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基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杨英丽1,  ,赵亚男1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土木工程系,河北 沧州 061001

高等教育承担着未来社会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必须从转变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入手,发挥创造性思维。本文拟将设计思维的概念融入《建筑设计初步》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思维  创新教育  建筑初步

我国每年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且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但因他们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不够,无法胜任高要求的工作,导致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究其原因是我国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虽然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缺乏社会竞争力,达不到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要积极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1 基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1.1设计思维的核心

创新是设计思维的核心,创新能力也与设计思维密切相关。一些学者认为,设计思维的思想方法将不断延展并渗透到众多领域,成为现代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

2.2 设计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引领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搭建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使问题解决的过程由隐性变为显性。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并掌握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是教学的核心任务。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点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比较容易落入教师预先设计的陷讲中,仅仅加深了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理解,而学生自己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

(二)多角度思辨力求创新

设计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训练学习者多角度理解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培养创新意识。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合适的思维训练手段让学习者扮演不同角色,关注问题的不同视角,体验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区别,从多个方向、角度和层次进行信息重组。促使学习者迸发创新的火花,探求多种独特且多样的答案,养成多维度的思考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从事物之间的因果、对比、相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尽量不被现实环境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拓展多方面多角度解题的可能性,产生创造性的构思。

(三)团队协作拓展视野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受个人能力所限,完全依赖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经验可能会导致理解问题不够全面,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时需要依靠团队力量,集结团队的协作智慧帮助学习者拓展视野,从对问题的理解、信息共享到提出解题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选择,提高问题分析与决策质量,丰富思维结构。

(四)权衡利弊综合评价

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和成果的分析、推理、判断、评估和决策,使学生辩证合理地认识问题解决成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检核表法强迫学生开拓思路,引导全方位且周密地思考,摆脱旧有的思维框架,使学生勇于提问和善于提问,启发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3 基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建筑初步”教学案例设计

在以上培养大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笔者选取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初步》作为设计教学案例,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测试和访谈教学对象,评估教学效果和设计思维的培养效果。

3.1教学课程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一年级非常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在探讨低年级专业基础阶段,进行实践教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引导,实现以基础教学为核心,理论引导、工程实践为支撑的一体化教学。

3.2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

3.2.1教学案例:鲁宾逊的家

(一)教学内容

本案例为理论+实践结合课,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加深对建筑属性和功能的理解,鲁滨逊流落到一个热带荒岛上,需要搭建一个遮风避雨、防范野兽的临时住所,请设计这个居所,并搭建模型。模型高度小于30cm,模型底板36cm×36cm(可用木板或纸板)。主体只能使用自然材料。人员要求为3-4人一组制作出模型,并结合ppt进行讲解汇报,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房屋的根据、有点、房屋搭建的方式,如何抵御自然灾害,为什么这样做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老师向学生讲述鲁滨逊的不幸遭遇,通过人物共情让学生能换位思考。

提问:假如你是鲁滨逊,你该怎么办?

展示相关图片(电影荒岛余生)

通过故事和图片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利用形象思维积累表象信息

识别表征

【问题表征】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鲁滨逊漂流到热带荒岛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

分组讨论

头脑风暴

发散思维,收集关于问题的认知,通过换位思考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

【评价量规】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鲁滨逊家的理想目标和状态,并整理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价量规

希望列举法

明确评价量规,作为此教学内容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

探究设计

老师帮助总结建造鲁滨逊家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联想之前所学的建筑设计知识,复习建筑属性和功能的相关内容,加深印象

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集体讨论

联想法

思维导图

发挥联想思维,加深对建筑设计基本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清晰呈现整个思考路径和问题解决过程

优选执行

要求学生按照之前的评价量规选择最优秀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模型制作

模型实践操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能力

评价成果

学生对照评价量规评价整个程序设计过程和实现结果,评述中列举设计的优缺点

优缺点列举法

自评互评

实现在交流过程中客观评价设计过程和成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能力

3.3教学案例效果评价

本文在探究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培养设计思维能力,结合问题解决过程,通过识别表征、探究设计、优选执行以及评价成果这四个阶段展开,配合使用问题引领、多角度思辨、团队协作、综合评价等教学策略以及思维训练方法和工具,实现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妓.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2):59-62

[2]应用型本科《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徐会,李祎.考试周刊. 2016,(93)

[3]对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白旭. 高等建筑教育.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