在学生强烈欲望和兴趣的支撑下,促进学生的参与体验。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步入了生涯探究活动的参与体验阶段。此时,虚拟现实科技就能够让学生像在现实环境中那样进行虚拟现实生活体验,虚实合一的情景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在宽广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自主完成人生探索,启发和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这种活动型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虚拟情景体验模式创设上,要强调虚实融合的全面性、全程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并以促进学生生涯认知建构为指导原则,从情感促体验和意志促体验两种视角加以综合考虑,从而带动学生对自我进行认识和反省,借助实践获得处理人生问题的知识和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竞争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中生学习焦虑,促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应不断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正视生涯规划,以适应社会、学生的需要,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富有创造力的新型社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4):2-3.

[2]肖三,赵付永.校本课程资源: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源泉[J].安徽教育科研,2019(20):105-107.

[3]王文君.“生涯规划”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19(3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