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天津高校留学生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天津高校留学生为例

白迪迪,王淑娴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00)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凝结了中国智慧的结晶。在抗击新冠疫情时,中医药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来华留学生的目光,他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面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对中医药文化有兴趣、有需求,但其所在的高校因所拥有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不多,不能充分地满足其需求。课题组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三个解决对策,开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双向通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中医药文化资源;高校间开展中医药文化师资合作共享,缩短留学生与中医药文化的距离,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关键词:留学生;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对策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凝聚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理念智慧和健康养生的实践经验[[1]]。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的广泛认可”[[2]]。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也向世界人民证明了中医药及其文化的神奇与伟大之处。中医药及其文化引来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来华留学生的目光,他们学习中医药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高校作为培养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基地,担负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非中医药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中医药文化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展和开设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课程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获取非中医药院校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情况及其所在高校开展文化课程与文化活动的情况,课题组选取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五所高校。因为这五所高校的留学生与其他高校相比数量更多,将他们的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样本数较为充足,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的结果,也更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

一、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数据分析

(一)调研方法、对象和内容

本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五所高校的留学生。访谈的对象是这五所高校从事留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老师。调研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二是高校的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和文化活动的形式及内容。

(二)调研数据的分析

1、天津高校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与态度的调研分析

课题组发放的问卷总计164份,收回有效问卷164份。问卷共设20道题,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问卷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即个人基本信息、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情况、与中医药文化的接触情况、对中医药文化的相关看法。

(1)留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接受问卷调查的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韩国、土耳其、泰国和孟加拉国。有6.1%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到六个月,其他人的汉语学习时间均达到半年及以上,23.78%的留学生学习汉语长达4年以上。26.83%的留学生达到HSK4级,36.59%达到HSK5级,17.07%达到HSK6级,只有4.88%在HSK3级及以下,但也有14.63%的留学生没有参加过HSK考试。

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是多元的。45.73%的留学生有职业发展需求,33.54%是想了解中国文化,30.49%是为了增长知识,29.88%是出于兴趣,15.24%是为了来中国旅游,14.63%是因为家人建议而学习汉语的。

(2)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情况

数据显示,53.05%的留学生知道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54.73%的留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73.17%的留学生知道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42.68%的留学生知道中国历史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24.39%的留学生知道篮球运动员“姚明”,75.61%知道当代的电影明星成龙。除此之外,知道中国古代名医华佗的留学生占18.29%,知道扁鹊的占8.54%。

留学生对于一些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了解情况如下。84.76%的留学生知道长城,73.78%知道中国茶,67.07%知道太极拳,63.41%知道京剧,58.54%知道功夫,57.32%知道书法,54.27%知道中医,53.66%知道故宫,48.78%知道兵马俑,33.54%知道剪纸,31.1%知道针灸,14.63%知道推拿。

对于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按照留学生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中国茶、长城、太极拳、故宫、中医、京剧、功夫、书法、针灸、推拿、剪纸。

针对具体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也对留学生开展了调研,发现40.85%的留学生知道“阴阳平衡”,17.07%知道“整体观念”,15.85%知道“大医精诚”,还有12.2%知道“辩证论治”。

(3)留学生与中医药文化的接触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39.63%的留学生接受过中医治疗,其中有42.68%的留学生是通过中药进行治疗的,26.83%接受过按摩治疗,15.85%接受过针灸治疗,还有5.49%接受过艾灸治疗。

关于留学生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中医药的,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前,55.29%是通过Internet知道中医的,37.8%是通过电视,31.1%是通过阅读,20.12%是通过家人、同学和朋友介绍知道中医的,14.02%亲身接受过中医治疗,6.71%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知道中医的,但也有15.85%的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是不知道中医的。

相比来中国留学前,来中国后,了解中医药的留学生变多了。而且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医药的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因此国内高校适当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的。

(4)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相关看法

数据显示,23.78%的留学生认为中医“是科学的”,54.27%认为中医能够治病,28.66%认为中医很难理解,42.68%认为中医很难学习。但是留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还是存在的。数据显示,34.76%的留学生对中医很感兴趣,19.51%对中医比较感兴趣,34.15%对中医有点儿感兴趣,仅有11.59%的留学生对中医是不感兴趣的。

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能有多种方式来了解中医。数据显示,49.36%的留学生想通过手机APP来了解中医,46.36%想通过中文电影了解中医,40.26%想通过中文电视剧了解中医,31.1%想通过学习中医汉语教材来了解中医,30.49%想通过阅读中医类的故事书来了解中医,17.68%还想通过看漫画来了解中医。

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活动形式,留学生的反馈如下,51.83%的留学生想参与体验活动,46.95%想参观中医药博物馆,40.24%想要参加中医药文化主题的旅行,31.1%想上中医药文化类的课程。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留学生虽然不是中医药专业,但是他们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的需求。因此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有重要意义的。

2、留学生所在高校的教学和文化活动情况调研分析

对五所高校负责留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老师,围绕文化课程、文化活动进行了访谈。

