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全生命周期螺旋式循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基于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全生命周期螺旋式循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

詹成勇

中国十九冶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某中央建筑企业目前采用的是集团、分子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备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资管理、OA办公等功能,当是由于系统的建设时间和软件厂商各异,横向存在系统间集成度不高、数据缺乏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纵向存在各分子公司系统应用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某中央建筑企业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准确分析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有体系基础上重新规划数字化顶层发展战略,总结提炼出“九种状态、八个转换”的数字化建设逻辑架构,以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螺旋式循环管理。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螺旋式循环管理  信息系统

1螺旋式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重新定位原有各信息系统功能,打通各系统的主数据通道,贯彻“九种状态、八个转换”的管理思想,促进项目精细化管理。依托业财一体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四大管控中心,实现业务数据和经营成果到财务数据的转换,提升某中央建筑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打造协同互联的具有某中央建筑企业特色的螺旋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螺旋式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流程

2.1集团统建,业财税资一体化部署,以项目为主线

信息系统的建设由集团牵头,统一规划和建设,建立公司主数据系统,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各信息系统以项目为主线,通过业财税资一体化建设实现从市场到项管到财务的全方位管理。并集成智慧工地系统、一键报表系统、银行账户全景监控等系统,实现项目的全流程管控,形成公司基础数据资产,为公司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2.2项目业务分解到三大系统

根据数据化逻辑架构对业务的分解,将公司的项目业务分解到CRM、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三大关联系统,系统之间以项目为维度进行关联,实现项目市场、项目经营管理及后期的财务结算核算。

2.3细化数据颗粒度, 预留弹性扩展能力

基于调研收集的信息,对组织机构、人员信息、项目信息、客商信息等基本管理单元设计足够细化的数据颗粒度,避免信息数据“短板效应”的产生;预留出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管理维度要求的配置弹性,以满足企业未来实际业务中对不同项目的管理要求差异。

2.4对标行业先进经验,完善成本风险防控和经济风险防控大体系建设

建立预算收入、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为核心的成本风险防控体系,该体系核心将集中在目标成本环节,通过在项目中引入目标成本过程管理,促进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化和规范化,建立企业成本定额库。

在成本管控体系下,建立以合同为主线、已项目为基础的贯穿投标、概算、合同、预算、结算、收付款、核算等关键环节的经济风险防控体系。

3建设成效分析

3.1管理能力和成效

3.1.1建立起以合同为抓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通过对项目各阶段的逻辑分解,将生产经营的“九种状态”“八个转换”利用项目进行了串联和落地,同时按照施工总承包的行业特点,根据合同的动态关联关系建立齐了四大合同体系,全员牢固树立起了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意识。

3.1.2建立集团级业财一体管理系统

按照公司顶层设计,Z工在集团层面建立起一套涵盖三级经营主体进行项目经营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横向涵盖了项目从开始到收尾的三大系统,纵向打通了三级经营主体管理通道,建立起了基于项目为管控维度的业务、财务系统,依托财务共享系统建立起“会计业务核算中心、资金收支结算中心、项目财务管控中心、管理决策服务中心”四大管理中心,促使财务人员向前端业务延伸,促进了项目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3.1.3提升项目管理和履约能力

通过系统的高效协同,打通了公司三级主体对项目的投标策划、项目的实施结算、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环节,保证了信息流及时、数据流一致。

提高工程分包管理能力。完善分包商档案库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加强分包计划审核,规范分包招标管理,强化工程分包现场管理,杜绝以包代管。

提高项目预结算管理能力。以项目经济策划为抓手,明确成本管控目标和二次经营策略;把握重点难点,强化竣工结算管理,做好竣工结算总结。

3.1.4强化集团对项目资金的管控能力

利用信息系统贯彻落实了以收定支、无预算不支付原则,在资金的精细化管理上,以项目为对象,以项目资金预算管控为核心,按正常回款项目和非正常回款项目进行分类管控。对于正常回款项目,按流程办理支付手续;对于非正常回款项目,须履行逐级审批程序后才有可能办理支付手续,有效提升了项目资金预算管控水平;同时通过账户集中、人员集中、系统配置等工作,实现了资金集中收支。

3.1.5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的业务模式创新

在全国新冠疫情动态清零的新形势下,利用信息系统将某中央建筑企业分散全国的企业经营数据全流程、全表单线上运行,减少跨地域人员往来导致的疫情扩散,为保障项目持续建设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3.2降本增效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

螺旋式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上线,使公司项目经营活动按照“九种状态、八个转换”的动态管控机制运行,加强了市场营销到项目收尾等各阶段的管理和跟踪能力,提升正常项目的管理效率;强化了对非正常项目的管控能力,减低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项目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通过信息系统的短期投入,长远作用于企业的生成经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了沟通成本。

通过业财一体信息系统的流程化、标准化、集中化作业,将审批权限合理上收,减少不合理、不合规款项的支付,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4应用总结

本案例能成功实施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某中央建筑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为顺利推进和实施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某中央建筑企业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不设副组长,使得全员从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建设期间董事长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实施团队召开专题会研究和讨论,贯彻落实数字化建设逻辑架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理论宣贯。

二是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该案例从项目建设之初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对项目经营管理薄弱和信息滞后的问题,防范项目风险,提升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能力。按照公司信息化顶层设计要求,从项目建设初期就借鉴行业经验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在设计施工总承包行业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业财税资一体化应用的模式,整合和重构公司各信息系统的主数据,清晰定位和分工公司现有各信息系统。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中贯彻落实“九种状态、八个转换”的管理思想,建立起以项目为源头,以合同为主线的“四大合同”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的营销策划、有效甄别合同的风险,做细项目的成本管控与核算,规范项目资金支付审批流程,强化项目质量和风险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履约能力。

5结语

某中央建筑企业通过信息数据的沉淀初步形成了企业的数据资产,为企业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上完成了业财税资一体化的关键一步,对施工总承包行业的业财税资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统设计与BIM技术的融合、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万物互联等正成为设计施工总承包行业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公司在相关领域通过不断探索,实现由“数字建造”到“数智建造”的转型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董成. 施工总承包企业基于信息化的技术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8.DOI:10.27262/d.cnki.gqdau.2018.000075.

[2]范秀丽. 大型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3]任立东. 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