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都晓鹏

天津市津南区河长制事务中心,天津  300350

摘要:水利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以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多次深入水利工程项目调研,并对水生态安全和水利工程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亲切称水利工程为安全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既利当下,又惠长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新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更要注重工程建设中的水生态环境安全,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

我国土地资源经历了长时间的人类活动与开发,现在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应当得到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首先,我国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大,应当得到转变,以土地开发为例,我国的许多农田都是因小农生产破坏原有植被、围湖造田等方式获得的,这些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开发模式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问题;其次,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单产较低,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以灌溉过程为例,我国农业灌溉常常采取大水漫灌的模式,这种灌溉模式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0%,远未达到发达水平。土地破坏的问题,应当通过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予以扭转,而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满足。因此,认识当下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生态环境系统现状

从水生态环境的观点来看,它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名胜古迹、人造设施等。水是水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要保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就必须保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资源、能源、生态平衡已被打破,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项目的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引起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必须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对策;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亲和力。

2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2.1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降雨、气温、大气、风、雾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后,原来的土地被淹没或覆盖,蒸发的水分子集中在水域周围,空气湿润、降水量增加。水系统因人为作用聚集或分散,局部水因子聚集量超标或骤减,从而造成水量失衡,破坏原有的气候环境,由此形成新的微循环,导致气候发生变化。

2.2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永久占地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渣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不能将这些废渣进行及时的处理,就会破坏周围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最终导致河道堵塞的现象。

2.3土地退化严重

我国人民对土地资源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经年累月的开发之下,我国的土地已经呈现出一定的退化趋势,水土流失、肥力流失等问题比较严重。首先,由于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比较小,因而,许多农业生产者为了增加土地面积,选择“向大自然进军”,破坏了许多原始植被,将土地化作耕地,结果造成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在流水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其次,我国土壤肥力降低严重,这同样是长期的开发导致的,由于常年的农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肥力,我国的土地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成了缺肥地。

3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解决对策

3.1统一合理规划布局

要确保水利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布置。结合当地的实际,设计出一套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水利项目建设,并处理各类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从社会、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对水利枢纽建设后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既要对眼前的短期效益进行分析,又要着眼于长远的效益与效果。在建设水利项目时,要保证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同时要把建筑工人的责任意识贯彻到建筑工人的身上,从而为建设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规划时,必须按照项目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功能,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辅助设备,减少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提高水利项目的环保效益。

3.2在水利水土保持工作中重视客观规律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决策的过程中忽略了客观规律,造成建设失去效果、各类资源被浪费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有关部门必须从转变思想出发予以解决。首先,有关部门应当优化决策过程的可靠性,避免“拍脑袋”的决策,在进行大范围的水利水土建设之前,必须听取专业意见,给予专家充分的发言权,在充分论证之后再做决定。其次,有关部门应当转变工作思想,吸取经验教训,抛弃以往急于求成、急于立刻看到直观效果的工作思想,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才能体现出来的,急于求成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3.3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科学有效施工

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生态理念贯穿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对施工企业的约束和管理。开工前,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制定符合生态平衡发展的施工方案。建设阶段,落实环保措施,减少施工污染,降低工程的影响面和影响深度;工程竣工后,开展生态调度,制定生态流量控制指标,对耕地、植被、水土进行最大限度的补救,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4制定监理和监测方案

为防治施工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制定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与管理计划,明确各方环境保护任务和职责,及时掌握工程环境影响状况,为工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监测任务主要包括施工期水质监测、施工期环境空气、声环境敏感点监测、施工期人群健康监测、生态监测等。

3.5改善环境承载能力

要从源头上减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就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对周边河道的水文条件、河道结构等都会造成影响,故在施工阶段施工;必须确保河川有充足的蓄水能力,才能将水利建设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获得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正式开工前,要保证项目的设计符合当地的实际,科学、合理。同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地建设的全面监管,提高监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按规定的进度顺利进行。

结语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通过树立环保意识、严格前期规划论证、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利用高科技手段等措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3):119-121.

[2]李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77-278.