(1)开设的文化类课程

南开大学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开设的文化课程不一样。面向本科留学生开设综合类中国文化课程,涵盖内容广;面向研究生设有京剧鉴赏的主题文化讲座;针对进修生以及短期团组的学生开设艺术技法类的文化体验课程;针对其他类型的留学生,如日本爱知大学的现地教学项目的学生开设有中医按摩和京东大鼓等课程。天津大学针对本科留学生开设综合类的中国文化课程;针对研究生开设跨文化交际类,中外文化比较概论等文化课程;针对短期团组开设了太极拳课程。天津师范大学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学生设置不同的文化课程,而是统一开设了综合类的中国文化课程。天津工业大学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留学生开设综合类的中国文化课程;面向进修生开设的是中国歌曲和中国诗词鉴赏类的文化课程;面向短期团组开设的是中国歌曲和美食文化的文化课程。天津外国语大学面向本科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偏向文学方面;面向研究生、进修生和短期团组的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较为具体,如书法、天津民俗等。

这五所高校开设了综合概论类和具体技法鉴赏类的文化课程,形式有讲座、有课程。除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外开设了太极拳、中医按摩课程,其他三所高校还未涉及中医药文化的内容。

(2)开展的文化活动

南开大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讲座类、比赛类、参观类、体验类、交流类、游学类等,这些文化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也很丰富,有京剧、京东大鼓、歌曲比赛、汉字比赛、体验中国武术、茶道、香文化,参观天津文庙、泥人张美术馆、天津博物馆等地方。定期举办“中外学生沙龙”等交流活动,其中有涉及中医药文化的活动,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出现,内容是推拿按摩。天津大学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很丰富,有汉字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系列讲座、中国美食体验,如包饺子、吃月饼等、参观五大道和历史博物馆、去天津精武镇武术馆体验、游览长城、颐和园等,但是并没有涉及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天津师范大学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有租界文化、茶文化、汉字文化的讲座、举办作文大赛、古诗词诵读大赛、去相声馆体验、品尝天津特色美食,如十八街麻花、游览古文化街等,但也没有涉及中医药文化的活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的文化活动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讲座类、传统文化体验类和参观类,围绕中国优秀文化、天津地方文化展开。开设过中医针灸、推拿的讲座。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的文化活动有学术讲座、汉语水平比赛、朗读者比赛、中外歌手大赛、体验类活动,如美食、国画、民乐、民俗,陶艺制作等。

二、面向天津高校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非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是感兴趣的,有继续探索、进一步了解的需求。通过调研访谈发现,高校在开设留学生的文化课程与活动时,基本都是根据本校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来进行。因此中医药文化内容的占比就很少,即使学生有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需求,碍于专业师资的匮乏而不能开展。虽然有两所高校,开展了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内容,也仅以体验为主,如学打太极拳、中医按摩等,但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深邃的思想内涵,留学生接触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而且获取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较为零散的,不成体系。因此还未充分满足留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2、解决对策

随着天津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类型的留学生数量也逐渐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如何有效满足留学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需求,解决天津非中医药院校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问题与困难,经过调研和访谈,课题组提出以下三个对策:

1、开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双向通道,共享文化资源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于2016年启动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推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开设中医药相关的相关课程。中医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三进”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到202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以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为主,中医中药等学院辅助,建立了数百人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和平区万全小学、天津一中等20多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进行宣讲,总计开展宣讲80多次、500多学时,受益师生4000多人次,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先后举办中医药文化体验夏令营、中医药文化周末营,组织天津市试点校学生参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中药植物园、京万红乐家老铺药酒工坊、天士力集团等,系列体验活动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天津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资源。因此,天津非中医药专业的高校可以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共享其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来开设相关的文化短期课程,如中医药经典著作导读、认识中医器物、中草药识别等;还可以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与留学生一起合作设计校园中医药文化展板、中医药文化长廊等,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月系列活动等,让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留学生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参观药用植物园、爬药山、游览人参广场,感受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2、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丰富留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渠道

天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天津中医药大学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来丰富自己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渠道。天津中医药大学编辑、翻译出版了中医药专业书籍、文化读本,其他高校可以选择合适的推荐给留学生阅读。与此同时,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每年都会举行中医药文化节,高校可以积极组织来华留学生参与其中。天津的京万红乐家老铺药酒工坊、天士力集团也是不错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线上中医药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天津非中医药院校可以共享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线上线下资源,将中医药文化活动纳入本校的文化活动内容之中,扩宽留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渠道,丰富本校中华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拉近留学生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距离。

3 打破校际壁垒,开展高校师资力量的合作共享

教师是文化体验的传播者、组织者,是教学成败的关键[[3]]。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人才是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的关键[[4]]。当前我们想要发展中医药国际教育,让更多的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是需要大量的中医药专业知识扎实、具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并熟练掌握外语及中医药专业翻译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力量[[5]]。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拥有较强的中医药专业、中医药文化教学的师资力量。天津高校之间可以打破校际壁垒,加强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共享优质师资力量,合作建立天津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教师资源库,最大程度上实现天津高校之间中医药国际教育教师资源的共享,满足天津各类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需求,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19-10-25].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5/content _5444863.htm

[2]新华网.学习进行时|这一民族瑰宝,习近平强调要“传承创新发展”[EB/OL][2021-05-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21-05/12/c_1127437514.htm

[3]樊玉琦,沈美萍,周敦华.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01):15-17.

[4]樊玉琦,沈美萍,周敦华.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01):15-17.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白迪迪,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

第二作者:王淑娴,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向。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中“中医药走向国际战略研究”专题(项目编号:2022-XBZD-15-02)。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以来津留学生为例”(项目编号:2017SK057)的研究成果。“此研究系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项目号:202107002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