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罗萍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

摘要: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上课内容,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对品德和法治这一块的教学内容感到厌烦。为此,就要寻找到一些可行的途径打破这个局面,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变得有趣味,更能让初中学生接受。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认真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客观条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观念,以期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效构建方法

引言

人才培养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的品行和思想又是重中之重。自古以来,德行也一直是人才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在力量。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正是以此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以正确的思想引导着学生健康发展。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所以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健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效率课堂,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增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增强公民的思想品德素养,增强公民的综合素养。其次,建立一种具有效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在实践中,老师应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目的。第四,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常规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品德、法治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以使其在新课标要求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二、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必然是落后的、陈旧的。如“填鸭式”教学:现在很多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讲,采用“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滔滔不绝,板书满满当当,学生忙于笔记。这种课堂形式下,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也就是“教”的任务,学生完成的“学”的任务就是在书本上画重点句、圈关键词,背知识点。再如原始式教学:一些教师上道德与法治课仍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课堂,不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毫无新意。学生厌倦,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缺少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的主体性失去了立足之地,能力的提高、道德的感悟都不可能实现。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方法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身心发展亟待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探索恰当的途径,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积极、更主动、更灵活地学习知识,感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建立良好的责任与能力。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首先,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加强师生交往,以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形成彼此尊重、相互关心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打从心底接受老师、乐于学习,从而克服课堂上的紧张感,敢于表达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适应时代的改变,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尽情展示才能。如:在课前分享时政新闻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评论,培养学生新闻检索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片段教学,指导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准备PPT、完成讲课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综合社会热点事件,深化课堂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生活轨迹往往比较单调,都是家庭和学校,社会阅历较之高中生和成年人来说远远不足,再加上中考和未来的高考的压力,学生也往往无暇顾及社会热点事件的思考。尽管在“双减”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不过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一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对此,老师在针对一些国家制度或者法律规范等较为严肃的话题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融合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例如,“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的内容,都和当下新中国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将课堂和“二十大”联系起来展开教学,以“民主与法治”单元“追求民主价值”一课为例,就可以和“二十大”报告当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四点内容关联起来进行教学,全面深化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再以“和谐与梦想”单元中“中华一家亲”一课为例,则可以和二十大中提及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联合起来,对照近几年发生的“台独”事件和“港独”暴力事件,让学生们意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积极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中,有效课堂的建设必须正确地剖析其内涵和内容,并将其与教育工作相融合,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从而使有效课堂建构真正助推初中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培养及发展,增强初中生课堂学习体验,为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崇彪,赵丛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1(09):4-5.

[2]孙祥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追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3):81-82.

[3]安宝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